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办学举措,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

2021-09-05吴巧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举措特殊教育

吴巧华

摘 要: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特殊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有基本生活能力外,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功能和育残成人成才的功能。在正视基础教育改革提升质量的大气候下,针对残疾学生实际情况,近年来,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践行适性教育,渗透融合教育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举措,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为特殊孩子和家長开启了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质量; 举措; 特殊教育;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006-002

时任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曾在题为《适应转型 自觉转轨 主动转变》报告中有力地阐述了基础教育要抓住“历史环境”机遇造就的“历史机会”,去催生“现实问题”,以智慧破解“现实问题”,在适应转型、主动转轨、自觉转变的道路上,追寻不一样的精彩。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特殊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有基本生活能力的功能外,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功能和育残成人成才的功能。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在生活学习的质量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为此,在正视基础教育改革提升质量的大气候下,针对残疾学生实际情况,应该有适应转型、主动转变的意识与观念,有自觉转轨的气概与魄力,以求特殊教育的最优发展。多年来我们一路前行,努力践行适性教育理念,渗透融合教育思想,在提升特教办学质量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一、适应转型——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强化特殊教育质量新导向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仅将特殊教育作为“爱的事业”来看待,无法理解特教还需质量,其实不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提高质量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也不例外,面对着千变万化的需求、千差万别的学生、千姿万态的环境,特殊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以及对这些新要求的有效满足,因而特殊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具有思辨能力的有为人才,为此需要特殊教育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高效。特殊教育一定要主动认识变化,主动驾驭变化,主动推进变化,只有主动更新特殊教育观念,强化特殊教育质量新导向,才能积极推进变化,达到“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二、主动转变——树立特教质量观,追求高品质的特殊教育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特教人已清晰地认识到:特教办学绝非是看好特殊孩子不出安全事故,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以生活即可,而是要尊重特殊孩子的人格与尊严,要让特殊孩子享受最适合的教育,培养阳光自信的健全人格与品行,能融入主流社会,幸福指数高,生活有质量、有尊严。作为特教人必须转变特殊教育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特教质量观,追求高质量的特殊教育,这就需要打造自由、创新、快乐、温馨的好学校,培养高尚、有为、担当的好学生,成就有责任、有魅力、有智慧、有爱心的好教师。把促进特殊孩子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三、自觉转轨——创新办学新举措,实现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优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重点任务。教育质量尤其是特殊教育质量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特教人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明确特殊教育的质量标准,创新教育举措,注重实践教育、注重选择教育、注重启发教育、注重创新教育,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学校的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幸福指数上。

1.文化建设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校园文化构建的主阵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秉持“仁爱·自强·有为”的校训和“人人可为·人人有为”“特别人生·同样精彩”的办学理念,秉承“务实创新·和谐大气”的校风、“崇德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勤勉笃实·个性张扬”的学风。因地制宜,增建了理念石、“德香阁”文化长廊,开辟开心农场、爱心果园、开放式感统运动区、图书阅览区、乒乓球运动区等,建设“心灵之声”广播站、“红领巾”校园电视台等,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将每一处建筑与设施都变成传播学校文化的载体,呈现出“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不但发挥美化功能,育人功能,更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学习,使心灵每时每刻都能得到净化和熏陶,精神面貌焕发一新,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促使学生的生命成长走向完美,使人生走向美丽。

2.队伍建设

教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队伍是实现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是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中坚力量。为此,学校必须建设起一支既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特教专业行为的教师队伍。

(1)用目标愿景激励教师

精神文化总能对人起着凝聚、规范、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所以只有形成共同的目标愿景,才能凝聚大家的智慧服务于我们的特教事业。为此学校提出了“做专业特教人,走特教专业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学生第一”的原则;倡导“融雅、欣赏”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隐性文化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每个人,也形成了指导每一位教师行为的观念与准则。精神目标的确立,文化氛围的形成,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更增强了发展的动力。

(2)用健全机制引领教师

学校在重视用目标愿景激励教师、用教育实效发展教师的同时,更注重用健全机制引领教师幸福成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机制是集体的共同秩序得以维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充分尊重学校编印的学校管理手册中的规章制度,用奖励手段促成教师进取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的提高,在考核中体现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和结果并重等原则。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成功营造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引领教师不断提升自己。

3.课程建设

学校紧紧结合自身实际,优化现有课程,做实文化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发展综合活动课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师生互动发展,最终提高特教办学质量。多年来我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重点打造五个“课程”。

