小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21-09-06徐云
徐云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能帮助幼儿成长。尤其是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对社会产生初步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与分享能力,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角色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可以加深其对社会情感的了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班角色游戏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任务角色,激发幼儿的多种兴趣,规范幼儿的社会行为,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良好的价值观念。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未知的事物、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游戏,让小班幼儿初步接触并了解社会。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营造极具社会化的游戏环境,并通过多种模式开展角色游戏,如单一角色、小组角色、班级角色等,帮助幼儿树立社会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能充分认识社会,加深幼儿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根据幼儿的喜好合理分配角色,提高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感受角色和故事带来的乐趣。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融入角色游戏,并从多个角度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以此有效地指导幼儿,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小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
(一)深化幼儿的自我意识
小班角色游戏可以有效地深化幼儿的自我意识,让幼儿了解自身所需,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会思考,并能进一步感知社会。
一方面,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角色游戏可以充当催化剂。幼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角色游戏可以转变幼儿的思想,让幼儿能快速适应社会化环境。自我意识是幼儿成长的关键点,可以帮助幼儿逐渐感知社会事物,丰富幼儿的经验和思想,促使幼儿能不断地融入社会,增强幼儿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在该阶段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开展教育,可以扩大幼儿社会活动的范围,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让幼儿学会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促使幼儿萌发自我意识。
另一方面,角色游戏可以引导幼儿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情境,让幼儿感受他人的想法,并在不同的角色中,让幼儿尝试理解他人,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让幼儿在日常的游戏和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思想意识,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深幼儿的社会认知
小班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充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通过对各类事物的观察和了解,会逐渐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其中,角色游戏在该阶段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加深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幼儿借助扮演的角色,能在相应的情境下了解该角色所具备的责任和正确的行为。良好的角色能对幼儿的思想起到促进与指导作用,让幼儿对社会产生新的认知,有利于幼儿从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交往。同时,在角色游戏中,通过让幼儿模仿相应的角色,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设计让幼儿排队购买商品的情节,告知幼儿在排队时应养成不插队、有序排队的良好行为,通过角色游戏加深幼儿对排队行为的理解与印象,让幼儿在排队时能有效规范自身行为。再如,教师还可以设计日常生活中端茶倒水的情节,安排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等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认识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增加幼儿的社会情感
情感是人们通过感知事物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心理变化,社会情感是在人们得到满足后的一种体验。在角色游戏中,社会情感要求幼儿能掌握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并学会控制情绪,了解情绪表达的多样性,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通常会为幼儿精心设计游戏主题和游戏角色,并针对幼儿的情绪变化进行合理引导,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促使幼儿在日后游戏中,学会调节自身情绪,能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更好地与社会环境相融合。同时,在社会情感中,还包含关心、责任感、内疚感等内容。通过角色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帮助幼儿学会掌握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培养幼儿准确判断各种情绪以及情感,学会感知社会中的各种事物,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强化幼儿的社会行为
首先,角色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会产生害怕的心理,難以快速融入学习环境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带领幼儿开展角色游戏,为幼儿分配相应的角色,并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与机会,以对话的形式安排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促使幼儿能快速融入集体环境中,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
其次,角色游戏可以规范幼儿的社会行为。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定某一特定的环节,让幼儿通过扮演所设定的角色感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并起到规范幼儿行为的作用。同时,角色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大量的生活技能,增强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最后,角色游戏可以有效规避幼儿的消极行为。消极行为主要包括破坏物体、打骂同学、目无尊长等,这类行为通常带有倾向性,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小班幼儿无法准确认知社会,并且无法真正了解社会中的各类事物,不能准确判断事物以及行为的好坏。但是,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感知到错误行为,让幼儿能充分认识错误行为,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小班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游戏指导中的注意事项
在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通常会为幼儿设计相应的主题和具体的角色,并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激发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知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其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深入了解幼儿的性格和想法,为幼儿选择适合其扮演的角色。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为幼儿提供游戏帮助。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幼儿切身体会所扮演的角色特征,让幼儿在游戏中能与社会有效融合。
其二,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随着游戏的不断变化,幼儿体验过的角色也逐渐丰富,此时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游戏中,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加深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印象。
其三,教师应间接指导幼儿的游戏过程,通过扮演相应角色适时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思考和分析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积极引导幼儿游戏
小班幼儿具备极强的模仿能力,通常喜欢模仿家长或教师的行为举止,但是小班幼儿对社会与生活的认知不够,且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应尽可能趋向于生活化、简单化,保证游戏内容易于幼儿接受与理解。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入“和我一起做”的环节,先由教师摆出动作,再让幼儿进行模仿,紧接着互换角色,由教师模仿幼儿的动作。对于游戏中一些较难理解的情节,教师需要加以解释,确保幼儿能有效理解。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个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与评价,增强幼儿学习、参与活动的自信心,为后期角色游戏甚至其他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幼儿对社会产生新的认识。
總而言之,小班角色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促使幼儿对社会形成初步的认知和印象,让幼儿通过体验多种角色了解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自身行为。
(作者单位:吴江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