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公共利益代表”的精彩瞬间

2021-09-06李娜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实务办案

■李娜

2020年8月6日,《公益周刊》第一期隆重推出。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检察工作新格局下,检察日报社乘风破浪,主动作为,对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公益周刊》实现从无到有。

作为新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职权,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已逐步形成。新的周刊,致力于报道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亮点、热点,探讨公益保护痛点、难点,助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编辑部用独特的视角,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供有力的注脚。

最高检工作的着力点,就是我们的发力点

《公益周刊》的一个鲜明特色,即围绕最高检出台的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最新规定和部署安排展开重头报道,一方面发挥为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提供风向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选取开展相关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心得的检察院进行宣传报道,实现引领示范、交流借鉴的目的。

始于一域,意在全局,既解近忧,更谋长远。周刊第一期就旗帜鲜明地凸显该特点。最高检自2020年7月开展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围绕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监督。公益诉讼与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策划第一期选题时,就尝试用点面结合的方式锁定专项监督的“核心区”,第一时间对该项工作进行深入挖掘和报道,传递高层声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努力的方向。公益诉讼新领域案件探索原则从“稳妥、积极”调整为“积极、稳妥”后,随着办案实践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等”外领域公共利益受到侵犯的案例进入公益诉讼关注视野。“等”外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增长的背后有何深意,纷纷聚焦在哪些领域?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应当遵循怎样的办案原则?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也主动盘点,试图从更深层面挖掘立法深意,展示检察机关在“等”外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视野再度拓展,编辑部精心策划,湿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铁路安全隐患……既立足专业视角,传递探讨公益诉讼检察的新部署新思考,也站在普通民众身旁,聆听办案故事,讲述身边公益。

与此同时,我们还关注重大、典型案例报道,着力发挥典型案例这一特殊载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重磅推出最高检直接挂牌办理的万峰湖案件办案始末。万峰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2020年12月24日,随着万峰湖专案听证会圆满结束,案件顺利办结。该案是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首起公益诉讼案,意义重大。在报道中,重点突出跨区域协作、科技助力案件办理、引入听证机制促进办案双赢多赢共赢等探索所形成的可复制、可借鉴的办案机制,为今后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崭新标杆。

站在这个视角看,《公益周刊》的创办,是一个聚焦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担当。

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我们的正向赛道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指出,检察理论研究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具体检察工作中的“先导性工程”,也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更是需要各级检察机关、每一位检察人为之努力的“系统性工程”。

法治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最高检各项检察业务中的新生代,注定要在广阔实践探索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究理论源头,找寻理论支撑,解析理论难题,从司法规律入手,在更高层面审视问题,创设科学合理的配套机制和制度保障。《公益周刊》实务版的整体思路也切实贴合并延续了这一理念。它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实践探索中出现并尚未解决的困惑和问题回到理论思考层面,这也恰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精准链接,理论研究不是无本之木,而是稳扎稳打地对“真问题”予以回应。

现有周刊的实务版设置了“实务者说”“案例评析”等栏目,试图最大限度地为公益诉讼实务部门提供探讨问题、解答疑惑的平台。“案例评析”栏目素材源自有代表性的疑难、复杂案件,在表述一个完整案情基础上,对办案过程中的特色亮点、机制做法予以提炼呈现;“实务者说”栏目通过问答形式,体现办案检察官在办理某一起案件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悟。

同时,我们还尝试用“圆桌派”的形式,聚焦同一话题,邀请办案检察官、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在观点碰撞争鸣的同时,抛砖引玉,引发读者更深层次思考。比如,围绕民法典的颁布实施,针对民法典中对惩罚性赔偿、举证责任等问题引领话题,邀请公益诉讼检察官从办案角度予以分析阐释。又如,针对“如何保障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问题,邀请了三位专家分别从“应当赋予检察院有足够穿透力和覆盖面的调查取证权”“完善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三条现实路径”“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保障的误判及矫正”等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公益诉讼检察的不断纵深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探索、总结和完善。检察机关如何识别、提炼有价值的线索,并有效运用?公益诉讼鉴定难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如何看待公益诉讼地方立法?……我们在每期版面中尽力将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梳理,以期对未来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未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性依归与支撑。

注入情怀与担当,共同守护美好生活

“在地球的这一端,守护家园。”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策划的这期专题,通过三个各具特色的检察故事,讲述了检察官为河湖、动物保护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门为保护地球环境而设立的节日,封面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推出,体现出对公益的关注和对家园的致敬。

价值存在于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意义只发生于我们对世界的改造过程中。

检察公益诉讼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世界范围内并无现成制度可模仿,也没有历史先例可供参考。但我们的公益诉讼检察官们仍闯出了一条中国之路,让世界为之瞩目。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前进中坚守初心,在坚守初心中不断破题创新。作为《公益周刊》的编辑,我们为这些守护公益而忙碌的他们摇旗呐喊:积极稳妥拓展案件范围,及时发布涉疫情防控等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誓言“守护百姓美好生活”,保护长江黄河……去年年终盘点时,编辑部精心挑选10个难忘的记忆,用10个“我见我闻我参与”的故事,记录下他们担当“公共利益的代表”的精彩瞬间。通过盘点式的宣传力量,更好地宣传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展现在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反响强烈的公益问题面前,检察机关的全力作为。

公益保护的每一步,都没有“如果”。山川不改,信念不移。《公益周刊》将持续“播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每一次发力、每一次创新,也期待保护公益的理念被更多人收藏。

《公益周刊》创刊号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实务办案
以“数字革命”助力新时代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推进信阳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抢钱的破绽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ODI实务
FDI实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