(1)优化现有课程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根据特教课程设置方案,结合不同学段盲聾学生特点,合理借鉴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材安排,进一步创新、完善特校现有教育课程,健全并优化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校本教材,以尽可能保证学生得到应有的高质量文化教育与培养。

(2)做实文化课程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每日一课”抽签听课活动、“每周一课”校本教研活动,向课堂、教研要质量。深化校本研修,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平台,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建立健全课题研究人员考核机制,确保课题质量。目前我校已有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结题,还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正在积极研究中,出现了全员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喜人局面。推行精制管理,健全校长室—教务处—学部—教研组质量监控体系,以“三有效”(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四过关”(教学目标设计过关、课堂教学操作过关、作业设计批改辅导过关、试卷命题研制过关)为目标,实行教学过程与质量的有效督导与调控。坚持班主任“坐班制”,四级巡课督导制,月度教学常规考评制,强化过程性管理,抓实过程,保证质量。坚持考教分离,强化质量考评,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引领,促质量提升。

(3)开发隐性课程

近年来,我校因地制宜,开发生活课程,如开心农场、家政自理等,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实践能力;开发网络课程,发挥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资源优势,切合听障学生特点,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促进文化素质提升;开发手工、体艺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开发经典诵读课程,根据不同类型残障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和手段,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经典文化滋养;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发展综合实践课程

每个人都有感知事物、享受生活的需求和愿望,而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特殊孩子也不例外。为此,我们每年都组织修订各年级的课程改革方案,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优化文化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拓展活动课程门类,增加活动课时。专门设立电教管理服务中心、体艺教育活动中心,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目标责任。根据师资队伍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开设田径、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围棋、象棋、视频阅读、课本剧社、动漫、口语个训、陶艺、健美操、手语译话等综合实践课程,并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全面开花,学生自主选修参加各项活动;每学期末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举办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感恩节等;定期开展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残障孩子在充满乐趣与温馨的校园里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特教办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特色建设

特色与质量相辅相成,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长期以来我们以特色兴校、特色立校为强校理念,狠抓特色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初具特色。

(1)阳光体育特色

为了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目标,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还给学生,我们精心设计并积极践行的“快乐大课间”已初具特色,首先师生统一做广播体操,接着师生齐打太极拳,最后是师生分组自由进行兴趣活动,有跳绳、乒乓球、篮球、足球、跑步、跳高、跳远等。师生乐在其中,在锻炼的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实现了和谐融合教育,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多名学生被选入省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集训队,并多次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此举不仅发展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幸福打下了健康的坚实基础,更展示了学校办学特色。

(2)国学经典特色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育人之本。我们坚持“国学育人”的教育特色,不断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使学生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国学教育,即国学立德,培养有文化素养的新时代的残障孩子,进行情感培育,提升道德境界,为残障孩子们打下厚重的生命底色。

以诗文名篇为主,集名言警句、古典诗文、国学小知识于一体,包含了国学经典以及书法、绘画、朗诵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同时规定了各年级的课程计划,低年级段有《童谣》《三字经》《弟子规》,中年段有《论语》《唐诗》、经典散文名著,高年级段有《宋词》《中小学生必背60首》等。为让国学经典“制乎外,养其内,行诸外”,我们精心设计了国学教育系列活动。例如每学期评选“经典诵读之星”,每个月举行经典诵读展示与交流活动等,结合国学教材,举办爱国、感恩、礼仪、勤学、交往等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的诵读节活动,“中华颂·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系列活动,建立“国学雏鹰奖章”的评价体系,传播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国学教育成效显著,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提升了办学品位,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特别是在建设充满活力、文化厚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特殊教育示范学校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3)职业教育特色

学校开设职业教育以来,逐渐探索出特色之路。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社会资源,逐渐开发按摩、木雕、电子电工、广告平面设计、园艺、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一至两项职业技能。最近又增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拟定高中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在以往开设的众多职业教育专业项目中,精选出广告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制作、电子电工、齿科等四个最适切的专业项目,重点打造,形成特色中之特色。

近年来,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究,转变教学理念,狠抓特殊教育质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举措,走的是一条对特殊教育质量探索、实施的道路,学校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有力地推进,呈现出令人欣喜、催人奋进的发展态势,为特殊孩子和家长开启了美好的明天,更好地实现了学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举措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