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判

2021-09-06郭耀辉王森培林正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红肉猕猴桃四川省

赵 剑,郭耀辉,王森培,林正雨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成都610066;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都610072)

0 引言

中国是猕猴桃原产地,栽培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之首,猕猴桃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地[1]。四川省是国内人工栽培猕猴桃最早、应用效果最好的地区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植基地。近年来,四川将猕猴桃产业作为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川办函〔2016〕174号)和《川果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川农领〔2020〕12号)等政策推动下,四川猕猴桃规模和单产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在新的发展阶段,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盲目扩张、产品结构性过剩、国际贸易壁垒等新的问题和挑战,研究者先后针对四川猕猴桃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品种结构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2-3],基于都江堰、蒲江、苍溪等猕猴桃主产区的实践[4-6],总结了可复制、易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利益联结机制,有力促进了四川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局部研究和定性分析,系统性研究四川猕猴桃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定位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AHPSWOT模型,双重聚焦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判,旨在明确四川猕猴桃的竞争力和发展定位,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际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步骤

研究分为2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应用综合优势比较模型,分析比较四川、陕西、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6个猕猴桃主产省的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明确四川猕猴桃的竞争力。第二阶段筛选出影响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AHPSWOT分析,构建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确立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对策。

图1 研究步骤与方法

1.2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

农业产业比较优势是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政策扶持、发展区位、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服务、生产经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耦合的结果,通常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不同地区之间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定和分析[7-8]。度量指标一般包括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效率优势指数是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劳动物质投入、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等因素耦合作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地区水果生产效率水平,计算如式(1)。

式中,EAIij为i区j种水果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水果单产,APi为i区全部水果单产,APj为全国j种水果平均单产,AP为全国水果平均单产。EAIij<1表示i区j种水果生产效率在国内处于劣势,EAIij>1表示i区j种水果生产效率在国内具有相对优势,EAIij越大表明效率优势越明显。

规模优势指数综合反映农业生产投入、消费需求、种植模式、政策扶持条件的影响,计算如式(2)。

式中,SAIij为规模优势指数,GSij为i区j种水果的种植面积,GSi为i区水果总面积,GSj为全国j种水果种植面积,GS为全国水果总面积。SAIij越大表明规模优势越明显。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ij)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综合体现,能够直观地体现出地区某水果生产的优势,计算如式(3)。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i区j种水果生产具有优势;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j种水果生产处于劣势。AAIij数值越大优势越显著。

1.3 AHP-SWOT模型

基于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确定影响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集合企业、产业专家以及学者意见对战略因素进行评价和筛选,分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类型,在每一个SWOT组中选取分值最高的3个因素作为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1~ 9标度法对SWOT组中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再对4个SWOT组进行两两比较,从而进行层次总排序。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分析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否可以接受,并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9-10]。根据各因素影响力大小分别计算总优势[式(4)]、总劣势[式(5)]、总机遇[式(6)]、总挑战[式(7)][11]。

式中,S为各个单要素优势总和的平均值,Si为某要素单优势,N为要素总数,S越大表明优势越明显。

式中,W为各个单要素劣势总和的平均值,Wj为某要素单劣势,M为要素总数,W越大表明劣势越明显。

式中,O为各个单要素机遇总和的平均值,Oe为某要素单机遇,F为要素总数,O越大表明机遇越明显。

式中,T为各个单要素挑战总和的平均值,Tx为某要素单挑战,D为要素总数,T越大表明挑战越明显。

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挑战强度4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坐标系,不同象限和方位域的战略类型见表1,依次连接4点即得到发展战略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重心,即可反映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入战略类型方位变量,用θ表示战略方位,tanθ=Y/X(0≤θ≤2π),根据其大小选择产业发展的战略类型,即采取重心坐标所在区间相应的发展战略。

表1 产业发展战略类型与方位域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猕猴桃产业概况

猕猴桃产业是四川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区、成都平原、秦巴山区,猕猴桃产业对四川省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起到很大作用。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川办函〔2016〕174号)和《川果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川农领〔2020〕12号),将猕猴桃纳入六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产业之一,提出到2022年四川红心猕猴桃面积、产量、品牌影响力做到全球领先,比肩新西兰。在中国科技部和新西兰商务部联合推动下,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的建成运行,深化了猕猴桃国际合作交流,为四川红肉猕猴桃走向国际提供了机遇。2014—2018年四川猕猴桃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增长(表2),2018年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6万hm2、40.5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1.07万hm2、23万t,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8%、23.3%。5年间四川猕猴桃平均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19.3%和11.2%,面积位列全国第2名,产量位列第4名。

