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中华民族建构理解家国情怀
2021-09-05朱继军
朱继军
民族国家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出场形式,一种有机的共同体,其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建构国族认同。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族认同研究已经成为时下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1]当下,作为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课程目标的提出,也正是一种时代呼唤。我们看到,2017版高中新课标(包括2020年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等。仔细深究,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可能包括:我们长期习惯了民族的概念,为何当前学术界重提国族的概念?民族和国族概念不分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困惑?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基本格局?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本文尝试从近代中华民族建构的视角,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本文的基本研究假设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养成要基于一种理性的认知,帮助其认识了近代中华民族建构的艰辛历程,家国情怀,自然落地。
一、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华民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概念,如费孝通所指出的,这样的民族当然与组成它的56个民族相区别,“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2]为了避免将其与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民族相混淆,此类民族也因其突出的国家属性而被称为国族。自晚清、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不甚区分民族和国族两个概念,晚近数十年来,甚至不用国族概念,而将民族与国族二义归并用民族来表示。如《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里的“中华民族”实质上即是国族。再如,民族可指向中国境内几大主要群体,如“五族共和”中的汉满蒙回藏也被称作民族。随着民族学知识的系统引入,边疆地区一些人口较少但具有独特语言、习俗的群体,如苗、瑶等也开始被称作民族。上述民族和国族的混用,给历史学话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一,在关于古代历史的叙述中,‘民族成为一个难以不用、而用了又有些尴尬的词汇;其二,汉民族形成的历史不仅是一个实证问题也成了理论问题;其三,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多民族并存的历史事实如何顺畅讲述和认识;其四,如何化解清末以来从未止息的拆解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言说。”[3]仔细想来,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近代以来争议不断;20世纪中后期,汉民族的形成问题一度成为历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近来“新清史”等学说纷纷质疑历史上的中国统一性等,归根到底,在于理顺早已有之的民族与作为现代国族的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国族想象,只是‘倒放电影式的今人对古代的理解框架,是一个晚清之后被重新建构的、想象性的‘民族虚体,而非有实证依据的、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实体。”[4]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在对中国造成深刻影响的过程中,民族概念也经日本传入了中国,并被中国的思想家接受。[5]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出现,学界一般认为是梁启超在1899年于《东籍月旦》一文中率先使用“民族”一词后,又于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6]辛亥革命时期,国族构建实现了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的转变。革命派赢得了共和的政体,接受了五族共和的大中华主义国族方案;立宪派放弃了君主立宪的要求,将“五族君宪”改易为“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后,初具民族国家性质的“中华民国”的建立,既开启了人口国民化的进程,也促成了国民整体化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这在激发国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国民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同。正如有学者所言:“在政治界、思想界、知识界和舆论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之初以后。”[7]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在当时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实现了从“新名词”到“新概念”的转变。[8]值得一提的是,1939 年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的文章,引发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这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持续很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确立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认识,在中华民族研究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符号,中华民族在日本侵略的刺激下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因此成为具有国家形式的民族实体,即真正的国族。从此,中华民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现代国家的基本形态是民族国家。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建构,包括国家建构和国族建构,较之国家建构,国族建构的使命和进程更加复杂和艰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讲,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并不是自始至终吻合的。它有一个结构调适的重大转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错位——国家建构先于国族建构,发展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接国家与国族的努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国家建构大问题。”[9]建国后,国家建构和国族建构的错位,带来了诸多现实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整体上转变为爱国主义,因其与国家之间的天然联系,得到国家的推崇和宣传。而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以思想状态存在的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整全性人格化身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定程度上被虚置,在理论上没有对其内涵深入挖掘和阐释,在实践上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10]长此以往,就逐渐出现各民族之间边界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弱化、淡化、甚至虚拟化倾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群体之统称的抽象概念,中华民族的实体性则被淡化,否定中華民族的声音也逐渐出现。”[11]
就在这种形势下,费孝通于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著名论断,在肯定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多元”存在的基础上,强调了“多元”组成“一体”和“一体”包含“多元”的事实。他在开篇指出:“为了避免对一些根本概念作冗长的说明,我将用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12]他指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费孝通以上观念的提出,来自于对上世纪30年代争论的反思,也受其老师吴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体”观点的影响。[13]为了调和传统的“根基论”与“建构论”的争论[14],费孝通又指出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变化,“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几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5]关于“自在”的中华民族究竟是在哪个阶段最终形成?黄兴涛认为能够获得最大学界共识的时段,是清朝的康乾时期。[16]在康乾时期成型的“自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又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国族构建并非如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所宣扬的是纯粹的想象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国族构建是有渊源和根基的,是在历史基础上在现代化整合过程中明确起来的。费孝通创造性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论断,确立了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国族的一种实体性存在,深刻论述了中华民族的结构性特征,为近代中国的国族构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就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截止今日为止,对“中华民族”之作为政治民族和政治社会高度同构性,最有说服力和最具效力的命题。[17]
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源于古代,中华民族概念形成于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于当下。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凝聚,中华民族由自在状态走向全体自觉,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18]一般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之后开始形成的,并逐渐进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一系列完善国家治理的新理念。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创造性地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道路认同”“政党认同”相结合,将中华民族思想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19]
