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项目化学习的实验教学课堂设计——以乙醇的教学为例

2021-09-0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铜丝结构式百科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张 晶

项目化学习一般围绕教学内容与实践经验进行相应的整合,其实践经验通常来源于生活或周围环境。项目化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接受问题并与组员通过合理的沟通协作,最终完成任务。项目化学习的最终成果通常为产品的展示。教师需要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完整的持续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根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灵活应用项目化学习可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检验,协助学生查找问题与不足,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 项目规划

1.1 真实问题驱动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可用乙醇制造染料、醋酸、燃料等。在医学领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乙醇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为更好地认识乙醇、合理地应用乙醇,请学生完成自制“生活中的有机物百科手册”中乙醇性质的探究。

1.2 项目设计流程

确定目标:完成自制“生活中的有机物百科手册”中的乙醇性质的探究,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内容可包含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通过观察乙醇样品,描述其物理性质→利用球棍模型,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寻找证据、设计实验,验证乙醇分子的结构→通过真实情境和实验的驱动,探究乙醇的性质→撰写自制“生活中的有机物百科手册”中的乙醇的性质探究部分。

1.3 实施方式

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方式为小组合作,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与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4 方案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学习是针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围绕该任务设计一系列的方案并进行有效实施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图1 自制“生活中的有机物百科手册”——乙醇项目实施过程图

2 项目实施过程

2.1 讨论项目,确定方向

情境创设:播放杜康酒相关视频,并呈现相关诗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师协助,探讨项目完成过程和方式。

2.2 任务一:把酒“言”乙醇(乙醇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样品,从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密度等方面描述其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观察体验实验台上的乙醇样品,对其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密度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组内互评。最后总结归纳,记录在百科手册之中,并选代表汇报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分析与点评。

2.3 任务二:分析“研”乙醇(乙醇的分子结构)

教师: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 ,请学生根据“C四个键,H一个键,O两个键”理论画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请小组选派成员在黑板上板书并记录在百科手册上。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组内互评,分享结论。

教师提问:经过探讨,乙醇可能有2种结构式,如图2所示。

图2 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学生实验: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1~2 mL无水乙醇中投入几小粒金属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装有肥皂水的烧杯中,点燃烧杯中的肥皂泡,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组内互评,分享结论。

教师点评与总结:钠块沉于底部,有无色气体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钠块上浮,最终消失,液体仍为无色透明。肥皂泡中的气体可以被点燃,发出轻微噗声,如图3所示。

为教师提问:

(1)少量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煤油能否与钠反应?煤油中什么键不易断裂?

(2)根据钠与水反应,说明水中什么键容易断裂?

(3)根据乙醇能与钠反应,说明乙醇中存在什么键?

(4)乙醇与钠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5)请结合实验推测乙醇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组内互评,完成问题,分享结论。

教师点评与总结:通过分析可得图4所示的结论,并得到乙醇正确的结构式。

图4 乙醇断键分析

资料卡展示:展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2.4 任务三:动手“验”乙醇(乙醇的化学性质)

情景导学:用资料卡展示银器、铜器表面容易生成黑色的氧化膜,银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然后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这是什么原理呢?

实验分析:本实验在传统的简易铜丝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多组铜丝圈结合在一起,制成了铜丝玫瑰,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玫瑰花形状的颜色变化也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操作:如图5所示,将铜丝玫瑰烧热,趁热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感受乙醇气味的变化。

图5 铜丝玫瑰实验

实验现象:①铜丝灼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放入无水乙醇中又变为红色;②在烧杯口闻到刺激性气味。

学生活动:讨论乙醇催化氧化机理,推断其断键形式和反应机理。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的发言,展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2.5 任务四: 讨论“延”乙醇 (乙醇的制备与用途)

资料卡展示:乙醇的制备方法和乙醇的用途。

2.6 总结

教学总结如图6所示。

图6 乙醇思维导图

3 项目实施评价与反思

3.1 教师反思

问题:在根据钠的保存方法及钠与水反应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结构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过早地进行了提示,学生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改进:在学生阶段性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逐步引导。

3.2 学生反思

应该积极动手实验,学会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自主进行深度思考。

3.3 项目实施评价

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猜你喜欢

铜丝结构式百科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屏蔽电力电缆的研制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辽墓出土铜丝网衣修复与复原报告
动结构式研究综述与展望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