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学通识课:理论与实践

2021-09-06刘峰杜兴强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会计学通识教育

刘峰 杜兴强

摘 要:作为人类社会发明并使用文字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会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各类组织中,并已经“基因”化到个体。本文认为会计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低成本的信任机制,应该成为今天高等教育中的通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会计学通识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

关键词:会计学;通识教育;信任机制

在社会大众看来,会计学是一门专业学科。普通人包括非财经类的大学生,没有必要学习会计课程。实际上,会计学课程也没有被高校提到通识课的高度来对待。

早在十多年前,中山大学创设“博雅学院”,作者之一曾经受邀开设过面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会计学”公选课,反响良好。厦门大学从2020年起开设面向全校学生选修的“会计学”课程,期望将其建设成为一门通识课。

会计学究竟是专业学问,还是用于普及常识?它是否应该成为通识课的一部分?如果是,内容上是否有别于目前通行的会计学教程?这里,笔者不揣浅陋,将思考和探索呈现出来,求教于方家,也期望能够对大学教育有所助益。

一、会计学:与时俱进的通识教育

“通识”,可以按照字面拆解为“通用知识”,是每个普通人生活中都必须要具备的,否则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可能举步维艰。作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具有更加宽厚的知识基础,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多变的环境,迎接时代的挑战。

“通识”的边界,因为两个驱动因素而不断扩展:社会发展需要新的“通识”,如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普及后,相关知识逐步成为“通识”的一部分;人们认识提升,使得一些学科进入“通识”的行列,继经济学被认为是“通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会计是否有可能或有必要成为“通识”?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会计界科学化运动使会计理论研究从之前的关于会计性质、会计准则等的讨论,拓展到会计信息与经济后果,并逐步借鉴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使之在原有技术化、专门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高深理论的色彩。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会计”被先入为主地加上专门学科的标签,各大学都将“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加之注册会计师一类的专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更加深了社会对会计教育的“刻板印象”。会计,貌似与通识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将视角放到“会计的价值”这一基础问题上来,会计作为通识课,不仅必要,还很迫切。

会计的价值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关注两个话题。

一是关于会计专业招生与就业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会计专业成为大学里设立面最广的专业之一,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度占到高校在校生的1/11。1993年原国家教委核准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版),在册的专业总数504种;2020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册的本科专业调整、增加到 703个。但是,从学生数量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會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位居全部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前列。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大约占到1/10,位列所有学科第一。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期。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而言,所有单位,无论是什么类型、规模多大、中国还是跨国,都必须设立会计岗位。这也是高校数百个专业中,其毕业生可以面向所有单位求职的唯一一个专业。目前高校会计类学生占比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决定性原因或许就源于此。

另一是关于文字的起源。什么因素驱动早期人类在食物短缺、生存条件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创造了文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比如,关于殷墟甲骨文,考古学者是从占卜角度切入的。但会计史学者普遍认同的猜想是为了记账。腓尼基人发明文字,就是为了会计[1];《人类简史》中,赫拉利(Yuval Harari)认为,“文字是采用实体符号来储存信息的方式。……早期文字只用来记录事实和数字……目前找到人类祖先最早留给我们的信息是‘29086单位大麦37个月库辛。……很遗憾,人类史上的第一个文本不但不是哲学巧思,不是诗歌,不是传奇,不是法律,甚至也不是对王室歌功颂德,而是无聊至极的财经文件,记录各种税务、债务及财产的所有权”。从这一逻辑角度来理解,会计在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道路中,不可或缺。也即是说,人类对会计的探求,催生了文字,人类借助文字在自然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进而确立了人类文明。也因此,会计可以“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会计不仅是人类社会目前应用广泛的制度安排,它也可能是最古老的“人造知识”。对人类社会而言,会计的价值在于通过其独有的技术和方法,为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提供了可能。从早期人类社会对食物的分配,到今天大型企业组织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与分配,都离不开会计;即便是基督教教会、佛教寺庙等宗教组织,都需要借助会计,来达成组织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从而维系各该组织的有序运行。

进一步,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就是一个竞争合作和优胜劣汰的过程。在上万年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只有那些能够解决信任问题的族群,才能存活下来;族群内部,那些精于“计算”的人,才有更高的生存机会。从这一意义上看,会计的思想已经“基因”化,进入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

