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文化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米粉文化溯源

2021-09-02何元凯周超郝国强

民族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叙事广西

何元凯 周超 郝国强

[摘要]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并构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叙事。米粉是广西饮食民俗的重要代表,首府南宁汇集了广西各地的米粉名吃,形成了以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米粉文化叙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秦始皇征岭南、修灵渠而形成的“米粉秦朝论”塑造了南宁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各民族交往融合构成南宁米粉典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酸、辣、鲜、香为一体的“和合四味”反映南宁米粉制作技艺的“和合”思想,体现广西各民族的多重多向互动。研究广西米粉文化叙事,不仅可以丰富广西米粉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广西;米粉文化;叙事;共同体意识;“和合四味”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12-0016-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边疆地区输入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21XZZ007)、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人才培育项目“南宁市美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0GXMGY0306)、广西乡村振兴课题研究项目“广西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研究”(桂农厅函〔2020〕1181号-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元凯(1995-),男,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社会学。广西南宁 530022周超(1968-),男,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社会治理。广西桂林 541004郝国强(1981-),男,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广西南宁 530022

叙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交流表达方式。[1]2不少学者认为,叙事其实就是讲故事。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文字产生以后浩如烟海的典籍,再到大众传播新媒介诞生并催发的各种新闻和文艺作品,人类一直在以“讲故事”的形式描绘或记录人类的生产、生活情节与经历。在经典叙事学看来,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通过叙事,人们既可以理解世界,也可以讲述世界。[2]11由此,叙事或“讲故事”被视为一种有效地传播国家战略的途径和手段,当然也是地方塑造和推介自身形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成为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凭借。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为例,重点考察“广西米粉三巨头”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探讨广西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以及米粉典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阐发其“和”“合”的文化内涵,既是对广西米粉文化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也是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作为人类物质活动和文化传递的有效载体,饮食或者说食物、食品在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生理愉悦的同时,也震撼地向置身于“大快朵颐”的人们传递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饮食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的叙事向来也备受重视。饮食的叙事主要有四个方向。第一,饮食的历史文化叙事。主要讲述有关饮食的渊源、流布、故事、传说、谚语,以及相关的民俗、礼俗、信仰、禁忌等内容。第二,饮食的功能叙事。主要讲述饮食可以满足人体的口腹、能量、營养等基本生理需要和味蕾愉悦的心理感觉,以及可能的养生、药膳等方面的功效,从而唤起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等。一定意义上,也即所谓的“味象的身体审美”[3]。第三,饮食的制作技艺叙事。主要讲述饮食的原材料、佐料、材料搭配、制作器具、制作手法、制作工序以及制作者的劳动和情感。第四,饮食的生态叙事。主要讲述饮食与区域内的环境、气候、资源、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融洽性,重点是叙述饮食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天人合一”。这四个方向构成了饮食文化的叙事谱系。

一、灵渠圣地:广西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个以壮族为主体,包括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地处祖国南疆,广西饮食总体上体现出南方饮食的特征,以米制品为主食,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八桂大地不仅汇集了广西各地各族民众的美食,也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菜系名吃前来发展。岁月沉淀下来的广西美食不仅熠熠生辉,而且各民族通过美食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并构建了广西饮食文化的叙事。作为广西饮食民俗最重要的代表米粉,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米粉文化叙事,其中有很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说、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是米粉大省(区),每座城市都有一碗属于自己的粉,粉已经成为了城市的独特名片。作为首府的南宁更是汇集了全区各地的米粉名吃,种类之多,风味之盛,冠绝广西,在全国也是鼎鼎有名。但若论及南宁和广西米粉的渊源,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秦始皇兴修灵渠,兴安是桂林米粉的发源地,也是广西米粉的起源地。在南宁街头巷尾,有不少米粉店,尤其是桂林米粉店,都会在店面墙上醒目地方挂上一个宣传牌,图文并茂地简要介绍米粉的来历。大意是:秦始皇派大将屠睢领军经桂林南下攻打岭南(今广东及广西南部、越南北部),受困于兴安,于是派出史禄从全国各地征调工匠十万人专修灵渠,试图连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上交通。一时间,来自北方的几十万士卒、工匠和民工聚集在灵渠不足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一待就是三年。由于吃不惯南方的大米饭,加上思乡心切,患病的人很多,极大地影响了士气和战斗力。加上粮食从北方转运,长途跋涉,困难重重,只好南粮北做,秦军兵营中有人将大米磨成粉后再擀成面条状,经过不断试验,终将大米制成“米条”,后称米粉。这就是最早的桂林米粉,也是广西最早的米粉。

