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武心中的“中国芯”
2021-09-05王永生
王永生
日前召开的首届工控中国大会暨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上,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表示,要构建信息产业国内大循环主要包含三个环节。一是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IP决定了芯片的性能、成本、功耗和安全性等;二是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指令系统是承载生态的基础;三是基于自主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工艺。
提起胡伟武,众人自然把他与芯片连在一起。而他,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永远装着的也是芯片,一颗赤诚火热的“中国芯”。
多年来,胡伟武和他掌舵的龙芯在集成电路行业里埋头苦干,并不为普通民众所熟知。现在,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日益重视,作为芯片行业“国家队”的重要成员,龙芯逐步走向台前。
坚定做着正确的事
20年前,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龙芯”CPU处理器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胡伟武是研发团队领头人。“龙芯”CPU属于高性能、通用型芯片是业内公认极难研发的芯片类型。2018年开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卡脖子”的困境,企业发展屡遭限制,“缺芯少魂”的局面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中兴、华为遭遇芯片断供危机后,胡伟武经常被问到,“你怎么看这件事?”他总是回答:“要辩证地去看”。
如今,胡伟武带领的龙芯已走过20年艰辛路。他谈道:“龙芯通过20年积累完成CPU性能补课,CPU通用处理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龙芯基础版OS在试错中趋于成熟,架构稳定,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发展阶段。”在芯片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龙芯中科还攻下了指令集这一“高地”。2021年4月,龙芯中科正式发布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构——LoongArch,LoongArch具有较好的自主性、先进性与兼容性,并已通过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的知识产权评估。标志着龙芯中科在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设方面从跟随性发展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主发展的自由王国。同年7月发布的龙芯3A5000,采用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构,与国内采用引进技术的CPU相比,在性能上优势明显。
“断供对中国信息产业的促进作用非常大,终于让全国人民都意识到,引进核心技术不能抱有任何幻想,这个事情得自己干!”胡伟武说,“总体上,短期来看大家困难一点,长远来说是好事。对龙芯来说,发展环境就要好得多。”
从更大的时代背景来看,“自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他表示,“我们这一代计算机人的使命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自主性,构建一个内生的国内大循环。”芯片断供事件让胡伟武深深思考:新时代的国内大循环该怎么不受制于人地“转起来”?他的判断是,“国产芯片彻底不被卡脖子,还需要两个五年”。
胡伟武说,“为人民做龙芯”是他笃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为国家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中国的IT产业赋予我们这代人这个使命,我们就要承担起这个使命。”“这条路必然艰苦,但我们要认这个命。”
大奖背后的欣喜
2020年8月,胡伟武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最高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这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次颁发人物奖,奖金300万元。
以工资收入而言,胡伟武的年薪算不上高,他说:“300万元不算少,因为我得挣上5-10年。”但他的眼光显然不在这笔钱上,他更看重得奖背后释放的信号——身为企业人物,却获得了北京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样是人物奖,每次授予亦不超过两人,奖金800万元;包括袁隆平、屠呦呦等在内的30多名科技工作者曾获此殊荣。
“国家的最高奖重视科技突破,此前的获奖者都是出自科研院所或高校,是体制内的人物,没有出自企业的。”胡伟武说,“所以,北京释放出明显的信号:政府在发力,大力支持市场上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一个重要事实是,龙芯从课题组转型时,为了心无旁骛,不“脚踩两只船”,核心团队成员主动脱离了中科院的事业编制,投身企业专心做产品、做市场。
胡伟武觉得,“政府正在鼓励学问做得好的科研人员从科研院所走出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贡献。论文写得少了,照样能拿奖。这对人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向作用非常大。以前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心态是,学问做不好、研究员评不上的人才出去办企业,不光荣——现在不是那个时代了。”
北京的最高奖名字叫“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胡伟武也有自己的解读,“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是从中关村走出来的,因此另一个信号是,中关村要转型。”
“过去中国信息产业做创新,主要是应用级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世界领先了。这类模式创新相对容易,CPU、操作系统这样的基础硬科技创新难,但国家非常需要。中关村发展要进入2.0版本,要形成国内循环的模式;而且在全国构建信息产业新发展格局中,中关村应该起到基础性、支撑性和枢纽关键性的作用。”胡伟武说。
龙芯中科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是海淀区“创新合伙人”代表之一。龙芯中科的成长离不开中关村科学城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胡伟武在分享发展经验时说,“希望更多的科技领潮人、产业赋能者来到北区,扎根北区,不断攀登技术、产业高峰。”
打造IT产业第三极
芯片虽然“身材”小,却像是信息产业的“心脏”,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的未来,要建立真正的国产信息产业体系还需建立自主技术生态体系。从目前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据统计,我国工业行业的利润率普遍高于电子工业,如2017年我国工业利润率是6.5%,但电子工业的利润率只有5.4%。再比如,苹果2018年的净利润为595亿美元,而华为净利润为593亿人民币(约88亿美元),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则是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如果要破局,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胡伟武直言:“在‘Wintel和‘AA体系占据全球统治地位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就一定要打造第三套体系,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一旦建立了国产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就算用落后的工艺都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
胡伟武表示,要完成自己这一代人的使命,就要构建独立于这两个体系之外的自主软硬件生态,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我们不一定要打破一个旧世界,但一定要建设一个新世界。”
12年前,这句话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与对手相比,力量悬殊太大。5年前,再说这个话时,他已经变得硬气,称龙芯在过去几年的产业化实践中持续迭代发展,围绕龙芯形成了近千家企业的产业链,基于龙芯的信息产业体系也在慢慢形成。现在,他几乎每次在重要公开场合都会提及这个观点。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大势——我国信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的大变局,并为之欣喜。
未来龙芯中科如果要实现大发展,就要逐步走向开放市场,但这也会面临较大挑战。技术创新难,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胡伟武讲道,定义芯片比研发芯片难,要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就要不断探索和试错,走螺旋式上升的道路,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信创产业日益受到重视,未来几年,中国IT产业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有望迎来国产替代潮,金融、石油、电力、通信、交通等重要行业将尤为明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北京等区域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中國建设科技强国。这对龙芯来说,恰逢其时。
在龙芯中科的展厅里挂着《龙芯誓词》,它出自胡伟武之手:“一腔热血一颗心,精忠报国龙芯人。誓把强国当己任,敢用青春铸忠魂。十年砺刃度清苦,一朝亮剑破敌阵。待到中华腾飞日,且让世界听龙吟。”
龙芯中科用20年的实践证明:“以市场带技术”的道路是行得通的。2019年龙芯中科的芯片销量达到几十万片,2020年龙芯中科的芯片销量达到百万片,预计2022年后龙芯中科将逐步走向开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