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日重访桃花驿

2021-09-05罗毅霞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桃花孩子

罗毅霞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蛰伏一季的人们,熬过数九寒天,终于盼来了春天。性急些的人,按捺不住,豪气地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的春服,带上老人、孩子,宠物小狗也不落下,倾巢而动,走出户外舒展舒展,去乡村郊野,踏青寻春,看草长莺飞,柳绿桃红,感受时令的更迭轮转。

我也不能免俗,加入这春天出游的行列。早春的一个周末,难得的好天气,弟弟、弟媳带上孩子,邀我一起去附近的小镇杨店看桃花。

杨店看桃花,若干年前去过几回。印象中不仅有灿烂的桃花,还有让人惊艳不已的雪白花海—梨花。那是自小生长于中国版图中部偏南的我,生平第一次见识梨花,真切感受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浩盛精妙。桃花的红粉,梨花的纯白,相互映衬,美极!还有乡村田园最常见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倏忽间,十多年了,不知当初那梨树林还在吗?

坐在车里,开一半车窗,风吹在脸上,柔柔的,妥帖温润,真是“风吹面不寒”。感喟古人语言的雅致蕴藉。离城越来越远,天空也越来越开阔,大片的蓝天白云,田野里茵茵绿草瞬间一晃而过。目之所及,让人身心舒展,有种松绑的感觉,情绪逐渐欢畅起来。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大多数人身不由己,裹挟向前。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生活于无形中消磨着人的灵性,以致麻木迟钝。前几天去省城武汉,从车窗里看见一家名为“从前慢”的店,不禁莞尔。店主还颇有文艺情怀,借用木心先生的那首著名的诗歌《从前慢》的标题。慢下来,留点闲暇欣赏沿途风景,慢下来,等等自己的心灵,喝喝茶,聊聊天,品品咖啡,晒晒太阳,或是发发呆……不知何时起,整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慢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几近一种奢望,好像慢一点就赶不上趟,会被淘汰,焦虑不请自来。以至于什么都快,甚至包括精神文化—在家吃快餐,出门约快车,手机看快手,借助电子产品的碎片化阅读……工作与生活—职务晋升与否的焦虑,车贷、房贷的压力,子女教育的迷茫,父母逐渐老去的慨然……诸多身份,责任在肩,怎能不累。于是都想暂时逃离熟悉的环境,出来走走逛逛,让身心得到休闲放松。难怪最近几年短途的休闲农庄游、美丽乡村游大受欢迎。有人提出了“慢生活”这一理念。不禁窃笑—其实还给生活本来面目就好。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比如高铁就是要快,提高了出行效率。该慢则慢,万事万物,让其自然生长,少些人为干预。还给蔬菜自然生长的自由,不要急着喷催熟剂、膨大剂;猪吃该吃的饲料,不要添加瘦肉精……关乎孩子未来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要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人为去制造教育的焦虑和恐慌,过多的内卷……

约半个钟头,差不多就到了目的地。大家暂停话头,默契地帮忙盯路线,以免走错道,不然绕路有点麻烦。

路边指示牌上出现了“杨店”的字样及行进导引。弟弟驾车,仔细按照各种标识左弯右拐,驶入往杨店的车道,路边一块写有“杨店镇”的牌子映入眼帘,看来这就是杨店的集市。路两边有成排的自建的楼房,两层、三层居多,也有四层的。乡村盖房子是大事,反映着一个家庭的荣枯兴衰,显示着是否人丁兴旺。一般自家有几个子女,就决定盖几层,一大家人逢年过节团聚能够住得下,不至于腾挪拥挤。楼房临街的一楼是铺面,自家经营或是出租,典型的乡村集镇,商业活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一字摆开卖苗木的、日杂百货的、副食的,还有早餐店,不一而足。人和车明显多了起来,都是来看桃花的。不乏许多外地牌照的车。看来杨店桃花声名远播,吸引许多周边城市的人驱车前来一睹它的芳姿。

杨林集镇街市大概一二百米,过了集镇,视线越来越开阔,看见大片的田野,田地里长着一排排矮矮的树,深褐色的干和枝,树枝上开着粉色的花,这就是人们慕名追寻的桃花了。

春天的第一次出游,重温这种人头攒动、人流如织的热闹盛况。说实话,很不适应这种喧闹。经历过去年非常时期的宅居生活,重新审视生活的庸常,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可珍、可贵。

