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先行,“筑”就低碳未来

2021-09-05顾伟华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碳达峰排放量建筑

顾伟华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上线。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上海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指导下,自2011年起就开始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40%左右,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如何真正“筑”就低碳未来上肩负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借鉴他山之石,予以科技赋能

当前,发达国家对于建筑碳排放已逐步形成一系列标准、制度、要求,并推广到不同类别的建筑项目中,并从立法、配套政策、市场环境、奖励机制等多重维度保障落地。为了建立碳市场良好有序的绿色金融环境,还需要我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支持绿色建材产品和建筑垃圾减量化等措施,与行业前沿科技融合赋能提升节能效果,使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上海科研实力一直不容小觑,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排名中更位居全球第五。低碳领域尚需科研优势的发挥,通过鼓励低碳、零碳、负碳等新技术研发推广,实现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发展。例如,华建集团将牵头发起成立“低碳创新研究中心”,打造上海低碳发展的高端智库与跨界合作平台,带头推广低碳技术创新,尽快带领行业实现低碳转型。

注重顶层设计,操作精准施策

自上而下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尤为重要,在建立碳控管理平台、制定碳控解决方案、提出碳中和路线图、编制区域低碳底图方面做到有序达峰、有序中和。例如以分地块图则形式落实“低碳”控制要素,在控制指标落实到规划地块时,要为低碳产业、低碳布局、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资源再生等设施预留规划空间。同时,在不断探索“绝对零碳”的试点案例时,更要大力推广“相对零碳”的四新技术,避免盲目追求过高的低碳标准。零碳只是“盆景”,低碳更是“绿茵”。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房屋的年运行碳排放量约为4757万吨,全市房屋施工建造、材料运输、建筑材料的年碳排放量约为4431万吨。“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全力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大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必须精准施策,提高公众认识,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强化示范带头作用,探索既有城区、既有建筑低碳化建设的新途径。

动态管理标准,强化金融激励

大数据管理要求对建筑碳排放约束指标进行动态管理,要识别碳排放特征、建立碳排放数据库、明确碳排放基准线、提出科学技术路径,逐步实现全市范围内建筑碳数据的动态度量、延伸控制与溯源核查,有效落实碳排放约束指标。要建立建筑材料碳排放全流程追踪与监控技术体系、市政基础设施碳排放评价体系。要开展低碳/零碳建造技术创新和建筑材料低碳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规范与技术标准。要基于建筑终端用能电气化和能效渐进式提升的系统研究和集成分析,提出建筑低碳排放中长期约束目标和发展路径。

受制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靠建筑自身可再生能源的一体化建设较难实现“零碳”或“近零碳”,太阳能、风能等并非高密度中心城区碳达峰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购买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抵消建筑碳排放量,实现“净零碳”是较为现实的做法。可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国家碳交易平台,建立全市低碳金融激励机制,推进建筑碳配额远期交易模式创新,鼓励创建“净零碳排放示范区”,适时发布“建筑低碳指数”,从而倒逼建筑终端能效渐进式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发挥市场作用拓展建筑碳排放量的消纳空间。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猜你喜欢

碳达峰排放量建筑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用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倒逼机制开拓内蒙古绿色发展新未来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