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先生的港湾*——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1-09-06李志艳

江苏教育 2021年59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冥想麻烦

李志艳

【设计理念】

高中生处于心理迅速发展时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做出极端行为。根据正念认知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的理念,消极情绪来临时不回避、不压制,而是把它当成朋友,观察它,探索它的作用,从而提升对消极情绪的觉知力。本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识别消极情绪带来的身心反应,调整自身与消极情绪相处的模式,从而达成内心的安稳与和谐。

【教学过程】

一、暖身阶段:情绪坐姿雕塑

教师:我来自湖南师大附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附中”。课堂上,我们有时需要从热烈的活动中抽离出来,老师会说一声“Hello”,你们回应我“附中”。现在,我们练习一下——Hello!

学生:附中!

教师:上周五,我的大学同学从深圳过来,猜猜我的心情如何?

学生:放松、开心、自在。

教师:2个小时之后,你们西大附中的老师来电询问我是第一个上课还是第二个上课,猜猜我当时的心情如何?

学生:紧张、烦恼、担忧。

教师:那你觉得我这周的情绪状态如何?

学生:焦头烂额,十分慌乱,太难了。

教师:你们呢?这周的情绪状态如何?我们来做一个活动——情绪坐姿雕塑。

PPT展示活动规则:这一周,如果你情绪比较积极,就请“站立举手”,情绪一般,就请“坐着不动”,比较消极,就请“低头趴在桌子上”。用10秒定格你的情绪,同时感受在此情绪中的身心状态。

学生活动。

教师:你觉得情绪积极,那是什么情绪?在此情绪状态下你会做什么?

学生:愉悦,我会哼着小曲做事情。

教师:你觉得情绪消极,那是什么情绪?在此情绪状态下你会做什么?效果如何?

学生:烦躁,我会摔东西,想赶走它,然而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

教师:情绪与我们的愿望以及需求密切相关。我们对积极情绪充满了渴望,但是不欢迎消极情绪的到来,想要赶走它。这样做能有效地调节情绪吗?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自我暴露和“情绪坐姿雕塑”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察自身的情绪应对模式,引入主题。

二、转换阶段:玩转T字谜

PPT展示活动规则:学生2人一组,将T字谜积木(见图1)拼成一个方方正正的“T”字形,时间为2分钟。

图1 T字谜积木

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拼图情况,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是反复尝试堵住“缺口”,甚至有学生直接用白纸盖住“缺口”。

教师:Hello!

学生:附中!

教师:谢谢大家的回应,让我们从拼图活动中抽离出来,停一会,回顾刚刚发生了什么。

教师:在拼图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块积木是最麻烦的?又是如何处理这个“麻烦”的?

学生:这块有缺口的(多边异形)最麻烦。不管是堵住、盖住、置之不理,都拼不出方方正正的T字形(见图2)。

图2 部分学生作品示例

教师:请你们拿起这块“麻烦”认真观察10秒,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1:不规则,确实是个“麻烦”。

学生2:好像有一个小的直角。

教师:能不能告诉我直角在哪里?T字正好需要两个直角。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再次尝试,2分钟内全部成功拼出“T”字(见图3)。

图3 T字谜完成图

教师:这块“麻烦”的积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1:这块是最麻烦的积木,也是最关键的。

学生2:我们需要好好地利用这个麻烦。

教师:“麻烦”来临时,我们不是堵住、盖住、丢掉它,而是去利用它,情形就反转了。“麻烦”是有用的,其中蕴含着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拼T字,引导学生体验“麻烦”出现时的应对模式,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与麻烦(消极情绪)相处。

三、工作阶段:情绪信号窗

教师:我们知道,压力事件下自然会带来“麻烦”,带来消极情绪。那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PPT展示教师的压力事件:这一周,轮到我在网上直播早课。凌晨4∶50,我从家里出发去办公室,路上黑漆漆的,风凉飕飕的……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反应?请从身体感觉、情绪、认知(想法)、行为反应四个角度,用语言表达的同时用“身体雕塑”进行定格。

学生1:心跳加速,屏住呼吸,不由自主地蜷缩。

学生2:害怕,恐慌。

学生3:会不会有人跟踪我。

学生4:赶快跑,赶快逃。

教师:“害怕”是消极情绪,它有意义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1:处境很危险,要有警惕心。

学生2:快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教师:聆听情绪(害怕、恐慌)的信号,外面有危险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PPT展示活动规则:请你舒适地坐在椅子上,回想最近一次影响自己的压力事件,然后在学习任务单“情绪信号窗”(见图4)写下压力事件带来的身体感觉、情绪、认知(想法)和行为反应。

图4 情绪信号窗

学生活动。

教师:压力事件下,你的身体感觉、情绪、想法和行为反应分别是什么?

学生1:我的身体感觉是“喘不过气、身体无处安放”;情绪是“特别焦虑、尴尬、烦躁”;想法是“我怎么这么笨呢?我怎么如此不惹人喜欢?”;行为是“强装微笑,装作不在乎,眼睛看别处”。

学生2:我的身体感觉是“发抖,发热”;情绪是“愤怒、失望”;想法是“他怎么这样蛮横无理?我实在太窝囊了”;行为是“大叫,大吼,大跳”。

教师:焦虑、尴尬、烦躁、愤怒、失望,你们也有过类似的情绪吗?有的话,请你拍三下桌子示意。

学生拍三下桌子。

教师:你们觉得这些情绪有意义吗,它想传达什么信号呢?

