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一趟钻”PDC钻头设计及应用

2021-09-04田东彬齐昌利王海斌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5期
关键词:威远机械钻速圆弧

谢 金,田东彬,田 波,齐昌利,王海斌

(1.渤海石油装备(天津)中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2.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工程分公司,天津 300280)

0 引言

威远构造位于川中古隆平缓构造区威远至龙女寺构造群,为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上形成的一巨型近穹隆状的背斜构造。二开井段钻遇层位较多,须家河段以砂岩为主对钻头抗研磨能力要求较高,雷口坡、嘉陵江组地层有灰岩硬夹层及石膏层软硬交错,龙潭组铝土质泥岩、页岩夹凝灰质粉砂岩及黑色煤软硬交替,茅口及栖霞部分井段部分含黄铁矿、燧石结核。

当钻头瞬间过渡到软地层的时候,钻头瞬间吃入地层深度加大,产生较高的扭矩,甚至会憋停。当钻头在井底反复粘卡振动时,钻头的复合片就会由于过高的冲击力而破碎,最终因机械钻速降低而起钻,难以达到二开“一趟钻”的既定目标。通过不断改善311.2 mm 五(刀)翼16 mm 齿钻头冠部形状、布齿、水利结构设计,研制出抗软硬交错、耐磨性更强的适应“一趟钻”特性钻头。

1 设计方案

1.1 冠部形状α

结合现场施工工况,综合考虑冠部剖面形状对破岩效率、钻头寿命和稳定性影响。选择“直线—圆弧—圆弧”形状为基本冠部轮廓曲线(图1),该钻头冠部轮廓采用常规中等内锥结构,既能保证钻头稳定性又能兼顾攻击性。冠顶鼻部位置宽大,通过大的表面积达到优异的抗冲击能力,在大钻压工况下能获得较高的机速;肩部双圆弧连续平缓过渡结构可消除集中载荷点,增加穿硬夹层能力,线性相对较长,可以布置更多的切削齿参与工作,强化钻头抗研磨能力,提高钻头使用寿命。

在图1 所示的坐标系中,这种直线—双圆弧剖面可以表示为式(1),剖面参数按式(2)计算:

图1 冠部轮廓曲线

式中 Dp——冠部外径,mm

R0——冠部半径,mm

R1——内圆弧半径,mm

R2——外圆弧半径,mm

α——内锥半角,°

H2——外锥高度,mm

H1——内锥高度,mm

r02——外圆弧圆心径向坐标,mm

利用式(1)和式(2),给定钻头冠部外径Dp、冠顶半径R0、内锥半角α、内圆弧半径R1、外圆弧半径R2,就可以确定出具体的冠部剖面形状。

1.2 刀翼结构及布齿设计

为了提高钻头的攻击性和稳定性,采用五刀直翼非对称结构(图2),相邻刀翼间夹角为67°~75°,这种直刀翼结构钻头刀翼清洗效果好,切削齿能及时得到冷却,在软到中等硬度的地层中机械钻速较高;同时该结构分散井壁切削力,提高钻头稳定性。

图2 布齿结构

切削齿的工作角度是后倾角、侧倾角、法向角(装配角度)三维合成的。后倾角是其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Hough 研究得出的结论:软地层金刚石钻头应采用10°~20°的后倾角、硬地层采用20°~25°后倾角;1990 年代,Kara-Sawa 和Li 等用后倾角为10°、15°、20°、25°、30°和40°的切削齿切削花岗岩,结论是随后倾角的增大,切削齿纵向力、切削力、扭矩都呈增大趋势。现场经验表明,钻压和扭矩越大,切削齿切削地层的能力越强,且抗冲击破碎的能力也加强。针对威远区块二开钻遇地层的特点及使用后的钻头肩部磨损严重,采用Ф16 mm 复合片同时为主副切削齿,后排齿较前排齿出露低,钻进过程中前排齿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后排齿开始切削地层。作用旨在有效控制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纵向和扭转振动,保障钻头机械钻速和工作寿命。副齿出露高度对钻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高出露会影响主齿吃入地层,低出露则起不到保护主齿的作用,依据现场和设计经验将高度差设定为2 mm。

切削齿后倾角采用由内向外渐变的设计,区间设定为10°~25°,确保钻头有较好的攻击性和使用寿命。设计侧转角区间为1°~12°,以加强钻头的清洗和排屑的移运,避免切削齿与井底的干涉现象,提高钻进效率。

1.3 刀翼优化设计

降低刀翼厚度,使流道面积最大化。增大刀翼及排屑槽圆角,形成曲面,刀翼形状近似流线性,减少流体阻力。刀翼根部增厚,使刀翼背部具有较大的斜面,便于上返岩屑。

1.4 水利结构设计

飞仙关组巨厚石膏层,龙潭组铝土质泥岩,易发生缩径、垮塌,尤其是在龙潭组易出现泥包现象。针对钻头出现的泥包现象,使用深宽水槽设计,运用专业水力分析软件,对井底流场进行模拟,对配置八喷嘴水力结构进行调整,提高水力运移岩屑效果,加强钻井液对金刚石钻头鼻部、肩部位置切削齿的清洗冷却效果。经过分析优化后的水力结构是钻头在钻进过程中,消除了滞留、回流区域,有效杜绝钻头泥包现象,减少了因岩屑从井底冲洗不及时造成重复切削的情况。

1.5 防卡结构设计

防卡结构是在PDC钻头倒划眼位置增每个刀翼在增加一颗二级级倒划眼齿,新增加的倒划眼齿圆周半径较常规倒划小,并在两个倒划眼齿间增加尖锥齿(图3):当井壁不稳出现较大掉块,尖锥齿破碎体积过大掉块使其能随泥浆返出井口,减少因掉块卡钻的风险;而当钻遇缩径较重或者易垮塌时底层时,在划眼过程中双倒划眼齿的结构能更快、更有效地修复井壁,降低卡钻风险,减少起下钻时间。

图3 防卡结构

2 现场应用及对比分析

针对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地层个性化设计的金刚石钻头,在须家河至栖霞组须家河至栖霞组威204H47-2 和威204H47-3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表1),所钻岩性为细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铝土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等,钻头平均进尺1735.5 m,平均机械钻速8.96 m/h,在3 口井实现了二开“一趟钻”。

表1 新型金刚石钻头与其他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数据

3 总结

针对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二开的地层特点,个性化设计的新型PDC钻头平均机械钻速与单只钻头进尺均有所提高,实现了二开“一趟钻”,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

猜你喜欢

威远机械钻速圆弧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四川威远地区地震活动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路过威远桥
外圆弧面铣削刀具
双圆弧齿同步带的载荷特性研究
六圆弧齿廓螺旋齿轮及其啮合特性
威远农商银行:打造金融服务示范区 构建创业融资新模式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