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分析

2021-09-05丁波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

丁波

摘 要 当前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作为农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效果,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工作,明确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发生渗漏问题的原因,选择适宜的渠道防渗技术进行处理,并严格把控整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以有效提高防渗渠道的施工质量与应用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农业工作;防渗渠道施工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92

农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农田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而防渗渠道在整个农田水利灌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防渗渠道的作用丧失,将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并影响到整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质量[1]。同时,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问题,而农业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建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确保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水资源的同时,可有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避免水污染问题的发生。因此,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相关部门应加强整个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尤其是对防渗渠道的施工与管理。

1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渗漏的成因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渗漏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想对渗漏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须全面筛选问题的根源,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经调查研究,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及施工中的各种因素等。

1)施工环节引发的渗漏问题,必须关注环境方面的影响,如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引起的渗漏问题;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中遇到不良天气,而导致施工技术无法顺利实施等引发的渗漏问题。2)地质因素引发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渗透问题,主要是受到建设土壤的影响,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多采用就近用土原则,土壤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且没有压实,就会降低水利渠道工程的质量,进而引发严重的渗漏问题;尤其是区域内出现大雨或是大面积灌溉,将会对地质造成突发性的破坏,从而造成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渗漏[2]。3)生物因素引发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渗透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水利灌溉渠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破坏,如施工会打扰到一些穴居动物,使之被迫离开自己的巢穴开辟道路,从而破坏了水利灌溉渠道,导致水资源渗漏,甚至导致工程塌陷。4)人为因素引发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渗透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条件技术不能满足工程的具体需要,且施工过程中存在较为频繁的人流往来活动,这就造成施工区域内土壤地质反復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利灌溉渠道的抗压能力,进而导致工程后期出现渗漏问题[3]。

2 农田水利灌溉项目中防渗渠道中的施工工艺

针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渗漏问题,施工人员需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相关防渗技术的应用原理,选择适宜的防渗技术来解决渗透问题,从而确保整个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质量。

2.1 混凝土防渗施工工艺

混凝土防渗施工工艺主要涉及3种施工形式:1)现浇混凝土施工,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全面分析和了解水利灌溉渠道中的渠床性质,在具体施工中,渠床施工中不可发生衬砌接缝,否则会影响到后续防渗技术的应用;2)预制混凝土施工,该施工形式对施工条件具备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所用的支架、模板、素砼等施工材料,确保这些施工材料的质量,还需全面勘察工程现场的地质、地形与四周环境情况,尽早消除存在的负面因素,从而确保预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4];3)喷射混凝土施工,该施工形式具备比较高的质量,但施工周期较长,会消耗大量的施工成本。可见,3种施工形式的应用特点具有较大的区别,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3种施工形式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考虑,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合理选用。

混凝土防渗施工工艺中所用到的混凝土材料具备很高的经济性、很好的防冲击性,使用年限比较长。在具体应用混凝土防渗施工工艺时,无论是选用何种施工形式,均需要确保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并确保模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可靠性和刚度,接缝必须严密;选用合适的拌合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坍落度来明确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还需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拌成到开始浇筑时的温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5 ℃左右,若外界气温超过30 ℃,需要采取合理手段对混凝土的出仓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混凝土的运输,需选择机动小翻斗车,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车箱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漏浆情况;待完成混凝土浇筑以后,需要在12 h内进行养护,通过采用湿养护方法,即人工洒水或是水泵配水车抽水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为14 d,防止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从而确保水利灌溉渠道的防渗效果[5]。

2.2 膜料防渗施工工艺

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中,膜料防渗施工工艺具有很大的应用范围,该施工工艺的应用要点如下。1)施工前,必须严格检查膜料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应无破损、薄度一致等,以确保水利灌溉渠道防水层的质量。2)针对膜料铺设,施工单位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开展膜料铺设,并组建高素质的质量检查队伍在第一时间检查铺设质量,做好全程监管工程,以确保膜料铺设质量符合相关工程要求。3)在渠槽开挖时,施工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膜料,并确保膜料铺设的平整度,如完成渠槽开挖后,应结合渠槽的具体情况与膜料铺设情况,尽快检查明确渠槽的平整度,及时清理影响膜料平整度的杂物。4)针对渠道膜料的选择,必须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特点,选择适宜的膜料,并精准地测量膜料,确保其能够充分贴合渠床表面,进而获得理想的防渗效果。

2.3 混浆砌石防渗施工工艺

混浆砌石防渗施工工艺主要是借助相关机械设备来对砂浆进行搅拌,该施工工艺的使用时间为3~5 h,搅拌混浆的时间是3~5 min,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可让砂浆凝固,不然无法使用。在混浆砌石防渗施工工艺应用到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中时,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砂石材料;若砌筑过程中砂浆出现离析或渗水情况,应进行2次搅拌处理;通常每个搅拌设备台班上需对3组体砂浆石块进行加工;针对第1层石块砌筑的处理,需要合理搅拌基地混浆,将一些面积较大的平面石料放置到最下层,以确保所有石料都能够均匀地接触地基,在角石进行砌筑时,两侧角石的准线必须一致,然后对内外两侧的石块进行恰当处理,把内部石块作为面石,再填充中间的腹石;在整个砌石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人工用小石子来填满缝隙,以尽量避免水利灌溉渠道表面出现缝隙。待石块砌筑超过3层时,石块之间不可存在直接接触,要确保石块砌筑的厚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并保证总体灰缝铺设完整。此外,施工单位应以分层施工的方式来运用混浆砌石防渗施工工艺,一次性找平,灰缝厚度应控制在20~30 mm,并每间隔1~20 m进行1次伸缩缝处理。

2.4 引进新兴材料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出更多的新兴材料,推动着农业工艺技术朝着更加先进化的方向发展。以土壤固化剂为例,其作为现阶段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新型材料,可显著提高土壤的固化效果,但其缺乏良好的抗冻能力,并不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且其使用年限较长,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一步研究,尽快研发出性价比更高、防渗效果更优的防渗技术[6]。同时,为能够更好地实现灌溉防渗,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渠道建设,还可以运用暗渠或是暗管铺设的方式,尽管这暗渠或暗管铺设防渗施工工艺的造价较高,但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防渗效果,且对土壤适应的范围比较广,使用年限较长。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各领域对水资源的使用量不断增大,这就导致我国可使用的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农业生產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同时可有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为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防渗渠道施工,通过分析水利灌溉渠道渗漏的成因,选择切实可行的防渗施工工艺,来提高整个水利灌溉渠道的质量,避免其发生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淑荣.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25.

[2] 晏得勋.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1):53-54.

[3] 张淑云.关于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6):141.

[4] 王亮.关于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85.

[5] 司浩.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6):239.

[6] 邱海波.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2):37-38.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