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出发
2021-09-05陆辉艳
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会与各种风景、人物相遇,一些重要的人与事足以令我们的人生发生转折。一个人的文学路更是如此,《广西文学》无疑是对我的创作经历有着重要影响的那部分。
大学时代我开始写诗并零星地投稿,只在《散文诗》《飞天》《红豆》发表过十来首小诗,大四随着学业的紧张和找工作的烦忧,诗歌写作便搁置了下来。省刊《广西文学》那时对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当时与我一起写作的同学也还没有人在上面发表过诗文。这么一想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学生时代的写作还没入门呢。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去广东找过工作,命运兜转,最后又回到南宁,进入一家小报社谋生。微薄的工资只够在建政路南一里租一间暗室般的屋子,虽然在四楼,白天不开灯的情况下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靠近窗户伸出脑袋,方可见楼房之间狭窄的一线天透出的微弱光亮。当时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也在附近寻找出租房,当他带着他的女朋友辗转完曲折的巷子敲开我的门时,我还记得在白天的日光灯下,他俩诧异的神情和不停摇着头的尴尬情形。那时我唯一强烈的愿望就是,至少要租一间白天有光的屋子,而不是继续过着鼹鼠般的生活。报社办公地距离广西文学杂志社仅隔了两条街,我的租房则离得更近,走出人群拥挤的建政南一里小巷,往古城路方向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就是广西文联。每天步行上下班路过文联门口,还会特意走到马路对面,满怀敬畏地看一眼广西文学杂志社的牌子,梦想着自己的作品有一天能在《广西文学》发表。
当时所在单位是少儿报刊社,一年有长达两个月的寒暑假,除了工资低,时间倒是挺富余。百无聊赖的我彼时又继续诗歌写作,幻想着作品发表了,就可以用稿费改善租房状况。2005年,我写了大量的诗歌练习作品,鼓起勇气向各刊物投稿,却连一丁点儿涟漪都没有泛起。沮丧的我只好将这些作品贴在一些文学网站和论坛。论坛上的一些师友给我留言,说诗歌不要写得太长,太长了不好发表,建议我改成短诗,先试着投给家门口的省刊《广西文学》,说我“可以的”。就是这简单的鼓励,让我振作起来,埋头修改、整理自己的作品,先后向《广西文学》诗歌邮箱发了许多组诗。不久我就接到冯艳冰老师的电话,她的声音真美,在电话里她先肯定了我的作品,说我很有灵气,但是还有待提高,暂时达不到发表的水平,让我继续努力。虽然不是用稿通知,我却异常兴奋,编辑老师能打电话给我指出我的作品存在的問题,说明我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那时我暗下决心,好好写,上天是不会辜负一个肯付出努力的人的。
2006年,《广西文学》第10期以头条专辑的形式推出了《首届广西诗群双年展》,刊发了广西五个诗歌群体及其他诗人的诗作。我以“相思湖诗群”的一员出现,作品终于第一次在《广西文学》发表了,也从此与《广西诗歌双年展》这个栏目结缘。心情当然是激动的,不仅因为自己的作品发表,更因为这次诗展让我知道,原来诗歌写作这条路并不是孤单的,自己身边就有如此众多写诗的师友,那时虽不认识,却已然在心里将他们当成了同仁。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一直延续下来的广西诗歌品牌栏目——《广西诗歌双年展》,此后我与它竟有着更深的缘分。这次诗展虽然只发表了两首诗,我却因此不再那么强烈地否定自己,继续一边阅读,一边更勤奋地练笔。
2007年大概在秋天,突然又接到冯艳冰老师的电话,她让我整理一组诗给她。我有些发蒙,心想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被约稿?因为激动,我感觉到自己的语无伦次。那时我还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每天下了班,就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敲打、整理自己手写的诗作。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好,辜负冯老师的期望,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挑选、修改了四十余首诗,然后惴惴不安地发到了她的邮箱。过了大半年,就在我对这组诗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广西文学》2008年第2期《新星座》栏目,刊发了我的组诗《陆辉艳的诗》共十六首,四个页码的篇幅,还配发有郁葱老师为我写的评论文章《“我们把自由放在各自的血液里”——陆辉艳诗歌的丰富性》。拿到刊物那一刻,恍如梦中,我幸福得眼泪都要涌出来了。当然,我也领到了平生第一笔高额稿费,相当于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在一个省刊的重要栏目刊发一大组诗作,对一个新手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且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意味着一个人文学之路的起点,激励我更自觉、更投入地走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路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爆发。《广西文学》同年第7期头条新增设《汶川紧急救援》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了反映“5·12”汶川大地震的诗歌专辑《以生命的名义——非常诗潮》,刊发盘妙彬、黄芳、许雪萍、非亚、刘春、牛依河等十五位诗人的诗作,其中有我的组诗《我听见了废墟中你最低沉的呼唤》共六首,所得全部稿费由《广西文学》通过广西红十字会捐给汶川地震灾区。后来冯艳冰老师跟我分析这组急就章,她认为支撑内容的细节有了,情感也到位,但缺少宏观视角和深度,语言比较芜杂……这种真诚的批评和指导,让我在后来的写作中更清醒、更有效地思考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自觉写作转而进入写作的自觉,再后来,我的作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刊物上,这些进步也跟冯老师等诸多良师益友的提醒、指导、鞭策是分不开的。紧接着,《广西文学》2008年第9期迎来了第二届广西诗歌双年展,这次双年展以专刊的形式,刊登了广西各个年代的诗人作品,我的组诗共十一首及一篇创作谈得以刊发。也就是说,仅2008年这一年,我在《广西文学》密集地刊发了三大组诗歌,由此可见一个刊物对文学新人的大力扶持与栽培。
2013年,在刘频老师的推荐下,我成为《广西文学》的特邀编辑,协助冯艳冰老师参与诗歌栏目的编辑策划与组稿工作。如前所述,我与《广西文学》,与《广西诗歌双年展》的更深缘分即在于此。诗歌编辑与诗歌写作看起来是密不可分的连体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建立在对文字的敏锐和作品价值的共同理解上,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写作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风格和偏好去表达思想;编辑却要做到不偏爱,去除个人的偏见,要有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有价值的作品。在几年的工作中,冯艳冰、覃瑞强、李约热、韦露等编辑老师都给过我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对文字的认真、思考与精益求精,也让我对文学编辑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崇敬。由衷地感激他们!
“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走得很远”,这是《广西文学》诗歌栏目曾用过的一句宣言,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激励着我。从《广西文学》,从这里出发,文学的荒野之途漫长且阻,创作困境也依然存在,在语言的崩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小径继续前行,这是我接下来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