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视角下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探究
2021-09-05刘世腾
刘世腾
摘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企业获取成本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列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章首先从财务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内涵、原则和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文章重点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并指出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认为通过改进并完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和信息系统,并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管理和重点费用管控等方法,激发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必将助推企业进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成本控制;责任;竞争力
一、对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认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及服务同质化、价格趋于一致的现象愈加普遍,成本的高低也就决定着企业的收益高低。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需要企业全员围绕先进和目标共同奋斗,需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努力落实,因此,企业全员的成本目标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就是为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创造企业价值,运用实地调研、预算管理、财务核算、绩效考核、系统优化和健全机制等手段,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实现对标先进,挖掘潜力,降本减费,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而形成的一套覆盖全业务、贯穿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在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模式下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全面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既是全体员工参与又是将管理贯彻到全业务流程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将涉及采购、规划、研发、生产及施工、资本运作、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等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其中,让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履行相应的成本控制责任。
(二)降本创效原则
多数情况下,企业获取更强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效益的关键是成本控制。坚持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努力降低各项非生产性成本、控制生产性成本投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不断提高企业价值。
(三)目标管理原则
制定成本管理指标和经济技术指标,坚持绩效考核。在赋予各层级部门和个人相应责任的同时,将成本管控的责任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同时,要合理制定各项作业基准,坚持对标分析,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横向与先进水平比差距,纵向与自身比进步 ,不断优化企业运行模式。
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实施中的问题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在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一般情况下,最主要和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职责不够明确,考核流于形式
大多企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分工不够明确,职责过度分散或者交叉重叠现象,且各部门或者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面对未明确的职责以及未来不确定的结果,在缺乏约束机制时,管理层和普通职工都对成本控制工作带有抵触情绪,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而更高层领导临时主观性的督办,难以保证职责和绩效的公平、公正性。
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对成本的考核也常常流于形式,未能真正付诸实践。主要表现在:经营任务完不成,难以真正落实责任追究;对下达预算的超支使用,管控不严;成本目标的制定不够准确,目标、责任与能力等方面不够匹配。这其中有经营业务太过专业性使得预算或目标的下达难以达到准确合理的原因,也有市场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很多方面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全员整体降本创效的意识淡薄,管理上的奖惩机制也不够健全和完善。
(二)信息化落后,工作強度加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多样,管理层在决策和分析时对财务等方面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不仅数量庞大,要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还要更多的体现出对市场的科学判断,发挥出价值引领的作用。然而,涉及物流、预算、财务、项目和人力资源等领域,具有对标、分析、审批和信息共享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是大多数企业所缺乏的。信息系统中提供的信息可比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共享性缺乏,信息“孤岛”现象比比皆是,很多的时候无法提供或只能部分提供所需信息。在以上种种情况下,就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原始的渠道和手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信息和数据,无疑加大了工作强度,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难以保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有效推进。
(三)业财融合的趋势,专业化要求更高
将业务融入财务,发挥财务的经营管理功能,及时抓住创效机会,实现价值引领是当今财务应用和发展的大趋势。唯有了解业务全流程,才能判断费用发生的合理性,才能分析作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才能检验经营优化的科学性,进而实现降本创效,推动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实施。然而,专业领域的复杂性让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难度加大,传统理念的束缚,又制约了财务人员了解业务、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实施也随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发挥财务的支撑作用,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实施
财务不仅具有核算职能,更具有管理的功能。 财务与经营紧密相关,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流程,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展成本分析,做到量化评、考核兑现,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必将有助于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管理机制,落实成本责任
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的创建基金中心、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规范核算口径,将绩效考核指标和成本管控的责任合理分解到各层级部门和各岗位。成本管控既要根据各项指标进行事后考核分析,又要做到事中规范控制,还要实现事前预判和合理规划。绩效考核要尽可能予以量化,真实、准确地核算各项财务指标,实施制度化管理,杜绝不合理开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成本管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