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社会保险信息化问题与改进
2021-09-05王沛栋
王沛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推进完善,我们国家已经按照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口结构,建立起了包含企业职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而最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和实施更是使得医疗保障体系达到了全覆盖。但是,就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社会保险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认识,不重视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导致了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效率低下与混乱现象频发的情况,损害了企业职工的利益。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信息化;问题
在社会保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大多数为一些老企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历史性的改革,离退休人员较多,各岗位、各层次的人员较为复杂等因素,产生了大量的社会保险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间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各方数据不能被及时充分地调用,导致社会保险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并会引起信息设施重复建设、信息重复采集甚至决策失准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社会保险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一)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含义
社会保险信息化在广义上讲是指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在狭义上讲是指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化。社会保险信息化改革不仅是指社会保险信息之间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一种简单的链接,更意味着整个社会保险管理思路的转变,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企业制度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管理进行系统整合,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精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社会保险信息化是将社会保险工作中的采集信息、上缴基金、待遇核算、社保基金管理、社会保险信息统计等各项业务进行统筹管理,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形成信息互通。将财务信息与社会保险信息实现共享,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事信息与社会保险信息进行分级式的集中管理,做到分级有序、集中互通、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社会保险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企业社会保险信息一体化作为一项由企业主导,集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为一体的提供决策与服务的综合性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保密性与安全性。信息安全是信息共享能否健康稳步发展的前提,社保信息化建设要在多个层次上保障信息安全,并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满足信息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的要求。
2. 開放性与可扩展性。社保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满足业务的近期需要,还要考虑到社保的远期目标与任务,不仅要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单个部门的需求,更要考虑公司整体的运营与管理,为系统的扩展和升级留有空间。
3. 统一性与可管理性。社保信息化建设要实现从人力资源部到财务部、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以及工会工作部的信息互联、畅通,要做到统一规划。围绕公司社保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和管理规范,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可靠。
二、优化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探索,国有企业原有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弱点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原有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与优化,从而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调整。
企业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是我国信息化改革洪流中的一个小插曲,虽是小插曲却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为了提高职工福利,建立多层次的职工保障体系,仅仅依靠基本社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并完善自己的补充社会保险制度及自己的商业保险保障制度,作为基本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来提高职工福利。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社会保险管理的责任部门,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积极完善职工的社会保险信息,为职工提供个性化、高效率、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服务。
三、目前国有企业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协调机制
以神华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当前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主要由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各子分公司的社会保险管理中的保险缴纳、人员信息维护、社会保险基数核定都统一交由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模式,这种简易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使得业务关系保持一一对应。但是对于职工的社会保险而言,每一位职工的情况存在特殊性和独特性。由于,信息不能实现共享,而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又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这样会导致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每一位职工存在的特殊情况。
(二)社会保险基础信息的维护及录入质量需要提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仅仅将软件开发和信息基础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这几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忽视了基础信息的维护及录入这样最基础的工作。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少社会保险工作人员,许多都是身兼数职,一边从事薪酬、绩效的管理工作,一边从事社会保险工作,与被服务职工比例严重失调。以新朔铁路公司为例,全公司近6000名职工,但是社会保险经办专兼职人员仅有2名,比例为万分之六。面对庞大的工作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能依托各子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最基础的信息采集工作。由于上级部门对基础信息的维护及录入不太重视,导致从事信息维护和录入的人员往往都是兼职或者从其他岗位临时抽调人员进行处理。这些人员没有信息维护工作的相关工作经验,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在进行基础数据录入的时候,极易发生姓名录入错误、身份证信息录入不准确、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职工年龄等录入错误。这些错误数据虽然占用着服务器存储空间,但是却无法有效利用,变成了垃圾数据,这势必对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的计算,对职工社会保险业务的经办产生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