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2021-09-03祁桂兰
祁桂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小学语文为例,首先指出深度学习的概念,提出学生深度学习的不足之处,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3-0070-02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Laodong Street Primary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QI Guilan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novating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eachers' attention. Tak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first points out the concept of deep learning, puts forward the shortcomings of deep learning for students, and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deep learning for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for peer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Deep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ies
“深度学习”概念来源于人工智能领域,是机器学习的新方向,能够使其模拟出人类的视听、思考等活动,解决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通过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下文结合实践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概念
在教育领域,深度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一个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其中、探究知识并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和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的特点是:批判思维、内容整合、知识建构、迁移运用。具体到语文学科,浅层学习就是机械性的记忆,在进行浅层学习的学生思维只停留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批判性理解,关注不同情境,从而培养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对教师而言,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时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创建学习共同体,营造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基于丰富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拓展其学习思维,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学生深度学习的不足之处
(一)综合思维能力欠缺
在语文文本中,作者往往将情感隐藏在文章细节中,采用含蓄的表达方法,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深入、缜密分析,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发育不完善;生活经历少,对情感的感知力比较弱,导致其情感分析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联系作者生平、社会背景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套路式的理解模式,张口就是“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只是在迎合题目要求,不利于其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抽象分析能力不足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这一过程,一般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生只有配合教师进行积极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牢牢把控课堂,忽视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过程,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缺乏启发、提示的环节。如此,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过程,阻碍了学生抽象分析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相悖。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课程导入,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意义。成功的课程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和探究欲望,为其深度学习打下基础。对教师而言,其一要提高备课质量,以教学主题为核心,充分收集资源并联系實际生活,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其二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可采用听歌曲、玩游戏、讲故事等形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师引导下深度学习。
以《观潮》为例,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潮水的雄伟大气。然后进入教学环节,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补充更多知识,例如河流源头、水文特征、文化渊源、开发现状等,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真正感受“天下第一潮”的奇观。
(二)尝试小组合作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宽松、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便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利用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最后对成果进行总结。
以《将相和》为例,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有:“文章描写了几件事?”“廉颇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蔺相如的行为?”将不同的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阅读文章并讨论后,得出结论并由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要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必要时进行提示和启发;二要对最终的结论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相互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能明确文章结构,接触文章主旨,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三)利用信息技术
以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应用,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作者情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要素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将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观看或下载,满足其预习、复习的需求,这也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重点从写作背景、字词、文章结构、重点段落、文章主题等方面出发。其中,对于抗日战争这一背景,小学生可能无法感同身受,教师可以在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新闻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背景,让他们从中感受战争的残酷,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学习“小英雄雨来”的坚定信念,在心中树立起“雨来”的立体形象。
(四)丰富教学活动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要素,其中“说”就是口语表达,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人际沟通能力。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故事会、辩论赛、读书分享、分角色表演等。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的主题选择最合适的活动类型,并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并运用知识,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以《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为例,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为舞台剧表演。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演绎其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或者其中难忘的故事片,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丰富人物之间的对话,并交给教师进行修改。形成剧本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和自己小组成员自行分配角色,在课余时间排练,最后上台表演,引导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综上所述,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欠缺、抽象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进行改进,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尝试小组合作、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张掖市教育科研课题“深度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ZYLX[2019]166)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芳.基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析[J].课外语文(上),2020(05).
[2]周道怀.引导深度学习语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散文百家,2020(12).
[3]沈文君.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J].课外语文(下),2020(06).
[4]呂静雯.基于儿童读写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学习[J].科学咨询,2020(33).
[5]樊越.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11).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