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的方法
2021-09-05葛凤莲
葛凤莲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但因作文教学存在功利化倾向,忽视对学生兴趣、方法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厌烦写作,难以将零散掌握的方法应用在写作中,导致初中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低。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整改,从兴趣、写作思维、视野以及方法实践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将作文与学生情感融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作文、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作文训练的基础。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运用有趣的、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一个美好的载体,点燃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一味给学生灌输固化的写作方法或者提供写作模板,而要让其在写作中融合情感,通过写作释放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体验。一方面,在课文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个人情感的,使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学会运用更加规范、更加准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以实现情感的升华。
以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文为例,教师要充分把握作者情感升华的过程,指导学生找到行文的线索,摘录体现母亲关爱儿子的句子,认真品味,感受深沉的母爱。借助这一情感啟发,唤醒学生心中对某一人物的感情,将其作为支点,了解作者记录心理变化过程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他对母亲和秋天深深的怀念之情。然后对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表达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形式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唤醒自身的写作意识,主动借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将阅读和作文教学融合,开拓学生写作视野
阅读和作文息息相关,相互作用,要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境,必须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分离,导致很多学生喜欢阅读却抵触写作。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离不开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支撑,而大量的语言积累又来自阅读。如果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阅读,通过阅读学习表达方法、积累丰富的素材,那么他们个人的阅读视野会受限,更难以将阅读中汲取的知识用于写作。
所以,语文教学要强调“阅读本位”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作文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大量模仿、扩写、联想整合等活动锻炼写作能力,使得内化的阅读知识可以迁移转化为写作成果。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较多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思想,但背后隐藏了自己对阿长善良品格的赞美。因为本文选自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教师可以组织延展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了解鲁迅作品的风格和语言特色,挖掘自己的写作优势;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仿写,使学生能够在作文中更详细、生动地描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升级。
三、以教材为导向活跃课堂,设计完善的教学体系
初中作文类型多样,每一阶段和每一单元都设置了不同的写作任务,这使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学习写作知识。比如写作要条例清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借物抒情等。可见,教材为学生深入学习写作提供了载体。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突出作文的重要性,且缺乏针对性的强化练习,从而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为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大纲、教材内容以及作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完整、高效的作文训练体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反复训练中灵活应用所学写作知识,注意游记、书信、读后感等体裁的写作要点,构建清晰的作文框架,提升自己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主题写作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完整、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基础上,开展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教给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写作思维。然后分别就介绍人物、动物、植物等特征的写作方法提供案例,分别讲解,使学生懂得观察、资料查阅、比较等一系列写作的技巧。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和练习,将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用于写作,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能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升作文指导效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作文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喜欢上写作。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掌握多种写作方法,不断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文章,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