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费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2021-09-02姜雪
姜雪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高端消费、新型消费和绿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支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能增长乏力,供需两端存在多重阻力,消费增长连续不及预期,今年将消费难以回到疫情前的增长轨迹,两年平均增速有可能在3.7%—5.1%之间。应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为重点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以实施家电消费价格补贴和畅通二手车交易为关键点促进大宗消费品消费,以优化、临时调整休假和门票优惠制度为抓手促进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同时要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新活动挖掘消费新的增长点,加快推动消费恢复。
一、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和短板并存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4.4%,消费增长连续三个月不及预期,消费增长呈现出亮点和短板并存的趋势。
(一)消费增长亮点频现
一是中高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以化妆品、金银珠宝为主要代表的中高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消费分别同比增长26.6%和59.9%,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2.4%和10.5%,明显高于社零额4.4%的两年平均增速。今年以来,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持续火爆,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奥特莱斯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5%以上,今年5月份,海南9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9%。618期间,京东平台销售的产品中,高端品类表现较为亮眼,如高端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145%,母婴高端纸尿裤成交额统一增长130%。
二是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良好且内涵更加丰富。今年以来,以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塑造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以及新设计和新功能,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成为消费回升的重要支撑,也大大拓展了新型消费的内涵。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1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连续超过五分之一,上半年占比达到23.7%,较2019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2021年以来,京东平台的新品销售增长远远高于该品类全品销售额,且新品销售额占比也比2020年增长较多。今年618期间,京东核心品牌的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新品在整体成交额中占比相较于去年增长60%,其中新品不仅是“新款产品”或新品牌,更是完全创新的新品类。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新技术、新设计、新功能所带来的新体验;品牌商则可以借新品提前抢占行业先机、增强品牌竞争力并获得更好的利润。
三是“双碳”目标下绿色消费快速增长。“双碳”战略目标下,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在悄然形成。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6万辆,占汽车销量的比重超过12%,为2015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0万辆,同比暴增近2.1倍,占汽车销量的比重达到9.4%。二手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比重超过65%,较2019年高近10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以二手商品交易为主的移动APP——闲鱼和转转,月活跃用户量一直保持在1亿人以上,今年4月份更是超过1.4亿人。
四是国产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国潮国货的消费热度迅速攀升,新国货品牌已经逐渐渗透到消费者的家庭环境、个人生活和社交场合。据天猫数据显示,国货正在成为90后、95后、00后消费的首选。今年5月份,老字号嘉年华举办60余场重点专题活动,进一步激发中华老字号转型发展活力,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0亿元。今年京东618期间,有236个品牌销售过亿,其中国产品牌占比达73%。
(二)消费主要增长点增速疲软
从商品结构看,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以及餐饮等服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是支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能。然而,上半年这些主要动能增长乏力,一些品类从积极驱动因素变为消极拖累因素。从地区结构看,部分地区消费恢复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还是负增长的状态,从整体上拖累消费增长。
一是汽车、居住类等大宗消费品拖累明显。上半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居住相关的大宗消费,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4%、5.7%和8.8%,其中,除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其他两类均未恢复到疫情前增长轨迹;汽车类消费拉动社零额0.8个百分点,汽车对消费整体的拉动较1—5月下降0.5个百分点。汽车类消费对社零额的贡献由一季度的积极拉动开始转变为消极拖累,4—6月,分别拖累社零额0.2、0.8和1个百分点。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今年汽车类消费可能会继续拖累消费总体增长。
二是服务消费恢复缓慢。受前期低基数影响,餐饮消费增长48.6%,总体规模仅达到与2019年持平的水平。从今年几个假期旅游消费数据看,服务消费也表现出有客流无现金流的特点。其中,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国内游客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8.7%,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的74.8%,每人次每天的消费也要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三是部分地区对全国形成明显拖累。从一季度各地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看,包括內蒙、辽宁、吉林等在内的八省市消费仍为负增长,对全国整体消费恢复形成明显的拖累。仅天津、上海、江苏、江西、海南、贵州和甘肃高于2019年一季度,其中天津虽然略高于疫情前增速,但是延续了2019年一季度以来的负增长。除湖北外,黑龙江和河南的增速较2019年一季度慢超过10个百分点。
二、消费加快复苏面临多重阻力
一是居民消费能力恢复滞后于消费意愿。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已经出现恢复性上升趋势,一季度,河南和云南两省的居民消费倾向已经高于疫情前水平,黑龙江、江苏、湖北、海南等地的居民消费倾向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但居民消费能力恢复较慢。居民收入增速慢于GDP,上半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为5.2%,较GDP慢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速和占比明显下降。就业不充分叠加大学生求职更加“佛系”,进一步削弱了居民消费能力。作为吸纳就业主力的服务业,6月份从业人员PMI为47.2%,不仅连续三个月下降,且低于疫情前同期0.7个百分点。疫情的发生让不少大学生为选择有编制、相对稳定的工作而延长就业时间。近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显示,今年仅有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较2020年收缩18.9个百分点;12.8%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