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压力共舞
——高三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1-09-06

江苏教育 2021年59期
关键词:尼格凯利思维

李 萍

【设计理念】

进入高三后,面对快节奏的学习、激烈的竞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压力事件,学生常感到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如何看待和缓解压力是高三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本课以元认知理论为依据,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压力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压力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并进行压力思维转换练习,以此促进学生对压力的接纳和调节。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史莱姆解压短视频。视频内容为戳、拉、揉、捏不同造型的史莱姆。

教师:最近,很多人喜欢看这样的视频,也很喜欢玩视频中的玩具。大家猜一猜为什么。

学生:可以解压。

教师:是的,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压力的话题——与压力共舞。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初识压力

1.什么是压力。

教师: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压力山大”。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感觉到压力?

学生1:父母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会觉得压力很大,也容易和他们闹情绪。

学生2:面对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好准备时,我会觉得很慌,很有压力。

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认为,压力是自己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它包括感到压力时的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以及如何应对压力情境。如大考前,不少同学会紧张、担心,同时也会复习,这些都是压力带来的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力概念的讨论和介绍,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压力。

2.压力调查:对压力的认识。

教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关于压力的想法。

PPT展示压力调查内容:在学习生活中,你感受到的压力有多大?请从0~10分进行打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压力,10分表示压力的最大极限。你认为压力好吗?请从-5~5分进行打分,-5分表示非常不好,0分表示不好不坏或好与坏对等,5分表示非常好。

学生思考并打分,教师统计打分情况。

教师: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压力的看法,我们进行了课前调查。

PPT展示学生对压力的看法:压力处理得好是动力,处理得不好是阻力;压力是生活的必需品;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激发潜能;压力过大有害身心健康,最好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教师:从刚才的打分和课前的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认为压力在给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给压力打分,促进学生对压力进行自我觉察,为后续的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三、压力新解

1.压力认知对人的影响。

播放TED演讲《和压力做朋友》片段。视频内容: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讲述一些与压力有关的调查及实验,让人们了解到认为压力有害的看法是导致压力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真正原因。

2.转换你的压力思维。

PPT展示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关于压力的观点。

教师: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认为,应对压力最好的办法不是想着减轻或回避压力,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看法,试着去接受这种压力。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尝试。如面对“大考前很紧张”这个压力事件,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下面,我来示范下如何转换压力思维。

如果原有的想法是“我现在紧张,说明自己没有准备好”,行为表现出“总担心考不好,考试时易急躁、分心”。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转换压力思维,假如转换后的想法是“紧张,说明我很重视这次考试,适度紧张对考试有利,我的身体正在帮助我更好地‘应战’”,接下来的行动会有:回想以前成功的考试经历,找找考试的感觉;开考后没能很快进入考试状态,告诉自己“这很正常,过一段时间自然会专注”;认真读题,画出关键词,用心审题;规范答题;遇到难题先跳过,等考试状态好些后再回头试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常见生活压力事件表(见表1)进行压力思维转换练习。

表1 常见生活压力事件表

PPT展示活动注意事项:重点讨论转换后的压力思维及行动;一个压力事件由两个小组分别讨论;转换思维后的行动要求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对原有的压力思维及行为表现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并分享。

教师:通过分享,我们知道在应对压力事件时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在刚才讨论、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很难,这很正常,因为思维的转换不是马上就能发生的。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尝试的路上,已经打开了理解压力的另一扇窗。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压力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压力的接纳。

四、课堂小结及延伸

教师: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曾说过,压力管理的最佳方式不是减轻或避免压力,而是重新思考压力,甚至是拥抱它。课前和课上,同学们对自身压力进行了一些思考,请同学们课后对自身压力进行再思考。对于压力,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它、接纳它,和压力这位“朋友”共舞。这节课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主观看、阅读。

PPT展示资料名称:TED演讲视频《学会和压力做朋友》、图书《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教师:最后,我想送给每位同学一个小锦囊(锦囊内是写着名人名言的小纸条),在你需要转换压力思维的时候打开它。

设计意图:通过邀请学生课后再次思考自身压力、推荐阅读、赠送小锦囊活动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关于压力元认知的课,了解学生原有的压力认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为此,笔者一方面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压力的看法以及影响他们的最大压力事件,并在课堂上呈现调查结果,将学生反映较多的压力事件作为压力思维转换练习的素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的压力及压力的好坏程度打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压力的觉察和思考。这也使得本课的内容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

本课是一节偏向认知调整的课,学生的体验感和情感代入不强。为此,本课设计了让学生结合例子进行小组分享、课堂结束前的赠送小锦囊活动。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两个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增强了课堂的体验性和情境性。

【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在设计层面,本节课具备四个“有”:一是有理论高度,课的整体设计基于元认知理论;二是有现实需要,“转换思维练习”中的常见生活压力事件素材来源于课前调查,基于学生的现实需要;三是有学生生成,课堂中注重安排学生参与讨论,进行展示分享,让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四是有课后延伸,既有推荐课后知识的链接,又有赠送小锦囊活动,对课后延伸与拓展有帮助。

在过程层面,整个课堂流畅、自然,层层递进。从最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到了解学生的压力认知,到转换压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展示,再到最后的课堂升华,整个过程逐步递进,非常流畅。

在课堂效果层面,既让学生对压力的理解有理论上的提升,又对学生的家庭关系和学习生活有所启发。同时,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猜你喜欢

尼格凯利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白鲨
尼格买提家训: 沾地气才能有底气
尼格爷爷的长胡子
得州枪手,从一个羞涩少年到杀人狂
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