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冷雨 文化寻根
2021-09-05范瑞懿
范瑞懿
摘 要:《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散文中的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篇文章虽是散文之形,却以诗为文,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学元素,呈现出别样的美感特质。基于此,本文旨在从不同角度探析《听听那冷雨》的古典文学意蕴。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 诗词意象; 声韵之美; 乡愁情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129-002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台湾作家余光中不但以其“乡愁诗人”之名誉满中外,而且他的散文成就也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散文创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横涉西方文学艺术,将古典与现代相契合,故而文采斐然,灵动高华,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特质。《听听那冷雨》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学意蕴。
一、古典诗词的意象运用
“听听那冷雨”,这“雨”可听可触,听之有声,触之有感。“听”本应侧重雨的听觉意象,但作者却用触感“冷”来形容它。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与触觉两者打通,从而赋予了“雨”这个意象更加深刻的内涵。“雨”本就迷离不清,再着一“冷”字更给人一种凄迷幽深之感。中国历来的文人都爱写听雨带来的萧瑟之感,“听听那冷雨”这一标题让人心有感发,使全文笼罩在一种凄婉氤氲的氛围中。
余光中的散文善于融合古典文学的意蕴,在《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这一艺术特色表现得尤为明显。文中层出不穷的意象和整体的意境都具有古典的情调,作者或直接引用古典诗词,或化用诗意,或改造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意象来唤起沉淀在人们心中丰富的古典文化内涵。《听听那冷雨》全文以“雨”为文眼,作者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余光中极力推崇古典诗词,注重研究与吸收古代诗人们的艺术技巧,并将之运用到散文创作中来,使散文呈现出诗的美感特质。优美诗词的点染、清空意境的烘托使作品富有古典的韵味。
散文的开篇即写道:“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杏花春雨是作者好用的意象,用以代表美好事物不再的惆怅之情,从而加深了作者的乡愁。杏花春雨江南,这六字实则有着无数古典诗词的烘托,“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千百年来这些诗歌名篇令人吟咏不绝,其中的古典意蕴更是使人心驰神摇。可是这里作者却反用其意,杏花微雨江南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然远去,空余向往之情。这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更增作者的落寞之感,使得乡愁更为凄苦,令人读之动容。然而这开篇的意象不过是为下文关键的一句话做铺垫——“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这三个意象再度出现,在这里古典意象已不仅仅是用来点缀文章了,而是被用作散文的关节点。三个意象都单独成句,拆解开来表达作者对故土的追忆和对中国文化的思考。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句之前所写皆是作者离乡后由冷雨引发的对故乡的探寻,而此句之后即写故乡的雨与台湾、美国的雨的差别并由此寻找到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所以“杏花春雨江南”已不仅是简单的古典意象,它们更是故乡的代表。作者对于古典元素的运用十分纯熟,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
除了诗句的引用和诗境的化用外,余光中还善于巧妙地经营文中的意象,使得散文有着诗词的神韵。作者以其大胆的想象与非凡的才思将乡愁融入种种奇特的意象中去,这些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作者首先使用了一系列与雨相关的意象串联起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商略黄昏雨”、“雨中梧桐”、“经历风雨的荷叶”这些与雨直接相关的意象均得诗词妙诣,在文中有机地结合起来,组合成一幅凄清迷离的思乡图。余光中还注重将多种感官打通,在意象的构造上融合多种物态,营造出“通感”之美。即如文中就有“湿漓漓的灵魂”、“温柔的灰美人”、“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子”、“昏沉的红烛”等由雨联想到的意象,这些想象新颖的意象赋予了全文一种诗意之美。这些意象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使作者的乡愁变得富有沧桑之感。如果将文中的意象分类,则有“古庙老僧”、“残山剩水”、“零落的坟”等体现凄苦意境的一面;也有“霜雪云霞”、“纷飞蝴蝶”、“雨中之伞”等体现美好意境的一面。作者对于意象的安排深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妙诣,在意象中隐含着许多深邃的内涵,巧妙地烘托出作者凄迷的心境。这与古诗词意内言外的特点实为异质同构的关系,通过意象的使用,作者进入了古典文学精神的内核,借古典的语境来拓展现代的情怀。
二、古典文学的声韵之美
声韵美是散文语言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作者娴熟地运用古汉语中的双声叠韵以及叠字,以参差错落、回环往复的句式将汉语特有的音韵节奏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散文的音韵美指的是语言与声调的调和,节奏分明,音节谐婉,给人一种听觉上的愉悦感。试看《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来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余光中笔下的文字是古文与白话文的相映生辉,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这一段文字就吸收了诗词格律中平仄调配所带来的声韵美,作者将诗歌的平仄、对仗原则运用到散文中来,使散文也有了诗的韵致。“虚虚幻幻”、“清清醒醒”都是“平平仄仄”的格律;“皑皑不绝”、“一仰难尽”分别为“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相应,抑扬顿挫,暗合诗律,行文摇曳有致,听起来清新悦耳,富有音韵之美。
