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下的湘西》评介
2021-09-02全健
全健
范诚老师的散文集《吊脚楼下的湘西》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了作者不同时期所写有关湘西的文章,涵括了湘西的山川风物、古老民俗、文化印迹、历史人文等方方面面,俨然一部介绍湘西的小百科。
范诚,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湖南广播电视台一级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在《人民日报·大地》《芙蓉》《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等各种报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并多次获奖,出版了《崀山走笔》《本色凤凰》《阅读湘西》《崀山乡土》《走玩湘西》《凤凰:那些人,那些事》等多部散文集。这个生长于邵阳新宁的异乡人,因为受了沈从文《边城》的感召,心心念念要去湘西,追求他的文学梦想,于是在1985年大学刚毕业,便一头扎进湘西,并将随后的三十年岁月义无反顾地给了湘西。三十年里,他的双足,几乎踏遍湘西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笔,不停抒写着对湘西的景、湘西的人,乃至湘西的一切的拳拳深情;他的整颗心,整个灵魂,都深深打上了湘西的烙印。
《吊脚楼下的湘西》是范诚老师的新作,相较之前的散文集题材多有所侧重,比如《本色凤凰》《凤凰:那些人,那些事》是对凤凰一地的人文风物的介绍;《走玩湘西》重在介绍吉首、凤凰、泸溪、花垣、保靖、古丈、永顺与龙山等湘西自治州一市七县的特色景点与特产美食。该书的内容无论在涉及地域方面还是在题材方面,都有所开拓,更加丰富,也更加厚重。
作品有对湘西珍奇动植物、著名景观的描画,如《湘西油桐的花开花落》《梦中的桫椤树》《金鞭溪:張家界的少女》,将你带入一个风景优美、如梦似幻的画卷湘西;有对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落和民俗风情的描述,如《吊脚楼下的湘西》《花瑶:一个崇拜古树的村庄》《永远的酉水号子》,将你带入一个色彩绚丽而又充盈着生命张力的民族湘西;有对即将被现代文明吞噬、渐渐模糊的湘西农耕、狩猎文明印迹的回望和缅怀,如《渐行渐远的农耕记忆》里不再转动的筒车、变得安静的石磨,《湘西狩猎的传奇记忆》里对湘西人打野猪等野味的传神描绘,让人不由生发一种岁月洪流奔腾不止,新旧更替无法阻挡的感喟;还有对湘西文化、政治等领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追忆,如《将军诗人杨岳斌》《大千同窗杨味蔬》《晚清名将邓绍良》《沈从文与湘西题字》等,让人不由对湘西这方水土产生了一种钦敬:这个在历史上一直与僻远、蛮荒相联,即使现在还经常让人想到贫穷、落后等字眼的少数民族地区,竟然走出了这么多在历史上、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人,必定是一方有灵性的土地,所谓人杰地灵。
以上内容可谓是散文集的分量所在,自然、人文皆有包纳;然而,作者对他在湘西所认识和经历的一些故人旧事的叙写是最能打动人心灵的。如《湘西四个作家的命运嗟叹》中,对旧友曲折坎坷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悲悯;《山里寄来猕猴桃》中,与曾经的扶贫联系户之间三十年的深长情谊;《湘西味道》中,社饭、菌油、粉面、腊肉串起的浓浓湘西情缘……
文字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无不饱含真情,既让湘西人豪爽朴实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同时亦随处可窥见作者重情重义的处世品格。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评委章罗生教授评价范诚老师的作品:在反映和解读“湘西”方面,继承了沈从文的衣钵,且在内容方面更系统、全面。看了这部散文集,我也深有同感。这部作品让我这个湘西人,对自己故乡的前世今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循着文章给出的线索,去探寻、去挖掘故乡的美的热望;我相信,很多没有来过湘西的人,如果读了这本散文集,一定也会对湘西这片神奇古朴的土地,产生几分欣赏,并油然而生想亲近的愿望。
这本散文集,与其说是作者对湘西这片土地充满深情的全方位推介,轻轻揭开了湘西的神秘面纱,不如说是作者对他剪裁了成年人生中最重要时段,播种并实现缪斯梦想的心灵故乡的真情告白。我想,作者是深爱着湘西的,这部散文集,就是他写给湘西的沉甸甸的情书。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