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0年与2017年中国8种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2021-09-06李路遥郑忠立甘信利郭幸沛菅志远任学群曾宪涛

医学新知 2021年4期
关键词:消化道食管癌胃炎

李路遥,郑忠立,甘信利,郭幸沛,訾 豪,菅志远,任学群,曾宪涛

1.河南大学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研究院(河南开封 475000)

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 430071)

3.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河南三门峡 472000)

4.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广西桂林 541001)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步发生改变,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受到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1]。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胃肠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消化道疾病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的第三位[2],大学生住院的首要原因[3-4]。消化道疾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消化道疾病多为炎症、溃疡,如胃炎、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消化道恶性疾病有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目前尚没有研究报告我国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负担。本研究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7(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7,GBD 2017)中国部分的数据,通过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早死损失寿命年(year of life lost,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等指标,对比分析1990年与2017年疾病负担状况[5],以期为我国消化道疾病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华盛顿大学IHME团队评估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疾病负担研究。其中GBD 2017采用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等指标综合评估了1990年至2017年全球195个国家的359种疾病或伤害以及84种危险因素所致的疾病负担。本研究采用GBD 2017中国部分的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the 9th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9)和第十版(ICD-10)编码选择8种消化道疾病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病、阑尾炎、炎症性肠病和肠梗阻5种良性消化道疾病及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3种消化道恶性肿瘤。

1.2 消化道疾病编码

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ICD-9编码包括535-535.9,ICD-10编码包括K29-K29.91。消化性溃疡病的ICD-9编码包括531-534.91,ICD-10编码包括K25-K28.9。阑尾炎的ICD-9编码包括 540-542.9,ICD-10编 码 包 括 K35-K37.9。炎症性肠病的ICD-9编码包括555-556.9、558-558.9、564.1、569.5,ICD-10编码包括K50-K52.9、K58。肠梗阻的ICD-9编码包括560-560.39、560.8-560.9、569.87,ICD-10编码包括K56-K56.9。胃癌的ICD-9编码包括151-151.9、209.23、V10.04,ICD-10编码包括 C16-C16.9、Z12.0、Z85.02-Z85.028。结直肠癌的ICD-9编码包括 153-154.9、209.1-209.17、V10.05-V10.06、V76.41、V76.5-V76.52,ICD-10编码包括C18-C19.0、C20、C21-C21.8、Z12.1-Z12.13、Z85.03-Z85.048、Z86.010。食管癌的ICD-9编码包括150-150.9,ICD-10编码包括C15-C15.9、Z85.01。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发病率、死亡率、YLL、YLD和DALY评价1990年与2017年我国8种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负担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DALY的计算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死亡率和死亡年龄计算YLL,再利用伤残权重、患病率、疾病病程计算YLD,二者之和得到DALY[6]。

2 结果

2.1 1990年与2017年中国消化道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变化

1990年和2017年我国8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见表1。与1990年相比,2017年我国消化道恶性疾病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均显著升高。其中结直肠癌的发病例数由10.7万例升高至43.2万例,升高了约303.55%。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例数由7.59万例升高至18.71万例,升高约146.56%。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例数分别升高了89.93%和42.65%,死亡例数分别升高了24.79%和26.20%。经标化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由1990年的12.18/10万升高至2017年的22.42/10万,升高了84.10%;死亡率由9.33/10万升高至10.10/10万,升高了8.20%。而经标化后,与1990年相比,2017年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食管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19.38/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2.23/10万,降低了36.89%;死亡率由20.53/10万下降至11.25/10万,降低了45.21%。胃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34.06/10万下降至2017年的28.97/10万,降低了14.94%;死亡率由34.19/10万下降至18.83/10万,降低了44.92%。

表1 1990年和2017年中国消化道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Table 1.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7

与1990年相比,本研究中所涉及的5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的发病例数均增多,其中胃炎和十二直肠炎的发病例数由1990年的1 635.26万例增多至2 762.87万例,增加了1 127.61万例。经标化后,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1 506.69/10万升高至1 560.58/10万,增长了3.58%,炎症性肠病的标化发病率由55.69/10万升高至60.37/10万,增长了8.42%。对于5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的死亡情况,除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死亡例数增多0.79万例外,其他4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的死亡例数均减少。经标化后,5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阑尾炎的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0.50/10万下降至0.12/10万,下降了76.67%。

2.2 1990年与2017年中国消化道疾病的疾病负担变化

与1990年相比,2017年消化道疾病的YLL/YLD,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均有所下降(表2a、表2b)。2017年,胃癌的DALY数远高于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与1990年相比,2017年3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DALY数均升高,其中结直肠癌DALY数增长幅度最大,达100.36%。经标化后,3种恶性肿瘤的DALY率均下降,其中胃癌和食管癌下降明显,均超50%,但结直肠癌仅下降1.91%。3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标化YLL率变化与标化DALY率相似,但标化YLD率却有所不同。结直肠癌标化YLD率明显升高,由4.99/10万上升至10.96/10万,升高了119.67%。胃癌标化YLD率上升了0.96%,达到8.47/10万。食管癌标化YLD则由4.79/10万降至3.28/10万,下降了31.50%。

