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老兵”不变的初心

2021-09-05吕旭刚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康县老兵驻村

吕旭刚

他当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督学、驻村扶贫队员;他的教学教研论文和优质课屡获省市嘉奖;他是保康县优秀教师、襄阳市“好党员、好干部”;2021年,襄阳市“两优一先”评选,他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0年教育生涯,这名教育“老兵”忠于党、热爱事业的初心未变,立足岗位勤耕不辍的作风未变,40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做一样精一样”。他就是保康县熊绎中学党员教师贾荣义。

56岁,乐当精准扶贫“新兵”

2017年7月,贾荣义同志从学校副校长管理岗位退出,被任命为保康县督学。秋季学期尚未开学,县教育局拟派贾荣义同志接手扶贫工作,驻保康县边远深度贫困村——马良镇峡峪河村,组织上就此征求他的意见,他说:“事情总得有人干,否则内心不安,也不合规矩。”家人不理解,他说:“我一辈子听党指挥,这次也不能例外!”

驻村扶贫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未培训先上岗,工作内容、扶贫政策都不够了解,能否胜任这项工作,贾荣义心中实在没底,但他不等不靠,边工作边学习。到村第二天,他便开始走访农户,详细地了解包保户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情况,做好记载,利用晚上的时间查阅资料,学习相关政策及工作经验和方法。半个月时间里,贾荣义遍访54个包保户,扶贫政策熟稔于心,为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名56岁的教育“老兵”又成了一名合格的扶贫“新兵”。

两年扶贫,驻村512天,包保54户,每户档案近百页,入户上千次,行程近万里,挎包、衣服换了三茬,运动鞋换了六双,降压药、老花镜如影随形……

2018年,他包保的54户中有45户发展了产业,43户得到全额产业奖励补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仕配家5口人,5间土坯房有3间坍塌,但是他们放弃了2016年易地搬迁的机会。2017年危房改造政策下来后,贾荣义13次上门拜访,舒心结、讲政策、出主意,开工那天早早赶到,帮助拆旧房、打地基……2019年2月,峡峪河村精准扶贫工作顺利通过湖北省第三方评估验收。3月,因成绩突出,组织上又调贾荣义到马良镇张家岭村驻村扶贫,扶贫“新兵”逐渐历练成了一名“老兵”。

53岁,攀上“保康屋脊”支教

2012年,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湖北省開始实施“湖北省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为落实好这项惠民政策,2014年,县直学校10%的教师被选派到偏远乡镇学校援教交流。52岁的贾荣义时任保康县实验中学副校长,为支持并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他不顾身体疾病和家人反对,带头报名到素有“保康屋脊”之称的龙坪镇中学支教,并担任副校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支教的两年里,贾荣义既当演员又当导演,殚精竭虑谋划学校长远发展,和学校教师做真朋友,为了高寒山区学生的前途,他多措并举帮助困难学生,解囊相助,坚持带病工作,咬紧牙关战胜生活困难;他积极传授、推广原来所在学校生本管理系列经验,有力提升了援教学校的活力;他补充和完善学校系列规章制度,贯彻执行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日、教师学生值周、教师值夜等制度,有力提升了学校形象;他想方设法加大教研力度,有力提升了教学成绩。两年时间内,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攀升,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首次荣获全县教学成果一等奖。他用一颗红心和病弱之躯给支教工作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40年,恪尽党员教师本分

自1981年6月毕业从教,40年来,贾荣义从当年稚气未脱的毛头小伙变成了如今两鬓如霜的教育“老兵”,不变的是那颗忠诚教育事业的初心。

在家乡寺坪镇中学工作的10年,他所带班级的成绩连年县内领先。1991年秋,他担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学初恰逢自己孩子出生,因经济困难请不起保姆,面对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他没向学校领导请求减轻教学负担,而是勇敢地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每日凌晨下河洗衣、做饭,白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自习后将学生作业、试卷带回家批阅,工作至午夜是常态。在最艰难的那一年,他也咬牙坚持,没有请过一天假、耽误一节课。1992年,他被评为“市优质课教师”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贾荣义同志调入保康县实验中学,1996年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工作上,他无条件服从安排,从不讨价还价,重活、难活扛自己肩上。1995年秋至2001年春的6年间,他分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身先士卒从事两轮初中数学循环教学,连续两届获全县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创新“师徒结对”和专题研讨形式,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办法。10年间,实验中学近百名教师在省市县教学竞赛中获奖,有10余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学校连年获全县教学成果一等奖,县域影响力首屈一指。

当时的实验中学是县直唯一初中,学校规模大,家长期望值高,情况错综复杂。开学前,他就进入工作状态,排兵布阵,拿出工作草案,召集相关人员反复磋商,常常食不甘味、坐卧不宁。面对同事的误解,他总是耐心解释,反复沟通,宁可自己受煎熬、委屈,也要尽最大努力不让同事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学期中,他是顶课顶差的排头兵;学期末评先表模,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

2022年,贾荣义同志将满龄退休。如今,59岁的他仍然顶着一头白发,奔走在张家岭村扶贫路上,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里,因为那里有他时刻牵挂的父老乡亲……

整整40年,一名老教师、老党员用行动和业绩完美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保康县老兵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驻村第一书记
论山区县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老兵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困难与对策初探
海拔高度对‘香玲’核桃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