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悦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2021-09-05宋芸刘怡君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张悦然生活

宋芸 刘怡君

张悦然是80后新生代作家,她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可谓天赋异禀。从2003年至今,她的小说经历了十七年的变化。张悦然2015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第一部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2003)就是莫言作序。她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通过奇幻的想象、虚构的情节对女性生活以及女性内心世界作出了深入剖析,通过系列作品的女性形象塑造,来展现作家不同创作阶段的女性立场。短篇小说集《十爱》(2004)、《葵花走失在1890》(2003),长篇小说《樱桃之远》(2004)、《水仙已乘鲤鱼去》(2005)、《誓鸟》(2006)均是关于女性话题的自传体式书写,其中的女性人物均具有不同的个性。

一、张悦然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一)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性形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弗洛姆在《人性、社会、拯救》一文中提到:“爱是保存个体完整、保存个性的结合。爱是人所具有的一种主动力量,它可以摧毁使人与人相分离的墙垣,使一个人能与他人相结合。爱既使人克服寂寞孤独之感,又允许人保存自我、保存各自的完整。在相爱中可以发生这样的奇特现象—两人融为一体,但同时又保存着个人自己。”在张悦然的小说创作中,就呈现出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对爱的强烈渴望,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作品中爱跟幸福并没有紧密联系,爱并不能通向幸福,爱的目标也未必是幸福。《水仙已乘鲤鱼去》中刻画了一个强烈渴望爱的少女形象—璟。她的爱情是坚强的,从渴望爱、等待爱到最后的给予爱,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追求。为了爱情,她不惧一切困难;为了爱人,她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最终,获得心灵的解脱。

长篇小说《樱桃之远》讲述了两个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的故事。她们,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她们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代表。小杰子是段小沐一生所爱,从最初的全心付出,到最后身患绝症时受到打击,这样的爱使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小杰子看着躺在病床上挣扎的小沐说:“你早就该死了。你活着只会拖累人。我从来都不喜欢你……”然后扬长而去,小沐在生命的后时刻却仍然用最后的力气看着自己爱恨了一辈子的人,甚至没有力气把眼睛合上就轻轻收敛了呼吸。可以说,小沐就像离开了水的鱼儿,没有办法继续生活下去,爱于她可以说是全部的存在价值。在张悦然作品中,爱也是一种归宿。正如《鼻子上的珍妮花》中的珍妮与匹诺曹,一旦心甘情愿地去爱一个人,就会万分投入地去为他做所有的事情,并且感到幸福,甚至選择一起死去。

(二)丧失自我、依附于男性的女性形象

中国“80后女性”仍然深受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影响,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没有话语权,几千年前就是如此。自古以来农耕文化影响下,家庭中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性不被重视,她们的使命就是结婚生子,延续后代。而对于女性本身而言,各种情感在她们的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往往情感超越自身理性与意志。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女性也已经摆脱男性的附庸而独立存在,但仍然还有很多的女性因为种种原因依附于男性,甚至丧失自我。短篇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塑造了一株向日葵的形象,这也是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直至牺牲的女性形象,她心里充满对男性的崇拜与依附。《跳舞的人们都已长眠山下》中的小夕在爱人死去后也曾用刀子割开自己的手腕,甚至相隔六年后在结婚的当天产生幻觉与男友次次对话,在婚礼中因意外而死。小夕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在爱中她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她的一生都用来经营与男友次次的一切,“她当然无法担当这样的痛苦,因为次次不仅仅是她全部爱情,甚至是她的全部事业”。

作品中也有完全逆来顺受的女性,如《黑猫不睡》与《昼若夜房间》中带着犹豫和怯懦的母亲,《谁杀死了五月》中始终等待守候三卓的女人,她们的一切存在价值都是为了男性。“他从不挤公车,也不会去集贸市场买菜,他在愤怒的时候,会扯起我母亲的长发打她”,“我”始终记得母亲对我的教导,“你得先学会做饭,带着油烟味的她说:‘这将是你的事业。”

