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2021-09-06谢秋兰和俊梅和振慧
谢秋兰,和俊梅,和振慧
(丽江市农业农村信息与宣传中心,云南丽江 674199)
201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大决策部署后,丽江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迅速成立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丽江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高山花卉、高山蔬菜、青刺果、高端肉牛羊6个重点产业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工作思路和“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方面的工作要求,立足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有效助推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2020年,丽江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9.85万 hm2(其中水果5.40万 hm2、坚果20.47万 hm2、中药材1.74万 hm2、蔬菜1.70万 hm2、花卉4293.33 hm2、茶叶1133.33 hm2),较2019年增长12.95%。肉牛存栏37.73万头,出栏4.1万头,产量4345.3 t;生猪存栏98.92万头,出栏49.63万头。全市“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07.33亿元,除生猪外的8个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4%。
一、对标工作要求,匠心铸就“丽系”农业品牌之魂
(一)抓有机
支持经营主体申报创建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202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22家,产品299个。2020年新增无公害食品认证15个产品,比2019年增长15.4%;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0个产品,比2019年增长42.9%;新增有机产品认证37个,比2019年增长117.6%。“三品”有效认证面积1.82万 hm2,涉及产量7.8万t,产值10.8亿元。截至目前,获得9个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认证。其中地理标志产品2个(程海螺旋藻、华坪杧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丽江玛咖、丽江雪桃、丽江烟叶、丽江食用玫瑰、他留乌骨鸡、永胜软籽石榴、华坪杧果)。华坪县被列为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创建区,华坪杧果获得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超1333.33 hm2,华坪县荣将镇果子山1666.67 hm2杧果基地获得“最大规模的杧果种植园”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创名牌
华坪县入选省级“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华坪县荣将镇、永胜县三川镇、玉龙县鲁甸乡被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共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云南绿A生物产业园、永胜边屯食尚养生园、华坪金杧果公司、丽江三川集团4家企业被评为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丽果”牌杧果连续两年入选云南“十大名果”,“华桂牌”云木香、“云全1号”牌滇重楼入选云南“十大名药材”。丽江市连续2年组织开展了“5大名品” “5强企业”“5佳创新企业” “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评选活动,共有30家企业和10个村获得认定。
(三)育龙头
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215家、家庭农场456家。其中,丽江中源公司已成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领军企业,出口量占全省野生菌出口总量的40%;丽江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是云南省黑山羊合格屠宰、加工和出口的唯一企业。以招大商引龙头为重点,成功引入东方希望、海升、百果园、汇源、康美、汉广、国能能源、江西正邦、佳沃、北京惠润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
(四)占市场
先后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各类大型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30余次。与北京新发地、浙江嘉兴等大型商超物流基地建立合作营销渠道,全市90%以上的杧果销往一线城市;宁蒗“2700苹果”“永胜他留鸡”“软籽石榴”和“黑山羊”等品牌产品推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华坪杧果已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
(五)建平台
建立了9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华坪杧果大数据平台作为全省首个农业单品种大数据平台率先投入使用,金沙芒作为首个杧果主产区价格指数成功发布。太安生态科技产业园、丽江高效花卉产业园等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六)解难题
建立金融扶持企业机制,市县(区)按1∶1比例分担建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首期出资4000万元,金融机构按照不低于风险补偿金10倍给予信贷支持,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4亿多元。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和其他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1万hm2。探索农旅结合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由低端同质化向高端品质化升级。
二、精准发力,凝心聚力推进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助推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型三化”和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部署要求,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把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打造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亮点、新动能和重要增长极,谱写丽江乡村振兴新篇章。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六个一百”工程,即实施沿金沙江建设6.67万hm2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100个光伏提水项目、发展6.67万hm2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年产100万头生猪、实施6.67万hm2国家林业生态扶贫贷款项目、打造100个乡村示范点。自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凝心聚力推进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的建设,做强做特金沙江绿色农业和高原生态养殖业,助推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通过深入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六个一百”工程,目前,全市特色农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杧果种植面积2.65万 hm2,位列全省第一;永胜软籽石榴种植面积6553.33 hm2,沃柑种植面积4600 hm2,产供销一体化深受群众认可;蔬菜种植面积2万 hm2,中药材种植面积1.67万 hm2,马铃薯种植面积2.33万 hm2,其中种薯种植面积7400 hm2,“丽薯6号”推广面积突破13.33万 hm2,已成为全省冬作区薯农的首选品种。建成高标准农田8226.67 hm2、光伏提水站47座,开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55个。扎实推进百亿级高原生态养殖业,畜牧产业规模得到壮大,共有规模化养殖场243户,共建设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9个。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新增5家畜牧业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家庭农场40个。畜禽良种,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建成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场)8个、生猪改良点25个,牛冻精改良点18个。通过品种改良,畜禽饲养周期明显缩短,出栏率和良种覆盖率得到普遍提高。重点项目强势推进,东方希望集团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已完成4个分公司注册,共落实土地面积221.87 hm2,完成100万头生猪产能规划设计。宁蒗县丽宁湖生猪养殖项目已完成建设,存栏生猪1000余头。
三、总结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末得到彻底解决,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必须要发展一流的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丽江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短板。截至2020年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 158家,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仅有27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17%。
(三)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较少
规模较小的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较弱,且行业的集中度低。以中药材为例,玉龙县中药材企业数量很多,在玉龙县涉农企业中占比最高,但产值过亿的只有三家。大规模、高品质、深加工的企业和集团很少,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不多。多数企业对农产品主要进行初级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化体系滞后
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发展潜能巨大的朝阳产业,初步形成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方式科学化、产业经营集团化、市场开发品牌化的强劲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薄弱的层面和环节,主要是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特色产品、畜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等,绿色食品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产业化的体系。
四、针对问题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举措
(一)加强政策保障及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出台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建立高效的农业龙头企业管理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出台更多奖补政策及严格的考核管理淘汰机制;二是继续加大全省“10大名品”和“一村一品”的推荐申报和奖励力度,加快品牌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进程及增加奖补;三是保障每个县(区)至少有田园综合体、现代产业园、“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等项目中的一个项目资金到位,确保项目落地建设,带动本县(区)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二)大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
大力推进华坪县杧果、玉龙县高山道地中药材、永胜县沃柑及软籽石榴、古城区花卉、宁蒗县苹果等“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扶持一批经营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本土农业龙头企业。一是推进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格局;二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储藏、冷链、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夯实农产品初加工基础;三是支持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鲜活特色农产品区建设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平台和世界一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保障绿色安全。
(三)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步伐
结合打造“绿色食品牌”6大重点产业发展实际及需求,优化新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加快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提供基础保障。
丽江杧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