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利运用水平 助力经济发展
2021-09-05邹强王景
邹强 王景
摘要: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专利运用水平的高低,将会极大地促进或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切实提高专利运用水平,让专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专利运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通过图表形式展示我国专利运用的现状,并进一步对现状进行了总结性的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专利运用现状,提出了提升专利运用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经济发展;专利实施
一、专利运用与经济发展
(一)专利运用的内涵
要弄清楚专利运用的内涵,必须先了解知识产权运用的含义。知识产权的运用,包括了狭义的运用与广义的运用,狭义的运用又称为知识产权的营运,是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即将知识产权在企业的经营中予以使用,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与价值;广义的运用除了包括知识产权的营运外,还包括将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武器而使用,这种使用包括了进攻与防御两个方面,进攻是指利用知识产权来限制竞争对手,防御是指利用知识产权而不受竞争对手的限制。由知识产权运用内涵可知,专利运用从狭义上理解,包含专利实施、专利许可以及专利转让等,也就是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专利运用,或者称为专利转移转化,如同其他知识产权一样,概括起来可以分为3种类型: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资本化(Capitalization)。”其中专利产业化是指将专利直接运用于产业之中,也就是实施专利,具体包括自己实施,许可他人实施专利,以及转让实施专利;这些是最普遍的专利运用方式。专利商品化是指将专利权当做可以转让的商品来看待,包括将专利质押、转让以及专利信托等,也是利用专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方式。最后,专利资本化是指将专利作为一种资本入股公司、企业,投入经济活动运作之中,专利资本化是专利运用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以上三种专利运用类型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也即存在竞合关系。
(二)专利运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专利运用,就不可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独占鳌头,引领时代潮流。
在《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一书中,作者通过分析图表,鲜明地指出:“2008年中国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及其排名区域优势集中的特点相当明显,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知识产权指数大体呈现出由强到弱的阶梯型分布趋势。2008年中国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及排名还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实力相关性。排名靠前的省份都是一些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排名靠后的省份则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也可以明显看出,专利运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我国专利运用现状及分析
(一)专利运用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创新不是发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调查显示,2019 年我国专利实施状况总体平稳,专利布局意识整体良好,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运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专利权有效实施的最主要因素。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报告来看:我国专利实施状况整体向好。自 2017 年以来,有效专利实施率从 50.3%逐步上升至 2019 年的 55.4%,专利实施状况稳中有升。从发明专利来看,2019 年有效发明专利实施率为 49.4%、产业化率为 32.9%、许可率为 5.5%、转让率为 4.4%,较上年依次分别提升 0.8、0.6、1.0、0.6 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实施状况总体平稳。
专利运用水平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利实施率、专利产业化率、专利许可率、专利转让率以及专利作为财产作价入股比例。
1. 专利实施率。
由表1可知,2019年我国国内有效专利实施率达到 55.4%。从专利权人类型角度来看,企业主体的专利实施率相对较高,为 63.7%;高校相对较低,为 13.8%。从专利类型角度来看,有效外观设计专利实施率最高,已经达到 57.4%;而有效发明专利实施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为49.4%。
2. 专利产业化率
由表2可知,2019年我国国内有效专利的产业化率为 38.6%。从专利权人类型角度看,企业主体相对较高,产业化率为 45.2%;高校主体最低,为 3.7%。从专利类型角度来看,有效外观设计专利产业化率最高,为 42.8%;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低,为32.9%。
3. 专利许可率
由表3可知,2019年我国国内有效专利许可率为 6.1%。从专利权人类型角度来看,科研单位主体的有效专利许可率最低,仅有2.0%;个人主体的专利许可率相对较高,为 8.1%。从专利类型角度来看,有效外观设计专利许可率相对较高,达到 8.3%;有效发明专利与有效实用新型专利许可率均为 5.5%。
4. 专利转让率
由表4可知,2019年我国国内有效專利转让率为 3.5%。从专利权人类型来看,不同专利权人的转让率有所差异,企业的有效专利转让率相对较高,为 3.7%;科研单位的转让率相对较低,仅有 1.3%。
5. 专利作为财产作价入股比例
由表5可知,2019年我国国内有效专利作价入股的比例为 3.3%。从专利权人类型角度来看,不同专利权人的专利作价入股比例有一定差异,个人专利作价入股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 5.5%;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利作价入股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 2.0%和 1.7%。从专利类型来看,有效外观设计专利的作价入股比例最高,为 4.5%;有效发明专利的作价入股比例最低,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