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域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建设研究
2021-09-05胡慧敏黎春红
胡慧敏 黎春红
摘 要:本文紧扣旅游特色小镇理论内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有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乡村小镇中选取典型的小镇(恭城莲花小镇)进行调研考察。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小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运营效果及社会反馈,并针对恭城莲花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生态旅游;全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299.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广西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中国已步入大众化旅游的时代,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国家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发展机遇。旅游特色小镇是“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理想载体,与全域旅游的理念一脉相承。作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广西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和边境口岸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出入境通道及贸易软硬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而广西省有边境、民族文化、地形地貌等多重特色的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建设旅游特色小镇。2018年,广西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的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有45个。这45个特色小镇中,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明确提出“旅游+”多产业融合定位的小镇比重超过50%[1]。
二、广西恭城县莲花特色小镇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于2016年入选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莲花镇位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14 ㎞,瑶、壮、汉等多民族在此聚居。小镇东与钟山县接壤,南与平乐县同安镇为邻,西邻平乐县的二塘镇,北接平安乡,镇内二级公路直达高铁站和高速路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恭城莲花镇盛产月柿,是有名的月柿之乡,生态环境优良。小镇辖区内的红岩新村是文化生态旅游名村,村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遗迹、滚水坝、瑶寨风雨桥、梅花桩、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建有莲塘岭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红岩新村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
本研究项目组成员于2019年11月20日到2020年1月10日期间,到恭城县莲花镇调研,邀请游客对小镇的特色旅游开发、小镇公共设施、人居生活环境、旅游相关产业4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游客的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游客的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旅游目的、交通工具、旅行方式、旅游次数、过夜天数7个问题。二是游客对恭城县莲花特色小镇的评价部分,包括对特色旅游开发、公共设施、人居生态环境、旅游相关产业及其他影响因素等项目,根据李克特量表将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设置为5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方便游客对其进行更加准确地评价。本文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来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新村旅游的游客,项目组成员在向游客发放问卷时,仔细解释问卷里的问题,以便游客更好地完成问卷调查。截至2020年1月10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二)数据分析
1.人口学特征描述性统计
对样本进行人口学特征描述性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旅游目的、交通工具、旅行方式、旅游次数、过夜天数7个问题。
在性别方面,男性受访者66位,占比44%;女性受访者84位,占比56%;女性游客比例比男性游客比例高出12%。在年龄方面,20~30岁和30~45岁的受访者占比较大,分别为28%和29%,2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20%和23%。根据数据估计,来此小镇旅行的游客各年龄层分布较平均,说明此小镇的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对各年龄游客均有一定的吸引力。从旅游目的来看,受访者的旅游目的大多是休闲度假,占比77%。商务旅行、拜访亲友及其他目的占比分别为10%、7%和7%。在交通工具方面,私家车占比54%,旅游大巴、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占比分别为20%、20%和6%。116位受访者是自由行,占比77%;跟团旅行占比为23%。从旅游次数来看,第2次和第3次来访人数的占比分别为35%和31%,第1次和3次以上来访人数占比分别为22%和11%,这个数据显示150位受访者中,117位是重复旅游者,33位受访者是第一次来小镇旅行。在过夜天数方面,21%的游客不在小镇过夜住宿,79%的游客会在小镇留宿,停留天数分别是1晚、2晚、3晚和3晚以上,占比分别为45%,19%,8%和7%,客人停留的天数越多,在小镇的消费支出就会越多,对小镇的认识就越全面。
2.特色旅游开发
游客对“月柿节特色游”这一因素的满意值为3.8,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说明来小镇旅行的游客对“月柿节主题游”的总体满意度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恭城油茶美食游”这一因子的满意值为4,达到“满意(4)”的水平,说明“小镇的瑶乡美食主题旅行”符合游客的期待值,对游客比较有吸引力;“红岩新村生态农业游”这一因素的满意值为3.7,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说明游客对“红岩新村生态农业游”的总体满意度水平属中等偏上水平。游客對这3个特色旅游产品的综合打分为3.83,这个分值接近“满意(4)”水平,说明小镇特色旅游产品仍然需要打磨,挖掘新的亮点和卖点。
3.小镇公共设施
游客对“小镇的道路建设”和“小镇的加油站”的满意值比较高,分值分别为4.1和4,达到满意水平;“小镇的交通工具”和“小镇的停车场”的分值分别为3.6和3.5,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小镇公厕”这一因子的满意值为3.3,游客对小镇公厕的满意度接近“一般”,小镇的公厕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游客对这5项设施的综合打分为3.7,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说明来小镇旅行的游客对“小镇公共设施”的总体满意度水平属中等偏上水平。