易言之,会计是一种人类社会有效运行的信任机制。对这样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当然要列入“通识”教育,和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一起,作为大学生们的必备知识,让大学生们潜意识中已有的会计“基因”,得以彰显,从自然走向必然。

实际上,纵观全球500强上市公司,不少比例的CEO均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从事过与会计相关的工作,这也可以在一个侧面佐证会计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至少会计学通识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基础的会计学知识,为其以后在工作中接触和从事会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会计学的“通识”化:基本原则

作为 “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高深学问”“专门知识”必须转换为基础、适用、实用乃至通用知识。哲学,如果一直围绕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等,很难真正成为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通识课;经济学同样也是如此,充斥数学推导或诸如动态随机均衡等深奥术语的讲授,曲高和寡,更遑论跻身于“通识”课的行列。只有将哲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拆解开来,跟身边的人、事、现象结合起来,它才会成为通识的一部分;同样,会计学 “通识”化,也需要放下专业的“人设”。

目前,关于会计学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分为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两条线。其中,会计专业从“会计学基础”入门,到“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等;非会计专业,可采用一本书,涵盖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部分内容的方式来处理。前者的目标是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会计相关的岗位打基础;后者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理解、读懂财务报告,不至于对会计问题一无所知。无论是哪种情况,到目前为止,大学里对会计课程的设置,主要侧重在会计的技术层面,仍然是将会计定位在一門专业技术性强的学科。

依照我们对通识课的理解,以及过去关于会计学通识课教学实践的体会,将会计学这一长期按照专业课定位的课程,去专业化,成为通识课,需要遵照这样几条标准。

1.通俗化

通识课的第一条、也是最基础的原则就是通俗化,将所有专业术语全部变成大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都包括在内。笔者之一自1988年开始讲授“会计学原理”,早期也是按照当时主流教科书的模式,从会计的定义、对象、职能等开始并逐步展开。大约是1988年秋季学期,给厦门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1986级、1987级本科生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按照当时主流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模式,花了大约4周的时间,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讲解完毕,而收获的只有学生迷茫的眼神。从那时起,笔者就努力改变会计学原理课程从专业、抽象术语开始讲授的通用惯例,尝试从诸如《威尼斯商人》《水浒传》《射雕英雄传》等大一、大二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入会计话题。这种方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按照通俗化原则,在建设会计学通识课时,要尽量摒弃学生不熟悉的专业词汇(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等)和学生不熟悉的企业类型、经济业务,最大限度地采用学生知识存量中已有的知识(如信任、成本等)和熟悉的、能够理解的业务,将这种方式贯穿整个课程。这需要将全部会计学原理课程在原有内容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重新解构、标签化,并用让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具体商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具体要做到,不仅仅是在具体案例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十二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日常生活。同时,它也需要理论上有所突破,要能够从理论上为会计通识化提供支撑。

2.新体系

会计学通识课建设的第二个原则就是采用有别于专业教学的会计基本理论,重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

早期会计学原理课程都是从会计的定义、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等专业术语出发,其基础理论是将会计定位在一种专业技术之上,如信息系统、管理活动等。从这一理论出发,自然,后续的内容就会聚焦到会计的技术、方法层面,包括会计循环、会计报表的编报等。通识课视角下的会计,如果不能跳出上述理论的限定,那么,它就会重新走上会计技术和方法的老路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各大高校、包括师范、理工等专门类院校都在开办会计专业,也就是从那时起,笔者在尝试改变会计学教学路径的过程中,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会计究竟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不可或缺的价值,以至社会对会计存在如此高的需求?笔者在课堂上也尝试和学生展开互动,经常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毕业时,有没有可能社会不需要会计了?如果不会,为什么?也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促使我们去思考:社会究竟为什么需要会计?并将这一思考的成果写入教材[2],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步提炼、深化,形成题为“会计·信任·文明”的论文[3]。这也构成了会计学通识课的理论基础:从自身的技术方法层面跳出来,转而从会计所服务的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从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视角,讨论会计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基于此,会计被定义为人类社会低成本且有效的信任工具,相应地,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信任与信任机制的确立等,可以依次展开。这样,会计学入门的课程,就可以有全新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形成自洽。相应地,围绕会计学产生、发展、定义等所需要的知识,也不再是那些专业、抽象的术语,这就为拉近会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横亘在大学生与会计之间的专业隔膜,奠定了基础。