许多桂林米粉店言之凿凿,甚至一些出版著作和期刊论文也将此来历说成是“据文献记载”。但遍查相关文献,却没有明确的记录。即使被称为桂林米粉发源地的兴安,地方民俗专家也只能以“经多年研究,认为名满天下的桂林米粉最早是从兴安发源的。其理由是……这样的推断合情合理”[4]64“米粉起源于兴安灵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殊的时代特征”[4]73“卤水也在修渠的秦军中最先发明”[4]78等这样比较模糊的表述。据查,桂林各县志中最早关于米粉的记载是民国十八年《灵川县志》(校本)中的《物产总论》。在物产总论下所列的谷类、薯属果属、杂产等十五种物产中,杂产项中列出:“面条一、二、三、四区能制,米粉各区皆有,红薯粉以制粉条一区。”因民国的《灵川县志》,基本按照明清时期所修的县志版本沿袭下来。是故推断,灵川的米粉产生的年代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以前,而且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4]70一些民俗学者考证说,在地方志上之所以找不到关于米粉的记载,是因为古时候米粉压根就不叫米粉。米粉的雏形来自三千年前西北高原小米做的“乱积”,传到长江流域后改用大米做,叫“粲”。秦汉时期叫“糒”,唐时叫“米缆”,元朝时叫“米糷”,明清时期开始叫“米线”。抗战以前,桂林人不叫米粉,叫“米面”,是因为桂林的很多先民是从秦始皇征南岭、修灵渠时从北方移民过来的,把面条状的米制品称为“米面”也在情理之中。[4]82

米粉的历史起源或来历很难查证求实,但各种起源的版本中,为什么秦始皇征岭南、修灵渠而形成的“米粉秦朝论”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最有说服力,因为这一说法完美地符合传说的叙事诸要素。首先,这一说法很好地把桂林、广西乃至岭南的历史与中原王朝紧密地连接了起来。自古以来,岭南地区被认为是“南蛮之地”,秦始皇平定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以后,将岭南纳入中原王朝版图。自此,中原汉族开始迁徙岭南,与百越杂居、混居,共同开发经营岭南,是南北各民族大规模交往交流交融的开始。其次,这一说法反映了中原汉族与南方百越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是南北文化兼容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代表了民族团结的力量。秦始皇征服岭南,大量的北方将士、工匠、民工迁来,自然也将他们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岭南,同时也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其中就包括饮食文化。北方适合种麦,可以制成“面”,但南方只种植水稻,于是一种模仿北方面条(当时叫“汤饼”)做出来的新食物——米粉诞生了。第三,这一说法抒发了中国人的乡愁情怀。北方将士为什么非要把大米磨成粉制成浆糊状,然后再按照老家面条模样制成米粉,皆因为吃不惯南方的大米饭,加上连年征战在外,不免“思乡心切”,吃一口家乡美食,哪怕不是面条,但状如面条,也能大大缓解思乡之苦,这是离家在外的戍边将士和游子的普遍情感,也是凝聚力的重要表现。第四,这一说法足够“古老而久远”,足以展开具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渲染,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传说一般都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传奇性等特征。[5]135-137越是古老的传说越能激发人们怀古幽思之情,将米粉的起源追溯到秦朝,表明桂林米粉、广西米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满足人们对传说的心理期望。第五,这一说法将米粉与桂林山水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将美食与美景联系了起来。人们在欣赏桂林山水、畅游漓江的时候,自然想到了桂林米粉,在“嗦粉”的同時又不由自主地念起桂林山水、漓江风情,如此富有诗意而又暖心暖胃的想象,岂不美哉!

