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运营风险影响谱系研究
2021-09-06周晨静林建新
张 栋, 周晨静, 林建新
(北京建筑大学通用航空技术北京实验室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 102616)
0 引言
交通运输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随着我国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群众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逐年上升. 但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运营水平安还不能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如在城市公交领域,近年来出现火灾[2-3],报复社会[4]和驾驶员身体突发状况[5-6]等,这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危险货物运输[7]中,随着危险品的使用量和产生量不断增加, 依靠机动车运输的危险品物流也日趋频繁[7-8],其发生事故后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巨大,并且伴随产生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如“6·13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件. 故交通运输业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运输安全事故频发,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14]120 号)中,将道路运输行业列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试点行业.
交通专业领域学者也从不同风险来源开展研究,如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输工具的不安全状态、企业管理缺陷[9]和运输环境环境因素等4个角度辨识危险源[10-12]. 在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还需结合运输物品特点进行运输风险辨识[13-15]. 加强多部门协调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16]可降低企业事故损失. 安全评级是企业运营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安全指标的聚类分析[17],来衡量企业的安全等级;对不同类型风险进行耦合分析,进而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效果[18]. 企业可对安全生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提高运营的安全性[19]. 虽然现阶段对企业运输的风险影响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缺乏对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系统性、体系性的研究与分析. 本文以整体行业视角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构建体系性的安全运营知识谱系,为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和质量水平提供借鉴.
本文旨在基于扎根理论分析不同类型交通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要素,构建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运营风险影响谱系,并依据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了安全防范措施,为交通运输业的安全运营和政府部门的监督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1.1 研究方法
引入扎根理论[20]对各交通运输运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潜在风险、进行辨识研究,总结提炼各运输企业存在的共性风险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在传统的研究模型中,研究人员通常选择现有的理论框架,然后收集数据以验证该理论如何适用于或不适用于所研究的现象[21]. 而扎根理论不同于自然科学中以量化分析为主的研究模式[22],该理论更多是以实验者为实验工具,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对资料中出现的想法、概念或元素进行归纳整理与代码标记,并将代码内容概念化然后分类,依据分类结果提炼理论框架. 扎根理论的具体步骤为: ①通过资料收集与文本分析将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并对其分解比较,提出具体的概念和范畴;②将得到的开放性编码根据范畴的不同进行整合,归纳主轴编码; ③再对主轴编码进一步选择比较与完善,形成主范畴;④构建各模块间的逻辑体系,形成选择性编码并提出核心范畴架构;⑤对建立的初步理论进行饱和度分析检验,若无新概念与范畴出现,则该理论模型为最优模型. 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 3 个阶段,探索各编码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构建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理论谱系. 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技术流程
1.2 实验设计
以数据为基础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石[23]. 扎根理论数据来源具有多样性,其可来源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对象的历史信息,也可来源于研究者本身的观点等[24].
现有的扎根理论数据收集方法包括了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25]2种.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现有的交通运输业文献对各行业的企业风险各类数据均有归纳总结,文献资料较为丰富,可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文本数据分析从现有文献研究中提取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的来源. 由于本研究涉及的运输领域过多,采访难度及跨度较大,故采用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数据搜集方法,而实地调研资料作为文本数据的补充,通过二者的结合,使得研究数据更加的全面.
数据来源的广度和深度是扎根理论所强调的,故文本资料的选取要覆盖各个研究对象的领域. 根据上述原则,按照运输种类的不同将交通运输企业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道路客运企业、货物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并依据每个种类运输特点的不同,细致划分为7个小类. 虽然在理论上,样本数越多理论就越趋于饱和,但扎根理论对样本数量的多少不会做数量上的具体要求,因其更加注重样本资料的代表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 故文本资料选取一般持续到不会有新的信息出现为止. 按照上述原则,本实验选取文献总量为51篇,具体文献资料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数量分布 篇
由于本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来源于报纸、学术期刊等文本类,为了保证运营风险数据的全面性,对上述各类型运输企业的特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来源以及现有的管理措施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整理形成调研报告. 将调研报告作为扎根理论饱和度检验的依据,使文本分析建立的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更加完善,以此保证风险谱系的全面性、代表性和系统性,具体调研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调研内容
2 数据分析与谱系构建
将文献整理得到的交通运输企业运营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该类样本进行文本资料的扎根编码分析,得到企业运营风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探索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构建理论谱系. 调研报告作为校验样本,将分析样本产生的新理论与校验样本编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构建理论模型的完整性. 编码采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最大程度上降低个人主观倾向对编码的影响,以此来保证对编码结果的科学性以及谱系的完整性.
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译码是译码过程的第1步,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范畴化[26]. 在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处理时,对文中语句进行对比并排除调研资料中无关语句,合并意思相同的内容并分析,进而从中提炼关键内容,与此同时保持提炼内容的全面性,之后将内容进行抽象并加以命名形成概念化,再归纳命名相关的概念最终形成范畴化. 在对原始资料的概念化后得到从业素质、安全培训、岗前考核等46个相关概念,并进一步归纳概括使其范畴化得到28个副范畴,由于篇幅限制,下面仅列出部分开放编码过程(见表3).
