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营与生态发展现状及策略

2021-09-05韩玉才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韩玉才

摘 要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提升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使得人们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如何平衡好林业自身发展与生态稳定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下林业管理部门、林业建设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分析了开展森林经营推广的意义,简述了林业生产经营与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建议,希望解决林业经营和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林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经营;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43

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生产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导致森林面积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了相关文件,各地区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活动,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基于此,有关部门、研究工作者应进一步推进对林业经营与生态发展的研究,以寻求两者的平衡点。

1 开展森林经营推广的意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为了维持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林业经营的推广成为了林业经营的工作重点。林业经营推广主要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优化森林生态环境、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提升林业生产经营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林业推广中,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强化管理意识、经营意识,加大对新型管理手段的研究力度,坚持生态发展和林业发展相融合的原则,在推动林业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内容,林业经营工作在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有序经营的前提下,巧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在扩大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促进我国林业的有序发展。另外,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我国林业产业的优化,实现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以推动森林生态环境的稳步发展。

2 林业经营和生态发展现状

2.1 森林维护难度大

森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动植物、微生物都是森林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森林资源需求量也在提升,各种违规砍伐、违规狩猎的现象也在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有关部门也下达了相关政策,并加强了管护力度,但由于森林管理工作者人数限制、森林面积过大,森林管护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再加上森林资源管护资金投入不足,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纷争不断出现,加剧了森林管护的复杂性[1]。

2.2 没有制定完整的林业管理体系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广的特点,不仅给森林管护带来了困难,还影响着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1)部分林业资源管理在理念革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我国林业资源管理效率低下。2)我国林业资源发展存在单一发展的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林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大大降低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阻碍了林业的创新发展[2]。

2.3 我国森林资源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虽然我国通过法律加大了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但制度在形成过程中也引发了与森林生产间的矛盾。法律制度的建立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森林覆盖率,但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没有形成适合森林经营的市场机制,森林资源功能难以全面发挥出来。加之产权、股权划分没有标准的管理体系,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有效利用。

3 林业经营和生态发展措施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林业经营、生态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家均致力于通过有效措施增加林业覆盖率。森林植被建设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而且加快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步伐。因此,有关工作者必须认清当前问题,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3.1 健全相关法律,完善保障措施

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储备量,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上涨,加快了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步伐,但同时也出现了违规操作现象,制约着我国林业的有序发展。基于此,有关部门要从法律方面加大保护,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通过法律效力约束破坏资源的行为,从根本上规避乱砍滥伐、猎杀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推动我国森林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3]。

3.2 开展造林活动,推动生态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森林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单纯依靠森林自身的恢复功能难以抵消森林的消耗。基于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并重视造林活动的开展。造林活动的开展,必须平衡好各方面的因素:1)在深入分析当地气候、土壤情況的基础上,明确种植树种,以提升林木存活率;2)基于各地区林木生长情况,科学筛选树种,避免树种选择影响当地林业的发展,以提升造林质量。此外,开展造林活动在推动地区生态发展、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林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4]。

3.3 落实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理念,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需求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理念立足资源分类,在全面掌握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特点及差异的基础上,平衡林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配资源。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理念注重经济、生态的双重发展,倡导在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上规划林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以推动林业经济、生态效率的发展。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相关部门、林业从业者要全面把握森林资源功能,完成对林业资源种类的划分,一般分为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两大类别,而后将生态资源融入到当地生态发展建设中。经济资源需要在稳定生态发展的基础上,科学砍伐经济林,以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5]。

3.4 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人才

我国绝大部分的林业所在区域环境都十分恶劣,为了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人员培训、森林资源有效管理,以有效提升林业质量。1)对于林业企业外部先进人才,林业部门要通过高薪、福利待遇吸引他们,以促使先进技术工作者投入到林业生产和发展中,对林业资源稳定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有效措施。2)对于林业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升薪资待遇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外出学习,为林业资源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3.5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林业工作者素质决定着林业经营水平、森林生态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林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技能的发展,不仅要健全人员培训方案,从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开展培养,还要通过奖惩机制的制定,调动起林业工业者的工作激情,以推动我国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6]。

3.6 加强农业产业和森林资源结合,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分析,因此我国森林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在充分融合我国森林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优化林业管理模式。1)加强农业和森林资源的结合,形成以森林管理为主、农业生产为辅的优化模式,以有效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例如,在森林區域种植药材,通过有效管理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2)优化当地土地资源,在山区种植树木,下部种植农作物,以实现农业种植和森林资源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森林资源效益的双提升。

4 结语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林业经营,生态是底线。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对林业经营和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对策。林业经营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影响着我国林业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有关部门只有从本地区林业发展情况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林业管理体系,并通过相关技术的提升、科学管理方案的规划,做好森林资源管护,以提升我国森林资源利用率,推动我国林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后晓燕. 林业经营及生态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62.

[2] 孙立新.浅谈生态林业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东方文化周刊,2014(7):177.

[3] 王海秀.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09(2):17-18.

[4] 赵冰.林业经营与生态发展面临问题及策略[J].种子科技,2020(3):100-101.

[5] 吕梦卿.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及林业生态效益建设的基本策略分析[J].农家科技,2020(4):116.

[6] 穆振梅.陈伟.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问题分析[J].北京农业,2015(12):106-107.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