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质辟雍砚及其砚足的演变
2021-09-03郑翀
摘要:辟雍砚是我国古砚的一种,对我国古代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辟雍砚的出现及其砚足的演化与消亡,可以增加对此砚种的认识,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与历史知识。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这一砚类不同时期的形制、社会背景,阐述了辟雍砚及其足的出现、演变与消亡这一过程及原因,说明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这一基本规律的作用。
关键词:砚;辟雍砚;辟雍砚足;制器尚象;仿生
笔墨纸砚是我国记录书写的重要工具、历代文人墨客钟爱之物,经前人书写流传于世的典籍书画浩如烟海,对华夏文明的传承极其重要,功不可没。自古文人士大夫与民间爱好者始终对笔墨纸砚评鉴与收藏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其中又以砚的收藏最具价值,因砚的质地不易损坏,可长久保存,又同时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性,故向来是文房古玩中收藏大宗。砚的质地有石、陶、木、漆、金属等,形制有圆、方、长方、箕形、随形等,还有不同形状、不同时期、不同产地等因素而命名的砚,譬如辟雍砚、风字砚、抄手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等。本文试从陶瓷质地的辟雍砚入手,分析此砚的由来,为何有足,其足又是如何演变至最后消亡的这一过程。
一、辟雍砚
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砚应该归入研磨器一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磨盘磨棒被证明是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工具,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有了书写记事的需求并付诸于实践,而且发明了专用的工具。最初的砚尚不能被称之为砚,而是研磨器。从质地上看,最初的研磨器都是石质的,比较简陋,对石质的种类也没有经过刻意的挑选。汉代的研磨器比前代有所改进,石质的研磨器成为板状,也有可供女子研磨朱砂黛粉一类的化妆料,所以称“石研板”“石黛板”。最早的记载见汉代《急就篇》中的“笔研筹筭膏火烛”,研即为研墨之研板。除砚板外,西汉后期至东汉也流行石质三足圆砚,雕有纹饰(图1)。汉代因为社会安定、生产进步,制陶工藝得到较快发展,东汉的时候已经出现早期的青瓷。所以从西汉后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制作陶瓷质地的砚来取代研板,这个时期也是人们有意识地去考虑如何表现砚的美观与装饰性,与前代的研产生截然不同的风格,这是古砚发展的第一个飞跃。陶瓷质地的砚出现规整形制,带有砚盖、砚足、砚心、墨池这样真正具备砚的要素的砚。到了魏晋时期随着青瓷技术工艺的成熟,瓷质砚台开始大量出现。两汉魏晋时期砚的质材多样,因为就地取材、采用新工艺的因素使得砚的形制不定,早期砚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形态。陶瓷砚台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根据礼制的要求,或出于其他原因制作适合自己身份象征、符合社会阶层观念的砚。中华民族自古重视礼制,讲究制器尚象。社会的认知与人们的需求使得砚台的制作形制慢慢集中于圆形,南北朝时期的这种圆形陶瓷砚就有了一个名称——辟雍砚。
辟雍砚的出现又是我国古代一例极重礼制时期出现的具象征意义的制器尚象的典型例证,关于辟雍砚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⑴辟雍砚为圆形砚,取其名为汉代的官学之所“辟雍”。辟雍本是周代大学,《礼记·王制》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辟通璧,象征礼天之器,雍为雍水,即环绕在大学之外的环形水渠。孔颖达在此处注疏:“土雍水之外,圆如璧……泮之言半也,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说明周代天子所立辟雍是被全封闭的环形水渠所包围,呈圆形。诸侯的学宫为泮宫,就只有南面有环形水渠。所以辟雍砚之形状为圆形,初期砚池内砚心微凸,墨汁在重力作用下汇集砚池边缘一周,观之类圆渠;后期砚心抬高,在砚心一周外靠砚墙处起浅沟,沟与砚墙成璧形墨池,研墨之后,墨汁由笔导入墨池,不易干涸。故此砚取其名为天子所设学宫,形似且神似,极具象征意义。⑵辟雍砚区别于其他砚类最显著特点,即其下有足,一般做成动物蹄足状,具有仿生含义。汉代除无足砚之外也有三足的石砚,但辟雍砚之足比之汉代数量开始增多,形制也更为丰富,极富想象。⑶辟雍砚为立足圆形陶瓷砚,不见于石砚。辟雍砚质地多为陶瓷,陶质砚较少而瓷质较多,南北朝开始因青瓷烧制技术的成熟,开始烧制大量瓷质的辟雍砚,至唐初成为社会主流形式。砚身砚足施釉,砚心因研磨需要不施釉。因唐以前未使用匣钵进行烧制,一般较为粗糙,含较多杂质,釉色不均,胎釉结合不佳,釉层易脱落,南方是青瓷发源地,南方青瓷辟雍砚色泽好于北方。辟雍砚多用模制,轮制无足,仅见于明器。⑷从魏晋圆形砚演变而来,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隋唐,唐末还有烧造,五代及宋为石质风字形砚与抄手砚取代。
二、辟雍砚足
辟雍砚足为辟雍砚的重要特征,汉代砚也有带三足的石砚,魏晋出现圆形的三足瓷砚、四足方形瓷砚。汉代与魏晋的三足、四足砚有锥堆形、方形或长方形足,砚身通体有雕刻类装饰,但砚足并无仿生意义。从汉代开始,砚作为一种实用器,开始有了装饰性需求,说明当时人们审美的提高。辟雍砚出现后,砚足出现仿生意味,足的种类开始变得多样化,主要以兽蹄足为主,兼具锥状足、水滴足、柱足等,足的数量从最初的三足、四足、增至最多达二十足以上,后期又出现足下与足相接环一周的足圈,还有足合并变成全封闭的足圈(图2)。