余光中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基于这份对中国语言的热爱,他致力于重新认识和发掘古典文学独特的语言魅力并将之运用到散文创作中去。他说:“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中交织成一个大乐队。”这种语言实践在《听听那冷雨》中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一开篇即连用8个叠词。文章以叠词起,情韵悠长,情感热烈,奠定了全文婉转连绵的基调。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李易安著名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者大量运用叠词,借鉴了李清照作词的艺术技巧,用冷色调的叠词来衬托悲苦心境。这些叠词不仅准确地描写出雨的质感,而且增加了散文的音韵美。除了开篇这段描写之外,在后文中还有大量叠词的运用,这些叠词散落在文中各处,如珠玑美玉,将文章装点得恰到好处,读之琅琅上口。从音韵学的角度看,大量叠音词的应用在听觉效果上是细碎的,可使人有支离破碎之感,从而更有助于烘托作者凄凉的情感。《听听那冷雨》中叠词的成功运用构成了文章内在的旋律,使人读之荡气回肠。
句式的长短参差、整散交错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呈现出一种错综之美。“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这种长短句如歌行似的,在文中俯仰即是。精致的短句与流丽的长句相结合,使文章既舒卷自如又清新跳脱,富有动感之美。从这些句式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学习借鉴宋词长短句的影子,“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皆与宋词长短相间的句式十分相似。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听听那冷雨》在句式上学习宋词可以说是作者对于音律美的一种自觉追求,所以这篇文章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句式的反复加强了抒情的力度,古典文学的遗韵在这篇散文中得到了极大化的继承。
三、传统文化中的乡愁情怀
余光中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游子的乡愁情怀,这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1950年迁居台湾,1992年才得以回到他魂牵梦萦的大陆。余光中之所以那么热爱传统文化,是因为他一直心怀故土,乡愁难忘。他说:“中国是最美的母亲国度”,他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所以他的乡愁情怀是以文化背景为依托的,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结果。而《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也正是作者体现乡愁情怀的代表作品。作为一个文人,牵动他乡愁情结的是那融入血脉的文化传统,这篇文章中作者实则完成了一次心灵层面的文化寻根之旅。然后深情地告诉读者:唯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才可慰藉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之根埋在民族文化之中。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时间线索“现在—过去—现在”来体现乡愁的情感过程。文章以走在厦门街的路上开始,进而展开遐想由厦门街联想到厦门、常州、南京、四川;从嘉陵江畔的学童稚子到秦淮河边的风华正茂;接着又回想古中国的记忆;最终又回到现实中来,感叹前尘似海,古屋不再。在过去与现在的记忆穿梭中,作者走入霏霏亦想入非非,乡愁情怀也在这条时间轴上层层渲染,达到极致。在作者的回忆里,无形之中就将中国历史与乡愁结合在了一起,增加了乡愁的厚重感。作者所凸显的是对古大陆的孺慕之思,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历史原因是造成他与故乡久违的根本原因,这是乡愁生成的根源。作者思念他的少年时代——未离开“古大陆”,还被称作“川娃”、五陵少年的时代,这才是乡愁之根的所在。
余光中在厦门街住了二十年,他在梦里寻根寻了二十年,古典诗词是他寻根的得力助手。他日夜思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杏花春雨,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江南。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时刻不忘寻找自己的文化传统。当他到达美国看着那蓝天白云,想到的却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豪迈,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情趣;到达台湾,在对故乡雨声回味的同时,想起的是晏殊"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的忧思。故国之思像雨声一样,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永无止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是最感性的表现形式,也与“雨”的关系最密切,没有哪种形式能像诗词一样把雨写得那样感性多情。历来诗人都爱写听雨的感受,王禹偁贬官黄冈写下《竹楼记》,借听雨抒写人生经历;蒋捷历经亡国之痛,于雨中听出人生况味。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漂泊万里,与蒋捷一样故乡难觅,同为游子,《虞美人》的三重听雨境界于他大概心有戚戚焉。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者在听雨中展开联想,从历史到诗词,他用传统文化慰藉自己的乡愁,在文化寻根中找到了灵魂的寄托。
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10298107Y,指导教师:张兴春
参考文献:
[1]余光中.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M]时报出版公司,1984
[2]余光中.逍遥游[M]时报出版公司,1984
[3]余光中.余光中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4]杨娟.论余光中散文的中国文化情结[D]華中科技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