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不要不开心

2021-09-05兔子先森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孩儿小姑娘底线

兔子先森

“哩唔好唔开心。”

在广东生活的一个朋友的5岁小侄女和我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没有听懂,笑眯眯望着她说:“我听不懂粤语啊!”

她也不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故意老气横秋伸手拍了拍我的头,像是在摸她家的那条叫“布丁”的小狗。

后來,朋友和我说,那个小姑娘的意思是,你不要不开心。

我有些愣:“我没有啊。”想了想又问,“这么明显吗?”

朋友笑:“倒也不是,就感觉你像是一只鼓鼓的河豚。”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气球。渐渐鼓满了气,到了极限的时候就会“砰”一声爆炸,瘪下去之后再继续蓄力,反反复复。

心里有很多的情绪压得喘不过气,因为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能自我消化。

朋友说:“因为你总是选择把不喜欢的东西藏在心里而不是说出来的缘故吧。”

我觉得她说得大概是有道理的,不会述说自我的想法好像一直是我的一个毛病。

比如和人一起吃饭,我最先想到的总是对面的人爱不爱吃。

和同学聚餐的时候,他们的口味大都偏重偏麻,我肠胃不太好不太能吃也从来不说,咬牙忍受,或多或少会去吃一些。聚完餐回家之后捂着肚子在床上冒着热汗。

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必要发生的事情,只要我能够张口说出一句,哪怕一句就够了。

永远都在为别人的情绪而负担一些没有必要的支出,像是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深坑没有办法逃脱。

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改变,因为比起当下的难受,更担心对方的不满牵扯到以后的纠葛。尽管知道这是一种回避式的懦弱行为,但也是当下我能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

不只是我,另外一个好友同样是这样的。

一起逛街的时候走得好好的被嬉戏玩闹的小孩儿撞倒摔了一跤,没喝完的奶茶溅了一身,也溅了几滴在男孩子的衣服上。目瞪口呆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同时,她却几乎条件反射和那个男孩道了歉。

男孩的妈妈赶了过来恰好听见,将小孩子拉起来,不悦地对着我们说:“你们这么大的人,怎么走路也不小心一点儿啊!”

“不是,是他自己撞上来的。”朋友忍不住辩驳一句。

“他撞上来你刚刚为什么会道歉?”女人瞪着我们,将小孩儿拉在一旁,一脸“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回事”的表情,说完便拉着小孩儿走了。显然是不想再和我们有什么牵扯。

我们明明是受害者,最后却变成了加害人,实在是荒唐。

她说:“实在不应该下意识道歉的。”

可是我也知道,不由自主,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的自我意识。

我和她面面相觑,最后苦笑一声,只好作罢。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别人的情绪开始能够强烈地影响到自己。

我会因为担心对方的不喜欢逼着自己去喝不喜欢的汤,会因为对方的不喜欢而默认去做一些自己不认同的事情,也会因为对方的不喜欢而逼着自己去做一些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

他们的眉头微微一皱,我的心就跳一跳。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这叫作“讨好型人格”。

所谓的“讨好型人格”就是,喜欢主动道歉,迎合他人,没有原则底线,不会拒绝,害怕麻烦别人,默默承受,害怕表达想法,怕负面评价。

我沉默了一会儿想:至少我还是有原则底线的。

另外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响起来:可是你的底线值很高啊,那和没有底线有什么区别呢?

在很多情况下,我的不高兴都是建立在别人高兴的基础上。因为我并不知道我的高兴会不会让对方不高兴,但是如果真的有一个人会不高兴,我宁愿那个人是我。

这一段话说出来像是绕口令,但是确实是心里的真实感受。

谁不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懊恼为什么自己要做这些事情,谁又是天生就喜欢退后把所有的选择权交给别人。我不知道这种性子是怎么养成的,但是我终归是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讨好别人而诞生了一些不满的情绪,到最后都要自己慢慢地下咽,是在慢慢吃了几次狠亏,想起来都觉得心里j揪成一团之后才明白:和人相处得好并不意味着就要将对方的需求置于自己之上,而是在寻求一个平衡值。

我的天平太过于倾斜对方,所以才会把对方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轻。我以为那些事我能够自我消化,但是偶尔显露出来的疲惫到底还是会露了馅儿。

希望下一次再见,小姑娘能够对我说“哩开心”。

猜你喜欢

小孩儿小姑娘底线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采蘑菇的小姑娘
不傻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舔一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