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非洲鼓培养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探究

2021-09-03杜荣

家长·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杜荣

【摘    要】幼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它不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重点,更加侧重于思维开发、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其教育活动的展开都立足于幼儿的长远发展。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非洲鼓作为一种易于上手的打击乐器,将其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关键词】非洲鼓;幼儿教育;节奏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4-0137-02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Using African Drum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ense of Rhythm in Middle Class

(Haishiwan Kindergarten, Hong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DU Rong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activity. It does not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knowledge, but focuses more on thinking development, physical fitness, and mental h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it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s based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Music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s an easy-to-handle percussion instrument, African drums can be used in childrens music teach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hildrens musical perception.

【Keywords】African drum;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hythm training

一、非洲鼓在幼兒节奏感培养中的突出优势

(一)非洲鼓本身容易发出声音,利于幼儿的音乐启蒙

与其他乐器相比,非洲鼓本身容易发出声音,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在幼儿音乐启蒙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即使幼儿在学习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掌握与非洲鼓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但是非洲鼓依然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声音反馈,让幼儿感受打击乐器的魅力。因此,非洲鼓教学对于提高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的声音反馈,都可以对幼儿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起到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效提高幼儿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让幼儿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参与方式灵活,可以提高幼儿活力

非洲鼓的演奏方式较为简单,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以非洲鼓为主要乐器开展的节奏教学,课堂内容非常丰富,幼儿教育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融入非洲鼓教学中,充分点燃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自身活力。这是因为非洲鼓教学课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例如将非洲鼓教学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相结合,可以有效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对幼儿的吸引力,让幼儿愿意主动加入各项活动中来。

(三)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把握,为幼儿音乐学习和心理成长打好基础

节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非洲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具有节奏感强、演奏形式有趣、易上手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为幼儿以后的音乐欣赏和乐器学习打好基础。另外,非洲鼓的演奏和参与方式非常特别,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充分锻炼其四肢的协调能力,鲜明的节奏和肢体参与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思维的活跃度,带给幼儿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真正做到快乐学习,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二、当前幼儿节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难度过大,打击幼儿的学习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对非洲鼓相关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的传授,给幼儿的学习和活动参与造成了过大的心理负担。幼儿的智力发育程度和实际行为能力决定了其不可能在这一阶段掌握完整的非洲鼓演奏技巧,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期待过高,教学内容远远超过了幼儿的自身能力,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影响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学难度与幼儿实际状况相脱离,危害的不仅是幼儿的心理健康,还有幼儿的思维发展。由于难度过大,幼儿只是在单纯地记忆所学内容,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到理解和分析的环节,长久下来,幼儿就会放弃思考,不利于其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幼儿本身对非洲鼓不感兴趣,活动积极性不高

从演奏形式上来看,非洲鼓的演奏形式较为简单,简单的击打行为甚至与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某些场景相似,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有限。尤其非洲鼓在生活中并不算常见,幼儿无法从环境中感受到这种乐器的魅力,它不像吉他等乐器,幼儿在观看电视节目或者现场表演中经常见到,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模仿,又或者是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具有天然的环境文化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直接让幼儿开始非洲鼓学习,就会发现幼儿自身兴致不高,只有教师强制要求了,幼儿才会勉强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但这显然不是非洲鼓教学的目的。可以说,幼儿自身的兴趣,是非洲鼓教学效果能够落到实处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直面的一个环节。

(三)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下,幼儿缺乏参与感

幼儿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在思考问题时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或者是认为幼儿本身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将知识传授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对非洲鼓的具体演奏,都由教师独立完成,幼儿只是在被动地听讲,没有实际参与到课堂当中。幼儿注意力能够保持的时间有限,在这种被动听讲的模式下,很快就会失去耐心,出现跑神等情况。另外,幼儿虽然还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意识,哪怕幼儿的想法和见解只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引导他们去思考,并让他们尽可能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幼儿的思维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发展,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短期看来可能会有加快课堂进度的作用,但显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三、利用非洲鼓培养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策略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契合幼儿的自身能力和成长需求

教师在开展中班的非洲鼓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习非洲鼓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的目的。教师只是借助非洲鼓的形式,带领幼儿感受打击乐器的节奏变化,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引导幼儿的思维和心理发育,只要能起到这一教学效果即可,并不需要在幼儿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演绎能力上做出严格的要求。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音乐,开展非洲鼓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鼓点节奏,融入具体的音乐环境当中,引导幼儿开展沉浸式的课堂学习,提高幼儿对于情感、节奏等内容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敏感度,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节奏对音乐和情绪表达的重要性。

(二)通过合理的课前导入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之所以对非洲鼓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幼儿对这种乐器非常陌生,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会错误地认为非洲鼓演奏不过是简单的敲击行为。要想增强幼儿对非洲鼓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有效的课前导入环节,让幼儿逐渐对非洲鼓这种乐器及其演奏形式熟悉起来,并感受到其魅力所在。加入了课前导入环节后,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上升,对于教师的配合程度也会提高,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教学实践和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当中,而非纪律的维持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尊重幼儿在非洲鼓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感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论述过,幼儿学习非洲鼓的目的,并不在于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而更加侧重提高幼儿节奏感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要想實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尊重幼儿在非洲鼓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尽管这一时期幼儿的能力水平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代替幼儿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相反,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有提高活动参与感,真正让幼儿融入教学当中,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四肢与大脑密切配合,保证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最大程度地发挥非洲鼓学习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开展游戏式的教学,调动幼儿的活力,将非洲鼓教学与幼儿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等策略,组织开展各类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陈岚.叮叮咚咚,会说话的节奏——音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3).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