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温暖的班主任,创作温暖的班级

2021-09-03于艳玲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班主任管理

于艳玲

摘要:班主任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学生就会认为班主任不是在帮助他成长,只会认定老师怕扣“自己”的分才会对他这般严厉。教育在于帮助、引领、启迪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切方法和措施都应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个性发展;管理

一、学做一名温暖的班主任

激发学生的班级归属感,让学生明白这是谁的班级,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一)努力成为学生的自己人

“自己人好办事”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适用。学生觉得班主任是自己人,那一切教育就有了入口,犹如春雨一般瞬间滋润心田,那个被滋润了的小心田,一抬头就会找到归宿——我的老师,我的班!

浩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孩子。“老师好!”一天一声清脆在走廊与我不期而遇,我一抬头看着这张脸,“浩!”我惊呼,“不是老师,我是源,浩是我哥。”“我们俩是双胞胎。”孩子看我错愕的表情,又跟我解释道。“哦,你们俩是双胞胎呀,你在几班呢?”我跟源闲聊了几句后心里一阵感慨,都是一个妈生的,怎么差距那么大,弟弟阳光开朗,哥哥阴郁沉闷。回到班上,正好物理老师过来告诉我,浩在这节课上,因为老师批评了一句,“啪”地一下合上书,坐着发呆。我脱口而出,“你比你弟差远了!”孩子猛一抬头狠狠地看着我,我吓了一跳,着实因为这个表情而心颤,这之前怎么批评,他都是不说话,今天怎么了?下了课我给浩妈打电话,说了孩子的情况。浩妈无奈地说,这个大儿子以前不这样,上了学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在家里说不得,哄不得,还常常摔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浩的家里。刚说几句话,浩妈就拿出奖状自豪地说,老师您看这是源的,这也是源的,哎,浩啊,就不是上学的料。以前为了开家长会方便,就把他俩放一个班,结果老师经常打电话说浩哪哪都不如源,我们回来就批评浩,久而久之浩越来越差,源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啊?我仿佛明白了,原来浩上学之后就一直在这种比较中生活。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接受知识的快慢不一样,哪怕双生子也有发育早晚的问题。浩从入学到现在,周围人提起他最多的评价就是他不如弟弟,孩子的世界里鲜有肯定和表扬,更别提鼓励了。那时我都能感到,当浩第一次听到不如弟弟的指责时心中的痛苦,我甚至能想象出,多少个夜里孩子躲在被窝中抽泣的画面。我十分内疚,过了这么久才懂孩子。这时哥俩回来了,我站起来,准确地认出了浩,不由分说地把孩子搂在怀里。浩挣扎出来,看到我满脸的泪水,他第一次开口说,老师。

每一位孩子出了问题都有原因,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爱他的人的守望和陪伴。我很幸运成了这么多孩子成长的守望人,以前我做得不够,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后我要让孩子知道,我是他的自己人,他的成长我来守护。

(二)精心呵护孩子的自尊

每个人都有自尊,当孩子感觉自尊心受伤时,他会从恐惧到反抗来保护自己,若一再受伤,孩子会选择漠视,直至不屑,这是教育者的无奈,可是老师们是否深究过,您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吗?

每一位教师都爱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孩子。可是很多时候,孩子感受不到老师的爱,他们说,你说你爱我却疾言厉色,你说你爱我却面部狰狞。这样的爱,怎么走到孩子的心里去呢?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孩子有归属感?

二、捕捉日常中的温暖时刻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于教书育人的路上积极捕捉日常中的温暖时刻,会让孩子们看似平静的心绪比以前更温润,班集体会更加团结向上。

(一)合理认知,温暖不超限

班主任总想抓住一切可能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晨点、午点、晚点的铃声结束后,依然有班主任的喋喋不休,他们总认为想到的都到嘱咐到,宁肯多说了学生记不住,也绝不轻易漏掉,殊不知此刻学生的心早已随着铃声飘远了。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动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读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自己有的时候就像那个牧师一样,对学生的说教,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似乎总有说不完的道理,似乎总怕说不透。特别是一周一次的班会,刚开始我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三点:踏实、扎实、诚实。我发现说到这里的时候,孩子的眼睛是放光的,他们想跟老师探讨人生的态度,想跟老师学习老师的经验。从孩子们闪亮的眼睛中,我似乎受到了鼓舞,便更加卖力地慷慨陈词、引经据典、联系实际,当时的场面一定是唾沫横飞。过了十几分钟,也没有告诉孩子们开始第二点,似乎那第一点总是没完没了。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激情中,全然没想到人会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超限效应。看着有的孩子低下了头,有的孩子目光暗淡,有的孩子因为想打呵欠不敢张口打,小鼻孔因为紧闭的嘴巴而撑得老大时,我禁不住发火:这样的苦口婆心,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可是又一想,我自认为准备充分,且有理有据的说教,当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效果在哪里呢?虽然句句是道理,但孩子却不能虔诚地接受,他们已经达到了认知超载,我的喋喋不休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可能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凡事都应有“度”,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有合理的认知,要考虑到人的心理,警惕“认知超限”,要把握好火候和尺度,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做到恰到的溫暖。

教育,是一门艺术,若仅凭经验去雕琢,即便用心也难免使其缺少灵性,而在行走的过程中,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师,做让学生感到和善的教育,那我们带给艺术的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精彩,更多的是给予亟待成长的心灵以温情理解的呵护与雪中送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王艳梅. 营造温馨班级 创建良好班风——我做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心艺"[J]. 新课程导学, 2013(3):88-88.

[2]张颖. 从温暖的师生关系开始——浅谈新手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J]. 新课程:教师, 2016.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班主任管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夸夸我的班主任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班主任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