表2a 1990年和2017年中国消化道疾病DALY、YLL和YLD分析Table 2a.DALY,YLL and YLD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7

表2b 1990年和2017年中国消化道疾病DALY、YLL和YLD分析Table 2b.DALY,YLL and YLD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7

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同, 2017年炎症性肠病以及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DALY数均较1990年明显升高,增幅均超过40%。而消化性溃疡、肠梗阻以及阑尾炎的DALY数则有所下降。经标化后,2017年胃炎和十二指肠炎DALY率最高,达到120.97/10万,且与其他4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相比,较1990年下降幅度最小,仅降低了16.30%,而阑尾炎标化DALY率降幅高达76.96%。5种良性消化道疾病的标化YLL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幅在41.44%至82.28%不等。而标化YLD率变化差异较大,除炎症性肠病标化YLD率由15.06/10万上升至20.37/10万,其他4种良性消化道疾病标化YLD率均有降低。

2.3 2017年疾病负担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的分布

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均有所增加。阑尾炎在8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远高于80岁以下人群。整体来看,女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但男性群体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消化性溃疡及肠梗阻的发病率则高于女性(图1)。

图1 2017年中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消化道疾病发病率Figure 1.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y age and gender in 2017

无论良性或恶性消化道疾病,在40岁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均有明显增加(图2)。从性别角度看,男性消化道疾病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从疾病的种类看,3种消化道恶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胃癌导致的死亡率居首位。

图2 2017年中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消化道疾病死亡率Figure 2.The mortality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y age and gender in 2017

对于消化道疾病导致的DALY率,在40岁以上人群中,DALY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升高趋势,仅在8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DALY率略有下降。从性别角度看,男性消化道疾病的DALY率均高于女性。对疾病种类而言,消化道恶性疾病导致的DALY率远高于良性消化道疾病,胃癌导致的DALY率仍占首位,在上述5种消化道良性疾病中,胃炎和十二指肠炎导致的DALY率最高(图3)。

图3 2017年中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消化道疾病DALY率Figure 3.The DALY rate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by age and gender in 2017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是消化道疾病中的主要疾病负担。美国研究显示,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疾病是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肝癌,且结直肠癌的发病在最近几年有年轻化的趋势[7],与本研究中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升高相似。另有研究显示美国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这可能与早筛查、早治疗有关[8]。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处于普及阶段,故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发病率的升高[9-10]。此外,我国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患病率增加但死亡率降低,此结果与印度相似[11]。

本研究结果发现,与1990年相比,2017年胃癌和食管癌标化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结直肠癌却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12]。我国结直肠癌的标化发病率有明显的提升,可能与结直肠癌筛查的普及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癌患者被诊断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的标化死亡率并没有降低,这表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推广和提高。

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是消化道疾病中另一种标化发病率升高的疾病,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是一种上消化道良性疾病。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服用药物、饮酒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最常见的因素[13]。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导致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发生[14]。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因素也可能引起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发生[15]。此外,炎症性肠病的标化发病率也有所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相关,同时受到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报道,炎症性肠病可能会引起幽门螺杆菌阴性的胃炎和十二指肠炎[16],但其机理尚不明确,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应同时注意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发生。

本研究对消化道疾病的YLL和YLD的分析结果发现,与1990年相比,2017年YLL/YLD和标化YLL率均下降,标化YLD率有不同程度改变,表明消化道疾病导致早死的病例减少。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亦呈下降趋势[17],可能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本研究中结直肠癌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YLL/YLD之比均有所下降,但标化YLD率提高,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标化死亡率降低,因早死导致的疾病负担有所减少,但是结直肠癌因伤残导致疾病负担的升高值得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机能的衰退,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之增加[18]。女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发病率高,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消化道疾病死亡率与 DALY 率均高于女性[19]。对疾病种类而言,消化道恶性疾病导致的DALY率远高于良性消化道疾病。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仅从GBD 2017中获取中国总体的数据,无法对中国各个省份或地区进行分析。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环境、饮食结构、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对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和导致的死亡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制定。

综上所述,与1990年相比,2017年我国消化道疾病负担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消化道恶性肿瘤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据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负担逐渐增加。此外,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消化道疾病总体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和DALY率均较高。未来的研究中应继续深入研究消化道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中的特点,探索病因相关的因素并及早预防,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推动消化道疾病的早诊早治,进一步降低我国消化道疾病负担。

猜你喜欢

消化道食管癌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带你了解消化道出血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四问”慢性胃炎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