表3 开放式编码过程(节选)
2.2 主轴编码
由于开放式编码是以各归纳概念相互独立为编码原则,故得到的范畴化概念是没有联系的. 将得到的28范畴化概念进行深入提炼并分析副范畴的内在联系和关联,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类属的范畴联系起来进行聚类分析,使被分裂的原始数据资料重新排列起来,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分析结果,从而最终总结形成主范畴[25]. 通过概念的高度凝练和抽象化,将28个副范畴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到8个主范畴,结果见表4.
表4 主轴编码结果
2.3 选择性编码
通过与其他范畴的再次比较,选择能将最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囊括在1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的核心范畴. 核心范畴能把所有其他范畴串成1个整体,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善的范畴补充到系统中来,使得整体具有系统性[27],最终形成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 对研究中概念和范畴持续比较、归纳和分析,最终确定主范畴,用得到的主范畴内容建立起通过故事线串联起来的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运输企业由内到外进行运营风险影响因素的梳理,将运营风险谱系的整体框架将其划分为,“企业内部组织风险” “企业运营环境风险”2部分,具体的编码结果见表5.
表5 选择性编码结果
2.4 饱和度分析
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文本分析,为了决定何时终止采样分析编码以及保证谱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需进行饱和度分析[28]. 通过对比网上新闻报道及实地调研得到报告资料,利用本风险谱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没有新的范畴和概念出现,且类属之间也没有新的关系产生.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符合饱和度分析,谱系见图2.
图2 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
3 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
在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中,可直观地看出企业的运营风险来自于企业内部组织风险和外部运营环境风险两部分,为了具体地明确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风险,下面对谱系进行详细阐述.
3.1 企业内部组织风险
企业内部组织风险是由企业内部自身产生.
1)从业要求把控不严. 针对该风险,企业应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同时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考核以及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在达标的情况下上岗作业;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分工,实现责任到人,以此在从业人员专业性上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企业应尽可能规避该类风险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运输设备是交通运输企业进行生产服务的载体,运输设备的安全技术状况与运输安全息息相关. 运输设备(尤其是危险品运输)的损失、保养、购买以及运营情况都会影响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企业需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更换检修,保障安全运输有序开展;
3)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 企业可在风险管理[29-30]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企业决策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其中风险管理以风险识别为基石,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风险检讨[31]. 企业安全管理中也包含财务管理,财务的收入与支出是影响企业财政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可通过灵活的运输交割、优化运营成本来提高运营效益[32]. 应急管理是面对突发事件,建立起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应急安全方案,从而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援. 企业还需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防止员工泄密,人才流失等风险保证企业地稳定运行. 运输过程中,企业经营多条运营线路,应合理规划运输任务规避由运营调度不合理造成的风险. 建立企业安全制度,落实企业运输安全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运输的安全,对安全责任事故可进行责任倒查;
4)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受社会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故企业应当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意识.
3.2 企业的外部运营环境风险
运营环境主要考虑到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条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政府监管和法律跟进等4方面.
1)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极端自然环境、较差的道路条件以及多变的道路状况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将对运输造成极大的影响. 面对这类风险,企业需要做好运输前的预报准备工作,同时对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控并反馈给运输车辆;
2)运输企业运营还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如随着新兴运输企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运输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运营中可根据市场需求控制企业规模或结合互联网优势开展新兴的运输模式,如道路客运领域可运营机制灵活、管理方便的定制公交;
3)提供法律跟进. 在现阶段,些许企业存在不合法、不规范的经济社会活动或者与企业有关联的其他不合法、不规范行为,这一现象制约着运输企业的未来健康发展. 必须通过法律明确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保证企业安全运营;
4)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运营的监管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
由建立的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中,可看出企业的运营风险来源广泛,不仅有企业内部自身运营导致的,也有外部环境影响的. 风险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如经济风险、环境风险、设备风险等. 在保证企业安全运营的基础上,企业可后续的发展中,结合新兴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如对利用新兴科技(大数据物联网等)等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对运输调度的智能化,也可采用交通仿真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模拟运输过程,从中找出影响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实现高效益的安全运输.
4 结论
1)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建立了交通运输运营风险谱系,从中得到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保障企业运营基础上,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规避市场、自然状况等风险,同时应做好各运输业的应急保障措施.
2)在建立的企业运营风险谱系中不仅考虑到了外部因素对运输业的影响,还考虑到了运输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管理、资金、信用和人员等问题,更好地为运输企业自身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3)运用扎根理论对交通运输企业运营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各运输企业运营之间的共性风险,以此建立了理论化交通运输企业运营风险谱系,也为政府及相应的管理部门提供了政策引导.
4)明晰了运输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保证企业安全高效运营. 同时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运营过程中的各方权益.
5)提出企业发展可结合新兴技术的构想,为未来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