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2014年9月28 至29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在原来“四个认同”的基础上,又增加提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谈话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论述,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和事实都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我国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重场合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强调指出,各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3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由宪法修正案成为中国宪法文本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入宪,这不仅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中国自有成文宪法以来的第一次。“中华民族”入宪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从国家根本大法上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组织形式,而且从法律制度上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进程。
近来,习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
习总书记的这些指示,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是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民族工作、民族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理解的基本遵循。
四、结语
简要而言,近代以来,在西方异族“他者”的入侵下,中国开始有了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在辛亥革命前后,梁启超率先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为适应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需要,从最初只指汉族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统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也实现了从最初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的转变。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族构建,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整体情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经过抗日战争的浴火重生,“中华民族”实体呼之欲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最终形成。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顺利实行。其后,“振兴中华”高潮迭起与改革开放号角交相辉映。上世纪80年代末,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揭示了中华民族实体的结构性特征。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提上日程。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将国家发展目标与民族复兴目标并列,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双翼,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他时期的国家发展目标相比,这显然是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总之,透过以上中华民族国族构建基本历程的了解,在当前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实施中,以下问题是值得明确和注意的:
1.过分拘泥于狭义的民族定义,会有碍于我们对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解。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抄袭西方现存的概念来讲中国历史的事实——如果硬套西方有关民族的概念,很多地方就不能自圆其说”[21]。关键在于理顺早已有之的民族与作为现代国族的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现代国族的概念。
2.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的共同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其构建起点始于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的基本完成。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是现代公民以国家主权为核心凝聚而成的政治共同体,是具有国家形态的政治性民族。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是实现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变。[22]
3.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中华民族是一体,各民族是多元。其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结构性特征,从结构特征而言,单元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支点。因此,汉民族只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汉族认同不等同于中华民族认同,绝非中华民族“一体”本身。
4.中华民族源于古代,中华民族概念形成于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于当下。“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性特征,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5.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叙事,较多关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演进历程,相对遮蔽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历程。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讲解。比如,1884年新疆建省,在近代国族建设进程中,开始了建设“国民”的进程,是中国建设近代国家进程的第一步。[23]在辛亥革命史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凸显其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开端意义。在抗日战争史教学中,应该更加强调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枢纽意义。在新中国成立的内容教学中,应该更加凸显其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意义。[24]
【注释】
[1]主要学术著作有,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张健:《国家范式转换与国族构建——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主要学术文章有,赵轶峰:《国族重构与中国现代历史学》,《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任剑涛:《从民族国家理解中华民族》,《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周平:《中国何以须要一个国族》,《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
[2][12][1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页。
[3]赵轶峰:《国族重构与中国现代历史学》,《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58页。
[4]许纪霖:《作為国族的中华民族何时形成》,《文史哲》2013年第3期,第131页。
[5]正如王珂所分析的,因为在引进“民族”这个概念的时候,将仅仅拥有民族自决权的民族与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的国族混为一谈,由此埋下了延续至今的的概念上的混乱和现实中的困惑。王珂:《“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年6月号。
[6]梁启超撰,王文光、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8页。
[7][16]黄兴涛: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33、10—15页。
[8]杨梅:《由“新名词”到“新概念”——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史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8期,第74—80页。
[9]任剑涛:《迟到的建构:国族与国家的错位与接榫》,《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2期,第13页。
[10]张淑娟:《新中国70 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回溯》,《学术界》2019年第9期,第162页。
[11]周平:《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思想战线》2019年第1期,第57页。
[13]正如杨念群指出的:“吴文藻为了回应傅斯年的指责,提出使‘多元文化冶于一炉,成为‘政治一体的主张,既兼顾各少数族群的文化特点和利益,同时又尽量与国家的整体抗敌目标相一致。这种糅合政治意识和学理真谛的人生选择,对费孝通后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有直接的启发作用。”杨念群:《重建“中华民族”历史叙述的谱系——<重塑中华>与中国概念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第134—150页。
[14] 建构论认为,“中华民族”等观念是近代学人和政治家刻意合谋营造的产物,毫无历史根源可循;根基论认为,中国古史存在着一条数千年接续不断的演变脉络,中间虽经种种变异,“中华民族”观念传承的内在风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17] 任剑涛:《从民族国家理解中华民族》,《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16页。
[1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中国形成和确立有其内在逻辑: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得益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历史传统;挽救民族危亡和维护国家统一共同民族利益的需要;国家构建和民族建设的需要。张淑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凸显社会主义属性》,《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第19—26页。
[19]其实,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不仅是各民族的统称,也是不同阶级、阶层和政党的集合和总称,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层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转引自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学术界》2020年第1期,第84页。
[20]习近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人民日报》2020年8月30日。
[21]费孝通:《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读书》1993年第11期,第6页。
[22][23]近代以前的中国王朝追求天下国家,进入近代以后的中国政权追求民族国家,而近代以后的国内社会现实和国际政治又迫使中国各个政权在建设民族国家与天下国家的理念之间摇摆。[日]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8,251页。
[24]以上相关内容,在现有《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中的叙述,与之前教材相比,已经有了较大变化,如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如关于抗日战争的意义:“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如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