(三)唯爱自身,沉沦物欲的女性形象

社会物质文明愈加发达的今天,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沉沦物欲。长篇小说《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的曼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自己的主意和追求,但是作为家庭的一员而言,她却是自私的,她只在乎自己的美貌以及她想要的生活。“偶尔经过这里看到那样的女子,曼都会用一种复杂的表情看着她们,表情里面充满了嫌恶和厌倦,仿佛再也不想多看一眼。可是她的眼睛却半刻也不肯离开她们—她是多么喜欢她们身上的衣服和配饰啊”。为了金钱,她带着女儿嫁给了陆逸寒,当出现比他更有钱的人时,她又毫不犹豫地跟别人走了。可以说,曼的婚姻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她唯一爱的只有金钱。家庭中,作为母亲,曼爱的永远只有自己。正如小说写道“曼闻到了,狠命地打她,把她的手臂抽出了红色印痕。这便是她的母亲,她没有给她做过一顿饭,没有给过她一句赞美和嘉许。她在她成长的整个过程里,都在忙于如何使自己重新变得美丽并且巩固她的美丽,都在执着于如何捕捉男人的心并且衔住它不放”,“她常常看着璟就心生怨气。她觉得璟丑陋,觉得璟累赘”。可以说,曼的婚姻乃至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

(四)历经伤痛、破茧成蝶的女性形象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有人会被困难击倒,而有的则会破茧成蝶,经历过风雨,才能真正的成熟。《水仙》中的璟从小就是不幸的,经历了父亲的早逝、奶奶的去世、母爱的欠缺、爱人的死去,她的内心是孤独而彷徨的,甚至患上暴食症。她捡别人用过的作业本,把里面空白的纸页都撕下来,装订起来再用,她也知道哪家店铺的烧饼最便宜并且大。然而璟在生活中挣扎着、坚持着,失去一切后才得以解脱。

《誓鸟》中春迟的故事在大航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一个美丽的中国女人远下南洋,海啸夺走了她的记忆,她在大海里、岛屿上颠沛流离,被欺侮,被抛弃,历经生育、病痛、牢狱之苦……”她失去了母亲、惨遭蹂躏,甚至失忆,现实对她是残酷的。但是,春迟有着自己的意志与思想,虽然没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但她在生活上却完全遵从了自己的意志,用近乎疯狂且偏执的方式生活着。

二、张悦然笔下女性形象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一)关注内心世界,拓展外部视野

金春平在《激扬青春 执着追寻》一文中曾分析道,由于沉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离青年们很遥远,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交换原则越来越深入人心。如果年轻人只是将自己的视野拘泥于狭小而空虚的精神世界,那么,最终会陷入迷茫与混乱。就现代社会的女性而言,如果视野只局限于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那么,人生也就成了一场自我局限。女性往往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世界,才会真正活成自己,而不会丧失自我。

(二)学会适时地放弃,成就精彩人生

张悦然用“忧伤”的笔调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她笔下一些主人公是苍白的、脆弱的、孤独的,却又是异常执着的。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一切,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爱的执着与牺牲让人感动,但摆脱困局,学会放弃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成熟。因此,当代女性要用正确的心态看待放弃,放弃不意味着失败,有时反而是另外一条正确的道路。它可以给女性更多的空间和选择,也许会感到痛苦难过,但随着时间流逝,生活将给予每个人别样的精彩。

(三)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现代社会由于思想解放,人们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崇尚享乐的风气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在精神生活上崇尚快乐的原则让人们不再囿于传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人们往往将“爱自己”作为借口来隐藏内心的自私,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流行让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迷失自己。一部分女性甚至愿意出卖灵魂来换取金钱,牺牲所有,唯利益至上,最终丢掉了自己的良知和幸福,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物质生活渗透着精神因素,只有精神生活充实了,人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物质生活之于我们是基础,精神生活才是灵魂。女性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会平衡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才会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阿坝师范学院校级规划课题《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张悦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流变》(课题编号ASB2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张悦然生活
张悦然: 哥特少女已成熟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青春路上 破《茧》成蝶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