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马玙:与“白色瘟疫”战斗到底
2021-09-02杨绪军
◎文/杨绪军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官网一则《彭丽媛给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教授回信》的消息,让90岁高龄仍然坚守临床一线、默默奉献的老人走入人们的视野。
一副老花镜,一支小教鞭,手拿放大镜,仔细查看患者的每一张CT影像……从1955年至今,66个年头,结核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马玙扎根结核病防治一线,见证了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1932年,马玙出生于江苏南通如皋,后随父母逃难至上海。“马路上到处都是要饭的乞丐,还有一些奄奄一息的病人,穷苦的老百姓只能在河边插几根木棍,搭一个简单的棚子住。”目睹旧社会的情景,马玙从小便立下志愿,要做一名医生,用医术为国人治病。带着这样的信念,马玙如愿考入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1955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
从一名普通的临床大夫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病学界的权威专家,漫长的从医生涯中,她始终没有动摇过济世救人的信念。
最初接触结核病,马玙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从临床上来说,结核病的诊治相对固定,那时候我也年轻,觉得只要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或痰培养就可以诊断了,药物也就是三四种。”马玙回忆。很快,现实就给马玙“上了一课”,肺部感染仅仅是开始,严重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以及淋巴结核、血液播散型结核才是最棘手的。这一切,让马玙对肺结核有了敬畏之心,她下定决心,要和这个“白色瘟疫”战斗到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很有限,看到许多肺内有空洞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马玙在鼻导管治疗的基础上,发明了全新的肺导管治疗方法。那段时间,马玙和同事们认真钻研导管装置——用不锈钢丝做成弹簧圈,套上富有弹性的橡皮管,前端系一条尼龙丝,在X射线引导下直达肺部空洞,直接注射药物。在当时,这是一个创举,也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1960年5月4日,马玙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入党后,马玙就一头扎在了基层。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能吃上窝头、棒子面就不错了,蚊虫叮咬、设备老旧、药品短缺等很多不利的条件让马玙的行医路异常坎坷。下乡进行筛查,她要背着X光机跋山涉水好几天。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马玙深知,不少结核病患者家境贫寒、内心敏感。为了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马玙总是千方百计地让患者少花钱。“患者是弱势群体,做医生的不能高高在上。医生只有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才能给患者以尊严。”马玙经常跟她的学生说,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要求院外人员不能随意出入实验室,碰到有需求的患者,这位九旬老人就亲自到楼下,为他们耐心讲解。虽已90岁高龄,如今的马玙仍坚持每周出门诊,每周给学生上课,每周参加疑难病人会诊。“曾经有人问我,您今年90岁了,是不是应该退休享受生活了,我想说,胸科医院就是我的家,党和人民还需要我,我还不想退,还要为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奉献余热。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前进,也一定能够战胜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