回到眼前。路上全是人,牵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手挽手的恋人,跟着稚童欢快奔跑的小狗。车一步一挪,如蜗牛般缓慢爬行。我们下车步行,我和弟媳一人牵着一个孩子,随着人潮往前走。弟弟负责找地方停车。

迎面抬头看见,前方路两边各有两个十几米高的、像城垛一样的塔楼,并列矗立着,感觉像古代的城楼。应该是近些年修建的,开发旅游资源的产物。

杨店,古代是一座规模不算小的驿站,历史资料记载,额定养马六十匹。古代交通主要是水运和陆运。有江河湖海的地方有水运,水运靠船,陆运当然主要靠车马。朝廷的公文要从中央传达到地方,就只能靠快马加鞭。人和马跑累了,就需要补给和休息。这样官府在主要交通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座驛站,以供人和车马的休息和能量补给。驿站里,有专门养马的,即驿卒,负责每日精心养护马匹,供送紧急公文的信使换乘。

上初中一年级的老大,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活泼机灵,爱学习勤思考,对一切充满好奇,正在学习历史课。我一路牵着她肉乎乎的小手,一边跟她聊着这些历史掌故。她不时会提出些疑问,很像我小时候的样子。

桃花花期短,前后不过旬,一场风雨即落红满地。要真正开发成旅游景点,缺乏足够的后劲。杨店桃花盛传十多年了,还是这般不温不火,难成气候,不免让人遗憾。近几年,省城一家地产商正在开发休闲旅游度假村。不少来看桃花的人手里拿着售楼人员派发的印有地产广告的环保袋。地上散落着有油墨味的楼盘宣传单。所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尽管桃花花期短,芳华有限,商人们还是尽量抓住这宝贵的时机加紧宣传营销。

早春的中午,阳光特别灿烂、给力。让人感觉有点热。得找个有树荫的地儿,歇歇脚。顺着一个路口拐入一条小径,感觉自在安静多了。一片片的桃园,桃树的主干都被斫伐成清一色的高度,那么矮,不及成人肩颈,枝干旁逸斜出,让人想起龚定庵的病梅。猜想是为了桃子成熟的时候,便于采摘,不用攀高爬低,伸手可及。事皆有利弊两面,采摘是便利了,却少了攀爬探险的乐趣和体验。

沿着小径,来到一个约有几十米长的水塘边,显见是人工开挖生产活动的产物,灌溉水利所需。周围都是桃园,另一头是平整的堤坝。堤坝另一边是水田。在如此小的水面上,有人经营游船,竟也还有生意,有人坐船在水面嬉戏,岸上还有等着的。所谓愿打愿挨,各随尊便。七岁的侄子,特别喜欢玩水,想打水漂玩。喜欢玩水是孩童的天性。只是难得捡到瓦片。六七岁的孩童,捡起石子扔到水里,听到“咚”的声响,也觉得开心。看到孩子童真、童趣的快乐,我们大人也会心一笑。平整的堤坝上有孩子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抬头仰望蓝天下鲜艳的风筝,一个造型好看的飞鹰自由舒展在蔚蓝的晴空里。

沐浴在温暖的春光里,继续往里走。看见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菜花香。

不停游走,有点人困马乏了。孩子的小脸热得通红。该歇歇脚了。在一块还没翻耕的稻田里,我们铺上报纸坐下,拿出带的面包、蛋糕还有一些干粮、零食,先垫垫肚腹。

我不禁忆起乡村农事劳动的典型场景—歇晌。我的家乡荆楚大地、江汉平原,良田沃野。父辈勤劳智慧,男子割麦挑担,妇女侍弄棉花。累了,找片树荫,坐在田埂上,喝点水,垫补几口早上出门带的干粮,看着地里庄稼的长势,些许喜悦,轻松地说着话,说的也主要是农人们最关心的天气和农事—天气关乎一年的收成。眼前如我,坐在乡间田野里,周身沐浴在阳光下,和风拂面,暂时卸下社会面具,逃离尘世的喧嚣,忘却现实的烦忧,返璞归真如赤子,久违的那种轻松舒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古人、今人一如是。只是,返自然的迫切,今人更甚!

猜你喜欢

桃花孩子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幺秃和桃花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