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四力”,写好党报精品新闻作品

2021-09-04张海旭

新闻潮 2021年7期
关键词:四力党报精品

张海旭

【摘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文章从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脚踩泥土、眼向基层、脑装大局、笔起风雷,打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精品新闻作品出发,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增强“四力”水平上下功夫、苦练真本领,才能写好党报精品新闻作品。

【关键词】党报;四力;精品;新闻作品

一、脚踩泥土,苦练脚力,抓住新闻事实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善于抓住新闻事实的素质体现。要抓住新闻事实,就得在“脚力”上下功夫,要求记者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迈开两条腿,发扬“光着脚板跑新闻”的好传统,走街巷、进社区,下农村、访农家,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意。

脚力是一位新闻工作者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寻找新闻素材,并在新闻实践中把大量新闻素材转化为鲜活的新闻事实,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文章的关键。

防城港市的“海、边、山”特色是做好新闻精品的宝库。特别是“海、边”特色,是挖不完的新闻“金矿”。1991年,广西重启防城那良里火边贸互市点。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那良边民借助国家利民的边民互市政策,靠“边”吃“边”,每年有3500多名边民纷纷自发拉起板车搞边贸营生。他们凭着人手一本的边民通行证,每天到越南购进货物,然后用板车拉回国内,卖给国内居民或公司,一个月下来,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一位记者发现这条新闻线索后,多次深入采访,但是找不到落笔点。到了2015年末的最后几天,记者再次深入采访,此次发现弹丸之地的里火边贸互市点,拥有拉货板车650辆。为方便管理,当地以自愿为原则,将参与边贸的边民和板车分为26个车队,每队25辆,统一由队长指挥。老弱病残的边民亦参与进来,拉不动板车的就帮推车或装卸货,共享资源,共同致富。2015年,在当时经济大环境下行的形势下,里火互市点交易保持稳定态势,全年预计边贸总量34.5万吨,总值45.94亿元。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次深入采访,记者“脚力”到了,抓住了新闻事实,一气呵成,写成890字的短新闻《650辆板车一年从越南拉回46亿元》,并及时在《防城港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该篇文章是一篇写“边”的新闻精品,刊发后全国多家报纸、网站转载,具有很好的舆论引导力,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社会反响巨大。2016年,该作品被推荐参评2015年度广西新闻奖,荣获一等奖。

二、眼向基层,增强眼力,发现新闻价值

“眼力”是新闻工作者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入基层一线,在火热的群众生产生活中找选题,发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因此,新闻工作者除了练好“脚力”,还得在“眼力”上下功夫,需要一双眼睛增强善于发现“金子”的眼力,才能写作出具有引导力、公信力的精品新闻作品。

2015年,在一次深入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五联村老冯坪采访时,记者发现老冯坪地处深山,住着400多名村民。由于信息闭塞,人的思想和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很多群众为省事,结婚不登记,生小孩时为省钱不进正规医院,更不给新生儿做出生登记。于是,全寨无出生证明、无户口的“两无”人员非常多,20多名“两无”人员中年纪最大的已经22岁。这“两无”令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他们外出打工工厂不收,上中学入不了学,无法享受每人每年1560元的边境补助,各种社会保险也无法办理。除这些外,“两无”还影响到年轻人的婚姻幸福。寨里有一个女青年就是因为没有户口而险些和男友“告吹”;村里有人外嫁多年,但依然无法办理结婚登记,所生孩子至今还是“黑户”。记者把相關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大约2个月后,记者再次深入老冯坪采访,村民见到记者,激动地说:“我们村20多个年轻人今后读书、工作、结婚的事好办了!”原来那良边防派出所民警已经免费采集了32名当地群众的DNA,鉴定结果准备3日后送进瑶寨老冯坪。记者立即与那良边防派出所民警联系,第三天与民警一同把32名村民的DNA鉴定结果送到老冯坪。这次DNA鉴定,解决了老冯坪22名“两无”人员的户口办理问题。记者敏锐地感受到其中的新闻价值,当时正值我国爱民固边战略实施10周年,防城港市与越南接壤,有较长的边境线。10年来,边境辖区人心稳、秩序好。解决老冯坪村民的“两无”问题,正是防城港公安边防部队说实在话、办贴心事的具体体现。32个DNA鉴定结果背后的真情意,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再三深思。当天,记者采访结束,一气呵成写出《32个DNA鉴定结果送进瑶寨老冯坪》的报道,编辑及时编发在次日《防城港日报》二版头条。该消息刊发后,多家网站转载,社会反响较好,作品获2015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

三、脑装大局,强化脑力,提升新闻魅力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要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鲜明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脑装大局,在“脑力”上下足真功夫。

增强“四力”中的“脑力”,是新闻工作者从简单的新闻事实中提升出有价值新闻的关键,也是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成长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关键环节。新闻工作者要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胸中怀有大局,围绕中心、多思善谋、去伪存真,善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闻魅力。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视察,一眼认出了京族服饰。记者在看到新闻报道后,马上在网络上搜集京族传统服饰的有关情况。当时网上只有一篇报道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文英的新闻。记者对此新闻继续跟进,到了5月中旬,记者在朋友圈看到樊文英走红的视频新闻。视频中的京族传统服饰也同时成为热点,一个旗袍总会向樊文英定制几百套京族服饰,各地订单也纷至沓来,有的甚至来自美国、新加坡。

通过对新闻线索的前后对比分析,记者发现樊文英成为网红的视频新闻线索很有价值,急忙四处打听樊文英的联系电话。经过一番苦寻,终于联系上樊文英,并预约了采访时间。采访小组深入采访,写出《总书记一眼认出的京族服饰是我做的》的文章,并且在《防城港日报》要闻版面刊发,新媒体同步发布。由于文章把握好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度,被国内多家网站转发。

四、笔起风雷,锤炼笔力,写出新闻精品

“笔力”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层注解:一是字、画、文章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量;二是写作能力。新闻工作者的“笔力”与“脚力”“眼力”“脑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做到“四力”融会贯通,相互激荡,才能做到笔起风雷。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在“笔力”上下功夫。一是要向群众学习,用好群众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观点,谋篇布局,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和镜头,创作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的好作品,努力做到写得实、写得新、写得活。二是要善于学习,博览群书,做到知典用典、学史用史、旁征博引,任何词汇表达可信手拈来,不费功夫,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

2020年11月,记者到防城港码头公司采访,得知雅万高铁即将进入铺轨阶段,备受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元首关注的雅万高铁建设项目采用的钢轨将于当月在闻名中外的“胡志明小道”起点——防城港开始启运出口。这条新闻线索含金量很高,因为雅万高铁建设项目是象征两国友谊的标志,是中国高铁整体出口的首单,是东南亚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务实合作和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产能领域合作的新标杆。印度尼西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元首更是高度重视。2020年11月28日,中国高铁出口首单——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钢轨在防城港启运,记者再次深入现场采访,写出《中国高铁出口首单印尼雅万高铁钢轨在防城港启运》的报道。文章是团队开动“脑力”精心打磨而成的900字的文字稿件,编辑再次精编细改,当天,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微信公众号、“防城港新闻”客户端同时发布,全国60多家媒体纷纷转发,29日《防城港日报》又在要闻版刊发,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五、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内容为王,质量为先。党报新闻工作者在增强“四力”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准确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统筹网上网下、内外宣传,讲好老百姓关心的故事,写好新时代精品新闻作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四力党报精品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采编探析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精品画廊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