3.模块化

原有的会计技术和方法,都是按照会计循环,次第推进;通识化后,就需要将会计学的知识模块化,去专业性色彩。这也是通识化教育能否有效推行所面临的最直接挑战。

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模块,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理想的通识课,能够让所有人、从任何地方切入学习。

传统的会计学原理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记账员的工作;通识教育的目的,则是让学生理解会计是什么,能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应用会计的相关知识(比如能够读懂财务报表),具备用会计学的逻辑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即会计思维)。因此,需要打破原有会计循环的限定性,重新对会计学的知识“切块”“打包”,作为通识课教学的主要构件。

4.逻辑链

任何一门学科,其知识的展开,都应该要遵循其固有的逻辑链条,会计学也不例外。目前,关于会计学入门的安排,都是以会计是一门技术为思路切入的,因此,其知识安排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化的,以会计循环为依据,依次展开、逐步推进,本身就是逻辑自洽的。将会计定位在利益冲突和信任,而不是一种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技术方法,就需要重新考虑各知识模块之间的逻辑链。我们目前初步的思考是:从信任和利益冲突切入,并以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上市公司——目前会计信息服务对象中利益关系最集中的组织类型——为中心,讨论围绕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及其利益冲突,并以利益冲突、冲突表现形式、冲突解决与信任保持为线索,引入程序公平、规则与准则、透明度等,将各知识模块有机衔接起来。

进一步,围绕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的利益方,它们的利益诉求不同,保证其利益诉求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的信任方式和手段,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何将这些因素模块化,且有机地嵌入到会计学通识课中,同样需要理顺逻辑链条。

三、会计学的“通识”化:实践尝试

我们在厦门大学进行的“学点会计学”通识课尝试,就是在上述若干原则的指导下,努力尝试、逐步修订,期望能够将会计学通识课逐步打造成一个大学生喜爱的课程,当然,也能够提供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有帮助的知识,期望给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宏观的框架,建立“会计思维”,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尤其是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情况,能够应用会计知识、从成本效益对比等视角来思考问题。以下是我们目前在课程设计中的一些尝试。

如会计与人类文明。核心观点是人类为了记账的需要,发明了文字;基本逻辑是早期人类生存以群居和规模化为前提,随着规模的增大,内部成员间的信任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为了在物资极度短缺情况下解决对物资特别是食物的占有和分配问题,需要有独立、可验证的记录。早期文字的发明,就是为了满足这种财产记录需要而产生的。在这一讲授过程中,可穿插关于早期人类发展史、特别是早期人类相食的图片、关于邓巴数与人群规模的信任机制建立、关于文字的产生等内容。由此形成一个基本推论:会计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助推剂。这实际上也是将会计学科从专业教育、专门知识推向通识化的第一步。

如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这部分,可以从松巴特的论述开始:“Capital did not exist befor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Capital can be defined as that amount of wealth which is used in making profits and which enters into the accounts”[4]在课件中将其意译为:“没有复式簿记,就没有资本概念”,进而,资本主义就是空中楼阁。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为什么“资

本”必须要以复式记账为前提。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显微镜发明后,人们可以观察到微观世界,细胞变成可观察对象,诸如细胞学一类的学科才能产生。可以说,显微镜帮助我们定义、认识细胞,进而衍生出细胞学或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同样,复式簿记帮助人们定义并量化资本,资本成为一个明确、具体、可量化、可触摸的对象。复式簿记是如何達成这一目的?核心点是“资产=负债+资本”的会计等式。会计可以借助其专门方法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货币量化,确定当地界定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资本等,这对每天都有各种开支业务、持续运营的企业来说,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了。没有会计的专门方法,企业的投资人不仅无法确定收入、利润情况,也无法确定其投入的本金是否实现保本、盈利。长此以往,企业的运行就是一笔糊涂账,投资人的利益无法明确、具体界定,资本的投入就不会大规模、正常运行,后续的资本主义就很难发生。