本文对辟雍砚仿生足的出现及数量的增多进行探讨,关于足的出现与仿生,本文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的出现或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前代的累积与发展基础上,往前反推之,必然可以找到其出现的蛛丝马迹或雏形。汉代及魏晋砚台的足出现并不少见,因为当时人们习惯跪坐,书写的习惯也是据案书写,或者一手持牍,一手持笔而书。这两个习惯与砚足相适应,人们跪坐之时,身长而案低,高足砚台方便人们以笔蘸墨,足与底有一定空间,既可以手托也可以用手持足,容易转移砚台。辟雍砚圆形,寓天圆地方,底面加足离开案几,暗喻天与地分,阴阳现,万物生,明和通达,与辟雍学宫本意相合。《淮南子·览冥训》中有云:“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这类神话传说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具体动物形象不同,我国古代神话是女娲用鳌足支撑天地,辟雍砚的出现有实用性与观赏性,整体蕴含制器尚象之意和神话传说的典故,辟雍砚足外观多用动物蹄足形象,有鳌足、熊足、牛蹄、马蹄等。魏晋南北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经历初期的战乱,南北朝后期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南北方的统治者都急于为自己的统治正名,自己才是中原文化合法的继承者,出现这样意味深长的用具,就不足为怪了。
三、辟雍砚足的演变与消失
辟雍砚足的出现、演变与消失,和两个关键的要素有关,即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实用性为器物出现变化消亡的根本原因,观赏性则反映社会文化与人们的审美。当人们对一实用器物有需求,此器物以符合当时文化与审美的背景出现。反之,如果器物的实用性随着技术的提高和人们需求的转移而退化时,则会随之消失或被取代。辟雍砚出现砚足,是制器尚象的结果,也是实用的体现,上文提到两个原因,增加器高和方便手持。因为实用的需要,初期的砚足向高而多发展。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第一与墨的发展有因果联系,东汉三国以前是矿物质墨,需用捣杵或研磨棒大力舂碎再加以细细研磨,所以当时用石砚较多,且底足较大,稳定性好。汉末三国时期出现松烟墨,为散碎状颗粒,官方制作的较为精良,呈丸状。虽也需舂捣研磨,但松烟墨质地比矿物质石墨松软,需力较小,后来又出现了两头尖细、中间较粗的“握子”,使得研石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唐代在松烟墨的基础上,改善了朝鲜进贡的松烟墨制法,制作出墨锭,这些因素使墨的研磨省略了一个舂捣的动作,只需将“握子”及墨锭和水在砚心处做圆周研磨运动即可。从墨的使用发展来看,前期的砚足数量少,比较大而厚重。出现陶瓷砚之后砚足开始变小,这一现象使砚足数量也开始相应增多,这是实用性要求的结果,研磨須做圆周运动,如果足细数量不多,足底面与案接触面又小,砚台很可能因为研磨时用力不均而倾翻,也可能因摩擦力不够,砚台抓不住案面而不稳。而舂捣的动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受力过程,足少也不会造成砚台倾翻,由舂捣到研磨这一过程的变化造成辟雍砚足向数量增多进行演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辟雍砚实用性与观赏性并行。南北朝的末期辟雍砚足的实用性开始退化,直至消亡。隋代斛律徹墓出现辟雍砚足完全合并,成为一装饰斜面(图3),还有前面图2唐代的带足圈辟雍砚,这些形式的辟雍砚出现,预示着辟雍砚足已经走上了消亡之路。而辟雍砚也不再成为社会用砚的主流,石质的紫石砚、风字形砚将会把实用性与观赏性重新统一起来,以符合社会需求与审美的姿态取代辟雍砚的主流地位。第二个原因与魏晋的文化相关。魏晋南北朝为民族融合时期,社会动乱,政权更替频繁,权贵都难免有朝不保夕之感,人们除了对正统的儒学有了质疑,更多地将精神寄托在僧道一类的学说上,讲求出世避祸。神仙方士、炼丹修炼大行其道,文化上特点是儒家学说与佛教道教结合成玄学,流传甚广。辟雍砚的形象是鳌足托辟雍,反映了儒学与道家神话的结合,是玄学思想的体现。隋唐之后,大一统的局面使得儒学恢复正统地位,此时再观辟雍砚形,有些不伦不类,这也使辟雍砚失去往日地位,砚足退化为装饰而不具有仿生意味了。
辟雍砚是陶瓷质古砚的一种,随着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进步、东汉以后瓷器的发明而出现,其精美程度是古砚文化经历第一次飞跃后,因新材质的使用而达到的当时社会的砚文化的高峰。其本身的器型是实用与观赏的统一结合,辟雍砚的出现反映我国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辟雍砚砚足的演变也经历了依实用性的变化而演变这一过程,当辟雍砚砚足经历了一个历史时期,实用性退化,审美与仿生意味不再符合人们标准之后,也就自然消亡,退出历史舞台,辟雍砚本身也不再是社会主流,而被其他砚类替代。
(作者简介:郑翀,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汉代史游著、张传官撰.急就篇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2017:458.
2.汉代郑玄注、唐代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333.
3.郑绍宗.汉砚资料四则[J].文物,1964(10):42-43,394.
4.秦奕诗.汉代至唐初砚的鉴定与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尹铁虎.中国古代墨与印刷术的发明[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7-69.
6.王秀珂.制墨工艺与中国古代水墨画成熟的关系研究[J].今传媒,2020(3):149-151.
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徹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2(10):1-14+9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