表2 2014—2018年四川等猕猴桃主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

2.2 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

2.2.1 猕猴桃生产效率优势指数 表3显示,2014—2018年国内猕猴桃主产省平均效率优势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贵州省(3.36)、陕西省(1.84)、湖南省(1.46)、湖北省(0.98)、四川省(0.88)、河南省(0.77)。四川省猕猴桃效率优势指数位列主产省第4名,并呈稳定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0.59提升到2018年的1.23,是增速最快的省份,主要原因是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快速持续增长,新建猕猴桃基地较多,随着前期扩张的猕猴桃逐步进入盛产期及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而陕西猕猴桃主栽品种以‘秦美’、‘海沃德’、‘西峡’等绿肉为主,其单位产量大多在37~ 40 t/hm2,四川猕猴桃品种多以‘红阳’为主,该品种每公顷产量约9~ 10 t/hm2,因此陕西猕猴桃生产效率优势明显高于四川。而贵州猕猴桃占贵州省水果产业的比例较大,一定程度提升了贵州猕猴桃的生产效率优势指数。

表3 2014—2018年四川等猕猴桃主产省EAI

2.2.2 猕猴桃规模优势指数 表4显示,2014年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中规模优势最明显的是贵州省(4.55),其次是四川省(3.95),河南省、湖北省最低。到2018年,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中规模优势最明显的是陕西省(3.10),其次为四川省(2.79),表明四川猕猴桃产业规模优势较为突出,稳定在第2位的水平。从发展趋势看,陕西、贵州、四川、湖南4个省呈下降趋势,河南、湖北的SAI指数比较平稳,6个猕猴桃主产省猕猴桃的规模优势整体在下降。

表4 2014—2018年四川等猕猴桃主产省SAI

2.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表5显示,2014—2018年国内6个猕猴桃主产省的平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AAI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贵州(3.44)、陕西(2.37)、四川(1.67)、湖南(1.47)、湖北(1.21)、河南(1.06),四川排在第3位。5年来四川、湖北、河南AAI呈上升趋势,贵州、陕西、湖南地区的AAI指数较为稳定,变化波动较小,表明四川猕猴桃产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但四川猕猴桃产业与贵州、陕西还有明显差距。贵州省将猕猴桃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精品水果产业之一,将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聚焦猕猴桃“万亩片”“千亩村”,聚焦产品提质增效,聚焦以猕猴桃产业为主导的水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服务,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陕西省把猕猴桃产业集中布局到周至、眉县等最适宜生态区,全力推进基地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不断提高猕猴桃综合效益[12]。

表5 2014—2018年四川等猕猴桃主产省AAI

2.3 四川猕猴桃产业战略定位研判

2.3.1 SWOT定性分析 通过对影响四川猕猴桃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评价和筛选,在SWOT组中选取分值最高的3个因素(表6)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定性分析。

表6 四川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1)发展优势。①产业规模优势。2014—2018年四川猕猴桃平均种植面占全国比例为19.3%,平均种植面积4.6万hm2,规模仅次于陕西,稳居全国第2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由2014年的1.53增加到2018年的1.67,综合比较优势呈现上升趋势。②红肉品种优势。四川省是红肉猕猴桃商业化栽培的发源地,自主选育的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红阳’改写了全球绿肉品种独占市场的格局,拥有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红肉猕猴桃栽培面积占全省猕猴桃总规模的60%[13],红肉猕猴桃品质、面积和效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③种质资源丰富。西南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猕猴桃种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55个种或变种,仅四川省拥有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25个种或变种,为猕猴桃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14-15]。

(2)发展劣势。①盲目扩张突出。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对海拔、地形、土壤、积温等生态适宜性考虑不足,农户在非优生区盲目种植问题突出,造成实生苗定植当年长势弱、后期嫁接成活率低、病虫害蔓延、投产迟等问题。②溃疡病影响较大。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尤其是作为四川省主导品种的‘红阳’属于易感品种,平均发病率达59.6%[16],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发生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③加工与品牌营销较弱。四川猕猴桃商品化处理及精深加工相对较弱,全省深加工产值不及猕猴桃鲜销额的5%,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大型品牌,较新西兰佳沛品牌影响力相差甚远。

(3)发展机遇。①消费需求空间较大。猕猴桃是国内外消费者最为青睐的水果品种之一。世界人均消费猕猕桃从1997年的0.12 kg/人增加到2018年的0.5 kg/人,呈稳步增长趋势。②消费多元化、网络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再满足于单一口味的猕猴桃产品,对高端化、多元化的猕猴桃产品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电商与传统的批发零售实现线上线下互补,构成了猕猴桃立体销售体系,据CBNData统计,2019年进口水果TOP10销售规模中,猕猴桃位列第4名,仅次于榴莲、车厘子及芒果。③“中新联合实验室”建设有利于猕猴桃国际化。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有近30年的科技合作历程,在种质资源普查和品种选育推广方面保持着深入的交流合作,尤其是2014年以来,在中国科技部和新西兰商务部推动下,位于天府新区的“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建成运行,平台四川猕猴桃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将有助于加快四川猕猴桃国际化步伐。

