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命运
2021-09-05杨柳启迪
杨柳启迪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近年来,关于张爱玲散文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本文从张爱玲创作的散文《爱》的角度来深度解析,作为研究张爱玲散文的新视角。“爱”是古往今来的主题,张爱玲仅仅用了三百四十余字的短小篇幅,细致温柔地描述了整个故事的发生。语言简单干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不动声色就能被感动的力量,一份无奈的爱也被暗暗激起,让人每每想到就忍不住落泪。
《爱》则讲述了一个女子想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却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的悲惨故事。文章以“这是真的”独立成段,告诉我们说:这不是一部小说,更不是一本传奇册子,这是篇散文。《爱》这篇散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即一个女孩在自己家的后门口碰到了对门的年轻人,两人互相给了彼此一个微笑,只有轻轻地问了一句。后来,这个女孩被拐卖到异乡,仍会想起那个春天晚上的这一幕。而从“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到全篇结束,作为第二部分,是由第一部分所生发出来的议论。读完全文,细细回味,悲剧感油然而生。
一、《爱》中体现的意象分析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的意象总是表示缠绵的爱情,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笔下的有关桃花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我们不难想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写到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故事。这是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失败后,在都城南门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少女静静地靠着桃树不说话,美丽极了。第二年,崔护又突然思念起了这位美丽的少女,便直奔都城南门寻找那位女子,但遗憾的是,崔护没有遇到他心心念念的人,于是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耐人寻味的古诗。从这首诗的故事情节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即兴创作的诗,它给我们带来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和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串连其中,巧妙地显示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时的含情脉脉、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首诗浑然天成,犹如从心底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无穷。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中的“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写出了当年两人分别的时候正是桃红柳绿的芳菲时节,灼灼的桃花映着她绯红的脸颊,碧绿的柳枝如同千丝万缕的丝线,试图将离人挽住,不忍分离。纳兰笔下的离别情景,凄美动人:桃花是美人的面,柳丝是美人的情,年年都有桃柳,年年都有离别的发生,相较于崔护的失望,纳兰则显得更洒脱。
相较于崔护与纳兰性德来说,张爱玲的桃花爱情故事则是最悲凉的。我们从张爱玲这篇散文《爱》中,也能寻觅到丝丝缕缕关于桃花的爱情故事的影子,但她并没有这么做,而且桃花爱情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爱》此篇的魅力便在于悲凉与无奈所营造出来的美感,“月白的衫子”“老了的时候”“无涯的荒野”以及短短数百字就用了七个“没有”,这些没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增添了悲凉之感,让人感到寒冷、让人觉得可怜,而这样阴暗、悲凉却又绝望的人生才是张爱玲眼中应有的人生,这就表达了张爱玲对人生虚无的体验,反映了张爱玲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而它却暗示着,选择爱,就是自己命运的一种。
二、《爱》的创作意象分析
(一)家庭背景因素
家庭的教育与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思想的形成。种种家庭因素使张爱玲成为一个极具独立思想的女性,不得不说,这都是她的家庭背景影响了她。
张爱玲诞生于旧中国曾经名声赫赫的家族中—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末年的朝廷重臣,这使得张爱玲的父亲颇有遗少作风;而母亲家亦是门庭显赫,她深受五四思潮的影响,在出国留洋期间沐浴了欧风美雨,是一位新派女性。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文采极好,他也很注重对张爱玲的教育,会为她念诗、教她读书,还会耐心地给她很幼稚的作文做眉批、总批,并且将它们装订成册。母亲的西方文化修养,为张爱玲铺了一层西式文化的基石,同时也奠定了张爱玲西方美学的基础。
(二)冷漠孤傲的个人性格
她享受艺术、享受生活带给她的快乐,但又对未来生活充满失望,尤其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苛刻到极致 。她曾对自己说: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而在《小团圆》里,她写到自己流产,那么心碎的经历,她像自虐一般,用尽了无数的耐心,去仔细描摹。这些无不体现她冷漠孤傲的性格。人与人,如同虱子一样,在华美的锦袍上,挣扎着、相斗着,这就是张爱玲,這就是她的性格,这些都没有错。
(三)悲哀的爱情
张爱玲与她的“爱人”在乱世之中相识、相知、相恋,张爱玲陷入了属于她自己的美好爱情,但是结局是“爱人”辜负了她,她强忍悲痛提出分手。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到她将自己的一生撕碎了给世人看,却满篇都是是“爱人”的影子。在爱情的世界里,爱得彻底的女子总是最惹人怜惜的那一个。
(四)乱世浮沉漂泊的经历
生在乱世之中,人人都宛若浮萍,漂泊不定,显赫家族中的人与事,带给她的启示就是珍惜眼前,过好当下,及时行乐。而她“爱人”的爱情也是生于乱世,因为漂泊不定,所以害怕失去,她努力爱、勇敢爱,“爱人”温暖了她,也抚平了对她乱世浮沉与漂泊的害怕。那时的他们,互相抱团取暖,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体验,大概就像浮生一梦那样吧。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们,想做什么,就立马去做什么,这大概就是乱世中属于他们自己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