4.人居生态环境
游客对“小镇的自然保护情况”满意值最高,分值为4.3;“小镇的空气质量”和“小镇的绿化”的分值均为4.2;“小镇的饮用水质量”这一因子的满意值为4.1;4个单项满意值均介于“满意(4)”与“很满意(5)”之间,达到满意水平;平均值为4.2,说明游客对小镇的人居生态环境总体满意较高,小镇的人居生态环境好,适合居住,对游客具有一定吸引力。
5.旅游相关产业
游客对“小镇餐饮服务”和“小镇特色土特产”的满意值较高,两项的分值均为4,达到满意水平;“小镇的住宿设施及服务”“景区导游服务”“小镇特色手工艺品”的分值分别为3.8、3.6和3.5,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小镇的住宿设施以民宿为主,民宿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小镇当地居民,住宿设施及服务未达到“满意(4)”的分值,说明设施和服务仍然需提升。莲花特色小镇辖区内的文化生态旅游名村——红岩新村,景区内缺乏专业导游,自由行游客在景区内很难找到专业的导游为他们提供导游服务,只能找当地的村民做向导,导致游客们对景区导游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未达到满意的水平。小镇特色手工艺品与桂林周边景区售卖的手工艺品同质化较严重,缺少亮点和卖点。游客对旅游相关产业的综合打分为3.76,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说明游客对“小镇旅游相关产业”的总体满意度水平属中等偏上水平。
6.游客对小镇的整体评价
游客对“小镇民俗文化”和“小镇人民的文明礼仪”的满意值比较高,两项的分值分别为4和4.1,达到满意水平。莲花镇的瑶族人口达5.32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95%,瑶族人民友善、文明好客、能歌善舞,而且瑶族人民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饮食习惯及传统服饰,游客在小镇旅行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小镇当地的居民,对他们的民俗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给小镇人民的文明、热情好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150位受访者中,有82%的受访者表示会再来小镇旅行,87%的受访者表示会推荐朋友来小镇旅行,这两个数据表明这部分的受访者对小镇的旅游产品、小镇公共设施、人居生态环境及旅游相关产业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游客有意愿重返莲花小镇旅行,成为回头客,有意愿推荐朋友来小镇旅行,说明小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设施服务,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但是从数据来看,有18%的客人表示不会重游,且有13%的游客表示不会推荐朋友来小镇旅行,说明这部分游客在小镇的旅行过程中,对小镇的满意度不高,小镇的旅游产品、旅游相关产业、设施等方面仍有改善提升的空间。有73%的受访者去过小镇县城周边的景区旅行,有88%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去小镇县城周边的景点旅行。
三、广西恭城县莲花特色小镇评价总结
本文从特色旅游开发、小镇公共设施、人居生活环境、旅游相关产业4个方面对莲花小镇进行调研。受访的游客对小镇的“人居生活环境”满意度最高,分值为4.2,介于“满意(4)”与“很满意(5)”之间;“小镇特色旅游开发”“小镇公共设施”“旅游相关产业”的分值分别为3.83、3.7及3.76,介于“一般(3)”与“满意(4)”之间,说明游客对这3项的总体满意度水平属中等偏上水平。通过数据分析,莲花小镇目前的基础设施、特色旅游开发、旅游相关产业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莲花小镇建设要保持现有优势,不断地发展完善。
四、蓮花特色小镇建设路径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要加强莲花特色小镇商业服务、小镇公共设施、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优质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消费环境,实现“吃、住、游、购、娱不出镇”。要推进智慧旅游和景区内数字化管理,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度。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莲花小镇景区缺少专业的导游及相关的专业旅游人才,要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知识密集型高素质人才来小镇创业,提高小镇整体素质和产业层次,推动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立足游客文化需求,设计特色旅游精品
莲花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古村落、古建筑保存完好,极具“莲花九甲”特色,有恭城油茶(省级非物质文化)、长鼓舞、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深度挖掘莲花镇历史文化、瑶族文化、瑶族美食,并与月柿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设计特色旅游精品。
(四)政府引导,加大支持和监督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支持和监督手段的不断规范,引领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第一,可以通过聘请旅游专家与广西旅游院校合作,通过实地调研,编制科学的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规划[3]。第二,政府在做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方面,要做好服务保障和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与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秀企业和商户。第三,小镇的主管部门可从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小镇工作人员、企业、商户及游客的行为。第四,小镇的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协调监督工作小组,协调好政府、当地居民、企业、游客、媒体之间的关系[4]。
(五)优化小镇营销方式
景区可利用高铁杂志《旅途》连续刊发推介文章,全力推进小镇旅游业发展。要充分借助重要平台,在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上做主题推介,关注旅游新媒体,倡导柔性化营销。潜在旅游者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往往使用网络平台借助旅游经验来规划旅游线路。因此,景区可通过旅游信息平台、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传播小镇旅游攻略、旅游经验、旅游宣传短片,吸引潜在旅游者前往小镇旅游[5]。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名单[EB/OL].(2018-04-04)[2021-06-21].http://www. gxzf.gov.cn/zwgk/zfwj/20180413-689328.shtml.
[2] 刘志婷,王金叶.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度假旅游,2019(2):179-180.
[3] 张丹.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9-43.
[4] 吴晓莹,邵雷鹏.广西培育规划特色小镇模式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1):33-36.
[5] 演莉,张霜.全域旅游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究:以湖南省江永县为例[J].山西农经,20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