学生1:“尴尬”提醒我处于不适中,需要调整关系的距离。

学生2:“愤怒”是因为边界被侵犯了,要保护自己的边界。

教师:情绪是身体的信号灯。“害怕”是在提醒我们需要警惕(回避)危险;“愤怒”是在提醒我们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犯;“焦虑”是在促使我们对即将来临的事情多做准备;“疲惫”是在促使我们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无聊”是在提示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失望”是在提醒我们放下期待,学习自我接纳;“悲伤”是在传递需要支持和安慰的信号;“痛苦”是在指引我们寻找一个有价值方向去改变。

设计意图:运用“情绪信号窗”(情绪十字面包模型的简化),引导学生识别压力事件下的身心反应,探索消极情绪背后的功能和意义,为后续的冥想做准备。

四、升华阶段:情绪先生的港湾

教师:当情绪风暴来袭时,我们“盖不住、堵不了、赶不跑、丢不掉”,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也没有效果。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教师播放轻音乐,带领学生冥想。

冥想指导语:

首先,我们调整坐姿。请大家往前坐一点,可以坐在凳子的1/3处,背部直而不僵,双肩自然下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双手舒适地放在桌子或大腿上,让自己安稳地坐着。在练习的过程中,请你觉察感受到的一切,不评判,不分析。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听音乐,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呼吸的觉察上来,感受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呼吸着……去感受每次吸气时腹部的扩张感和呼气时的收缩感。

现在,请你回忆刚刚写下的一件让你有情绪的压力事件,我们花一点时间来练习觉察。

接下来,轻柔地将你的注意力从呼吸转移到身体的感知上来。留意你的身体有什么感受,想象你的注意力如一道温和的光束,从头到脚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扫过你的全身,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如果你感受到了紧绷,就把呼吸带到那个部位,然后放松这些部位。

接下来,轻柔地将觉察从身体感知转向想法,留意你有什么想法出现,比如,我必须释放这个压力?我一定要打起精神?我必须拥有这个,观察你的想法,温柔地承认他们,就像你在街上向路过的人们点点头。

接下来,轻柔地将觉察从想法转向情绪。开始探索前,首先要检查自己,确定是否感觉安全。如果你感觉不安全或感到不想进行接下来的自我探索,那听从自己的意愿,只需和你的呼吸在一起。如果你感觉是安全的,请将注意力集中到情绪上,留意这是一个什么情绪,它在身体哪个部位,感受一下它在你身体里的感觉,再看一看它,它是什么形状,它是什么颜色,大小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把它放到外面你喜欢的位置,静静地看着它,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情绪是身体的信号灯,如果它可以说话,它会对你说些什么。

接着,让自己慢下来,减缓呼吸的频率,吸气时,腹部微微鼓起,呼气时,腹部微微内收。慢慢地将你的双手合在一起,轻搓手掌,再重重地搓几下,轻抚自己的脸庞,接着双臂交叉抱住自己的肩膀,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和祝福。

现在,请你慢慢地睁开眼睛,注意你在哪里,注意你能看到的五样东西是什么,听到的三种声音是什么,感觉臀部与椅子的接触,双脚与地板的接触,再慢慢地回到课堂上。

学生冥想结束。

PPT展示:我们对情绪做了什么?当你这么做时,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很安定,静静地看着它。

学生2:我的烦恼变小了,以前烦恼有怀抱那么大,现在只有一个手指头大小了。

教师:通过练习,我们感到平静、放松,“烦恼”变小。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消极情绪消失,而是让“情绪先生”有一个静谧的港湾,让自己能够安定下来,之后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课后,如果消极情绪来了怎么办?

学生1:不盖、不堵、不赶、不丢。

学生2:把它当朋友,留意它,给它一个港湾。

教师:Hello!

学生:附中!

教师:Hello!

学生:附中!

教师:hello!

学生:附中!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约定,当消极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去“盖、堵、赶、丢”,我们把它当朋友,留意它,带着好奇心平静地观察它,给它一个静谧的港湾,聆听它的信号,获得前行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冥想,启发学生比较不同应对模式带来的身心变化,培养正念觉察能力。

【教学反思】

这是同课异构观摩活动中的一节课。在设计时,突破了传统的“改变非理性想法”,而是基于正念认知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的理念,使学生觉察自身与消极情绪相处的“堵、推、盖、赶”的习惯化模式。同时,利用消极情绪的信号灯作用,让学生觉察和改变与消极情绪相处的不良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己。在设计冥想时,将心理咨询时的有效经验进行了迁移,整合“身体扫描、着陆技术、情绪具象化、自我关怀”等技术,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冥想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将心理辅导时运用的正念冥想带到课堂上,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课堂的组织上,巧妙地运用“附中”进行了联结。“附中”是笔者和授课学生在不同城市的共同名字。在“T字谜”活动的时候,一声“Hello,附中”让学生和笔者停下来觉察“麻烦”在哪里卡住了;在课即将结束时,三声“Hello,附中”让我们感受到“怀有共同心愿的人无别离”,从而铭记温暖的回忆,同时开启了新的约定。

【点评】

本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课前的分组和约定,指令简洁而明快;课中的讲授和示范,授课教师时而激情满满,时而从容淡定;课后的分别和再约定,体现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细腻、温暖。

课的主题清晰,聚焦在认识消极情绪的意义且能够利而用之;过程清晰,从体验到认知,再从认知回到体验,继而在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的发现和思考,起到了调适消极情绪的作用。

课的设计思路与众不同,突破了传统的情绪调节模式,不是改变认知想法,而是增加对情绪的觉察和利用。另外,授课教师结合个案辅导的经验,创造性地整合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带领学生现场冥想,调动学生自己影响自己。总的来说,这节课很治愈、很走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冥想麻烦
静心
测试
蓝的冥想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冥想》
冥想
麻烦的钢笔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冥想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