如复式簿记与自动平衡机制。这或许是会计课程中最为技术性的内容了。从上面关于资本的讨论与复式簿记的独特作用,引出复式簿记。进而,可以讨论复式簿记的自动平衡机制,特别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机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会计在商业活动的作用,并由此引出资产负债表。通过同学们所熟悉的企业如苹果、华为等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例子,具体讨论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作用;结合目前上市公司的各种事件,讨论究竟什么是企业的资产?资产仅仅是一个数字还代表了其他什么?对比一个制造业企业和一个诸如数字金融领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讨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产概念的变化,让学生能够理解资产负债表可以用来解释什么;同时,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资产的性质乃至企业利润的概念,会因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如财务报表信息与利益实现。会计作为信任机制,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让相关利益方达成信任。具体而言,借助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方式,将利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且采用各利益相关方事先认可的标准、方法、程序等,让相关各方基于“亲兄弟、明算账”,达成信任。这部分,既结合教科书所提供的虚构的例子(或者,现场让学生将他们熟悉的、包含经营活动的学生社团作为课堂讨论案例),也以市场上可获取信息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具体说明会计信息与各方利益关系的均衡。最近一轮课程中,我们使用了茅台股份公司、哔哩哔哩公司、苹果公司的数据,让同学们分别从小股东、大股东、管理层、员工等不同视角来关注各自的利益与公司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

如会计——一个充满判断的学问。这部分,基于利益冲突、经济人博弈等基本思想,结合具体企业经济活动、会计数据在利益冲突中的中心位置,讨论会计上的核心数据利润及其形成过程,进一步介绍会计如何记录并确认收入的实现过程。穿插多个具体的收入争执事件,包括资本市场不断“更新”的各类事件,让学生理解:会计上的数据,不是简单的、用计算器计算出来的“精确”结果。之后,逐步引入诸如权责发生制、收入实现、费用配比等。具体推进时,我们目前的做法是,以“收入”为主线,通过介绍会计上对收入的争论与相应的经济后果,让学生理解:收入,不仅仅是我们所直观理解的现金收入,还是一种权利的增加。同时,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权责发生制”观念和收入实现原则,以及收入实现思想的变迁,与社会环境、经济运行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经济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将收入实现的判断空间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充分理解会计信息的“非唯一性”,也能够将诸如权责发生制等会计思想,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如利益冲突与保障机制。结合前述关于判断和收入确认的争议,我们将会计中“过程公正”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与会计准则的制订、修订、执行糅合起来,介绍会计中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国家/经济体会计准则制订、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争议等。这部分,还可以结合会计发展、经济危机、会计准则修订等事件,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国际化影响。

如会计信息与会计思维。这部分,目前在讲授中,更多的是结合资本市场的各种公开事件,讨论高估或人为低计利润、虚增资产、虚计负债的受益方、受损方等。通过这些不同利益方围绕会计信息所产生的利益冲突,讨论会计信息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的独到作用,最后,回到会计价值部分:会计信息在维系各方利益关系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会计信息、特别是利润信息会成为相关利益方争议的焦点。本部分我们还会讨论一个话题:底线思维的基础是会计。

我们在组织设计通识课模块的会计学时,将会计的知识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区分成若干个模块,通过会计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会计的相关知识,还期望学生能够形成一个 “会计思维”,用会计的知识和逻辑,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比如,借鉴一些通用的方式方法,将会计的知识和术语,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如“编好人生的第二张资产负债表”等;在教学中,还尝试将受托责任、诚信等概念纳入讨论。结合公开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告诉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诚信”是一个可以量化、衡量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道德要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放在会计背景下,就是一个可操作、能够执行的话题。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对人们“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大学里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随着人们对会计学认识的深入,会计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科,也需要放下其“专业”格调,进入“通识”行列。对未来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学,不是期望他们每个人能够记账、算账、当会计,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会计知识,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也希望经由会计学通用知识的学习,能够让会计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学科,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峰.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刘峰.会计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峰.会计·信任·文明[J].会计研究,2015(11).

[4]BRUCE CARRUTHERS, WENDY ESPELAND. Accounting for Rationality: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and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V97N1): 31-69.

[本文得到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会计学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AI技术冲击、中国文化嵌入与伦理关注”(FBJG20190184)的支持 ]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会计学通识教育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