(4)面临挑战。①生产成本上行压力。随着人力成本、物流、包装成本上涨,猕猴桃总生产成本持续上行,而前期扩张的猕猴桃果园逐步进入丰产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猕猴桃销售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例如,2016—2018年陕西地区徐香猕猴桃生产成本分别为506.7、518.7、586.7元/hm2,而收入分别为720、586.7、448元/hm2,成本的上行和价格的下降不断挤压利润空间。②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不强。2019年中国猕猴桃出口量为0.9万t,进口量却高达12.3万t,四川省猕猴桃出口量接近2000 t,从新西兰进口量高达6.3 t[17],四川省猕猴桃出口量仅占进口量的3.2%,巨大的贸易逆差表明包括四川省在内的中国猕猴桃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③产品结构性过剩。四川省猕猴桃高端优质果品比例较小,果品质量整齐度差,与新西兰、法国等80%以上的优质果率相差较远,因此,造成产品结构性过剩和低端同质化竞争。

2.3.2 要素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分析 表7显示,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均小于0.1(C.R.=C.I./R.I.<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优先 级分别 为S=0.4871、W=0.0836、O=0.3022、T=0.1271,表明优势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大,劣势的影响程度最小。要素总优先级为S2>S1>O1>O3>S3>O2>T3>T1>W3>T2>W1>W2,表明各要素对战略选择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红肉品种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国内外消费空间较大、“中新联合实验室”建设有利于猕猴桃国际化、种质资源丰富、消费多元化与网络化、猕猴桃产能结构性过剩、溃疡病影响范围较大、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盲目扩张问题突出、加工与品牌营销较弱。

表7 要素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2.3.3 战略判定与发展策略 根据计算,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挑战强度分别为S=0.0791、W=0.0023、O=0.0304、T=0.0054。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挑战强度4个变量各为半轴绘制战略四边形(图2),重心P位于第一象限,坐标为(0.0192,0.0063),tanθ=0.3281,属于第一象限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方位域。

图2 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及重心P坐标

建议采取以下发展策略:(1)明确产业适宜范围,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构建引入关键致灾因子的四川猕猴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18],提高猕猴桃区划精度,明确四川猕猴桃高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高风险区,优化四川猕猴桃生产布局、避免盲目扩张;对现有栽培品种和新选育的品种开展系统区域试验,突出地方优势和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鼓励地方政府联合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共同打造红肉猕猴桃为主导的区域公用品牌,联合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建立公用品牌猕猴桃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种植户+电商平台”等利益联结模式和营销模式,避免低端同质化竞争。

(2)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整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协同创新平台[19],发挥四川丰富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优势和新西兰先进的育种栽培及加工物流技术优势,加快选育推广高抗、优质、丰产、耐贮的新品种,加快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投入新品研发及商品化安全处理、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质量可追溯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推行长效合作互信、人才培养互动、技术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共享、成果利益共联“五位一体”合作模式,推动四川猕猴桃品种在国外注册品种权,加快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肉猕猴桃品牌,逐步打破以新西兰为主的猕猴桃品种权垄断国际市场的核心技术壁垒,实现四川猕猴桃在国际上由原来的“跟跑”变为“并跑”及红肉猕猴桃育种研究的“领跑”。

(3)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溃疡病。在溃疡病全球蔓延趋势下[20],逐步改变四川省品种单一化现状,合理优化品种结构,适度加大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黄肉、绿肉品种推广力度,并加快选育抗溃疡病的红肉新品种,巩固提升四川红肉猕猴桃的竞争优势。试点避雨防冻栽培技术,减轻春季花期低温阴雨、采前持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在主产区建设猕猴桃雄花粉厂和溃疡病快速精准检测实验室,争取建立1~ 2个国家级或省级良种繁育基地,从源头保证种苗的纯度和质量,扼制溃疡病的蔓延。

3 结论与讨论

四川猕猴桃产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应采取“开拓战略区实力型方位域”的发展战略。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与AHP-SWOT模型,聚焦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双重重点,为四川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应对方案。AHP-SWOT分析应用于猕猴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研判,较好地弥补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只针对结果进行分析的不足,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对四川猕猴桃产业进行了优劣势分析,构建战略四边形并确定重心将战略方位具体到坐标点,为决策者提供了明确的战略选择。

尽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是比较产业竞争力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着重考虑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忽略了单位产值的影响,而红肉、黄肉、绿肉不同类别猕猴桃单位产值差异较大,下一步将探索单位产值优势指数纳入综合比较优势模型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区域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红肉猕猴桃四川省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摘猕猴桃
加工红肉才是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红肉出口保持强劲态势
提取猕猴桃的DNA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摘猕猴桃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