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版本差异对比分析
2021-09-05林景娴
林景娴
《铸剑》是《故事新编》中收录的一篇经过改写的短篇小说。《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先生1922-1935年间创作的8篇“新编”小说。按照鲁迅先生在序言里所说,本来是“想从古代与现代都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但创作不大顺利。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体会的变化,他创作出的《故事新编》无法成为单纯的历史小说,而包含了更多的矛盾与哲思,《补天》探寻自我、解构内心,《奔月》描绘传统英雄的陨落,《采薇》刻画世俗泥沼,《出关》将圣贤世俗化……
在給增田涉的信中,鲁迅先生曾说过:“《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由此可见,《铸剑》应是鲁迅先生投注了不少精力才完成的,围绕《铸剑》的版本差异来展开,或可以管窥鲁迅先生之思考。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铸剑》版本包括其手稿《眉间尺—新编故事之一》,最早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的版本,以及之后收录进《故事新编》《鲁迅全集》《鲁迅作品集》《鲁迅小说全集》《鲁迅小说全编》等文集中的《铸剑》。而对比各个版本,我们发现其初刊版与手稿内容几乎一致,1936年收入《故事新编》时才在字词、日期、题目等方面发生了变动,之后几乎再无改动,故我们主要将手稿《眉间尺》与最初收录进《故事新编》的《铸剑》进行比较。其间较为明显的改动归纳如下:
一、时间词的修改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蕴艳在与鲁迅纪念馆李浩老师合作校辑的基础上,将《故事新编》中发生改动的,代表时间、时态的词做了归类:
代表时间的词,如“向来”改为“近来”;“又落在水瓮里”,手稿原为“又即刻落在水□里面”,后改。
代表时态或状态的词,如“我早已都卖掉了来救了穷了”,手稿原为“我都卖了来救穷了”,后改;“倏忽临近”,手稿原为“渐渐临近”,后改;“则已经开始冷笑”,手稿原为“□已经冷笑”,后增加“开始”两字。
这类代表时间和与时态有关的词的增删,显示了鲁迅先生在不同时期对当下时间意识的不同感受与变化。这说明他可能在完成手稿时由于其序言中所说的“速写居多”或者情感的张力与语言的限制之矛盾、急切表达与叙事节奏之矛盾而产生了一种对于时间的焦虑感。而修改时有意地将时间放缓,可能是为了追求叙事的效果和语言的艺术性。这一改动使得叙事节奏更加舒缓,使故事情节符合整体节奏,情感演绎合理有序。
二、关于近现代汉语使用规范的修改
(一)文白用词的修改
鲁迅似乎由于处于文言到白话转折时期而在语词运用上还存在某种困惑,在进行从文言文的语感到现代文体语感的转换时出现了一些文白交互修改的情况。如:《故事新编》中用“许久”,手稿原为“许多时”,后改,这一改动显得行文更为简洁;而另一处:手稿原为“用过午膳以后”,后改为“待到用过午膳”,由偏白话的用法改为了偏文言的用法;又如:“‘好!该死!他想着,心里非常高兴,一面就轻轻地坐起来。”一句,手稿中写的是“心地”,后改为“心里”。
(二)异体字的修改
从鲁迅手稿到《故事新编》的修改,关于异体字的仅有两例:
他不幸被热水烫了一下,又不耐痛,终于免不得出声叫苦了。(原为“呌”)
王站起身,跨下金阶,冒着炎热立在鼎边,探头去看。(原为“金堦”)
这类改动在保护原文的语言风格的同时,使《铸剑》整体上更加贴近现代的汉字使用规范,便于当今读者的理解,体现了不同时期汉语和汉字使用规范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近代语言文字应用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三、时间标注的添加
关于《眉间尺》的实际创作时间,鲁迅先生在其手稿上并未记录,初刊版亦未署明完成时间,后编辑《故事新编》时,才在该篇之末添加写作日期“1926年10月作”,但根据鲁迅在其日记中记录的:“1927年4月3日……作《眉间尺》讫”,本篇完成时间应为1927年4月3日。由于《眉间尺》的创作时间在学术界多有争论,所以后来的版本往往还是保留《故事新编》中所署的日期(即“1926年10月作”),而在文末插入“本篇最初发表时未署写作日期。现在篇末的日期是收入本集时补记。据《鲁迅日记》,本篇完成时间为1927年4月3日”等类似注释。
这一改动将关于文章完成时间的信息更加全面地传递给读者,帮助读者更好地结合背景,既尊重了作者本人,又防止了错误的传播,保留了讨论的空间,使后来的人能够进行考究论证,有利于对鲁迅作品的深入研究。
四、从《眉间尺》到《铸剑》
《铸剑》原名《眉间尺》,始作于1926年作者到达厦门以后。当时社会一片黑暗,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的被杀激起了鲁迅复仇和反抗的怒火,《铸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从手稿到《故事新编》,其最大的改动莫过于文章题目的改动,改动原因与效果分析如下:
(一)以线索为题,突出重点人物
“铸剑”二字是整篇小说的重要线索,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从内容上看:眉间尺的父亲用王和王妃的孩子—一块奇铁铸成了两把天下无敌的宝剑,因不可改变的命运死在了自己铸的剑上。过了十六年,眉间尺又将生命铸入复仇的雄剑,善于复仇的黑衣人杀王的剑又是为完成眉间尺的复仇而铸成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杀死王的剑是王自己铸成的。
“铸剑”是一个过程,一个动作,一种包含斗争、净化的仪式,眉间尺与宴之敖者都是“铸剑”拼图中必不可少的一块,缺少了宴之敖者,眉间尺注定会失败,因此,相比“眉间尺”,以“铸剑”这一线索为题可以使“铸剑”的拼图更加完整。同时,这一改动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把握重点,将关注点更多地由“眉间尺”转移到“铸剑”和“宴之敖者”身上,更关注其中透出的品质和复仇精神,这是以“眉间尺”为题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放大作者声音
在鲁迅的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种精神便是“出走”,是鲁迅个人经历中出走的投射,亦是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出走性创作。从封建文化的宫阙中脱身的鲁迅在16岁时离家去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与《铸剑》中眉间尺16岁“出走”报仇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