二、交往融合:广西米粉典故的族际互动

广西各地的米粉都有许多饶有趣味的传说故事。老友粉是南宁的“地标”,是“土生土长”的南宁米粉,南宁老友们对它赞不绝口,一“碗”情深。它的来源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朴实真情。据说在清朝年间(一说是20世纪30年代),邕城(南宁)一老翁每天都会光顾周记茶馆喝茶闲坐,与茶馆老板成了好朋友,有几天老人因伤风没有去,周记老板十分挂念,下厨将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牛肉末、蒜末、豆豉、辣椒、酸笋、胡椒粉等做成一碗热面条,亲自送上门给这位老友吃。这碗色泽好看又热辣酸香的面条顿时使老翁食欲大增,吃完后他出了一身大汗,伤风也好了大半。事后老翁感激不尽,书赠“老友常来”的牌匾送给周老板,“老友面”由此得名并渐渐名扬八桂。由于南方人爱吃米粉多过面食,后人遂将面换成了粉,于是这一碗饱含老友情谊的老友面便以老友粉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有人说,老友面(老友粉)的故事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茶馆老板“来客皆是友”的店铺经营理念,以及茶馆老板与老翁之间的深情厚谊。这则故事主要传递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孝道,以及情同手足、以诚相待、友好待人的传统道德。南宁“能帮就帮”的城市精神,秉承的其实就是老友粉的“老友”精神,它凝聚了南宁多种文化传统的精髓,是南宁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6]诚如斯言,但更应该看到,与一些城市提出的那些“高、大、上”的城市精神相比,南宁市的“老友”精神非常接地气,它不装腔作势,不造作傲娇,完全来自并融合在南宁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中,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人间烟火和人情味儿,这才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况且,这种“能帮就帮”的精神在南宁遍地开花,深入各民族的骨髓。以中路社区和银海社区为代表的很多民族社区从老友粉蕴含的老友情、孝道文化中不断挖掘社区基层治理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机理和相互关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落实到社会基层和各个领域,形成了全国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五大模式”之一的“南宁模式”。

桂林米粉的传说故事就更多了。目前挖掘的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性的传说主要有二则。第一则是瑶族进献药方的故事。大意是说秦军将士南粮北做,将大米磨成粉后再擀成面条状,做出了米粉“面条”,由于北方士兵不服南方的气候和水土,吃完以后,有的胸腹胀痛,消化不良;有的中暑或者感冒,上吐下泻;还有的患上了疟疾,忽冷忽热……于是,只好请当地瑶族人进献药方。瑶族人献出了治胸腹胀痛、止吐止泻的花椒和陈皮,解暑热的香薷,治感冒的桂枝,治疟疾的草果,还有增加香味的八角和桂皮,再加上兵士们从北方带来的甘草,然后用这八味香料和草药熬成浓浓的汁,给每个士兵的米粉碗里添上一勺,既好吃又能治病,这就是桂林米粉最早的卤汁。[7]另一则是阿牛嫂米粉的传说。大意是广西壮族著名歌仙刘三姐也有一手制作桂林米粉的手艺。她和阿牛哥在村口开了一家“阿牛嫂米粉”店,生意十分兴隆。财主莫怀仁欲强占三姐为妾,但几经利诱也没能得逞,便与官府勾结,诬告夫妻俩并放火烧了米粉店。乡亲们解救了刘三姐,为了不连累父老乡亲,刘三姐毅然跳入了漓江。却不料江底窜出两条鲤鱼,一条鲤鱼驮着刘三姐飞向天空,得道成仙,成为专管美食和唱歌的仙女。另一条鲤鱼向莫怀仁和官兵们冲去,把他们压在水底,由于鲤鱼的尾巴露在外面,变成了现在仍屹立在漓江边的鱼尾峰。后来,有人在鱼尾峰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刻在石壁上的“阿牛嫂米粉”的制作和调制方法,原来刘三姐早有预感和准备。经过世人的反复试验,终于重现“阿牛嫂桂林米粉”。这两则故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瑶族是广西人口第二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治疗方法,在治疗瘴气疫毒、蛊毒风痰、饮食劳倦、虫兽外伤等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治疗北方将士因水土不服导致的各种疾病,自然不在话下。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同甘共苦、相互支持的朴素情感。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们将歌仙刘三姐与莫怀仁斗智斗勇的故事融入桂林米粉的故事当中,表达了人们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思想寄托,更为桂林米粉增添了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内涵。

柳州螺蛳粉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工业化”,声名鹊起,从街边小吃到全球“爆红”,成为海内外热销的网红食品,引发“舌尖风暴”。螺蛳粉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为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这种味道独特常被网友调侃为“有点臭,但是好吃”的米粉,吃货们对它的评价是两个极端,爱它的人对它“望眼欲穿”,认为“越臭越好”;受不了它味道的人会捏鼻绕道而行,“落荒而逃”。不过,更多的人是明知它很臭,也往往会狠狠吃完一大碗探个究竟。虽然“嗦粉”和“嗍螺”是柳州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也是传统夜市上最受欢迎的两种小吃,但螺蛳粉的起源时间并不长。原先街面上流传说有一个食客无意中将米粉倒进了煮螺的汤中,两种美食偶然间的碰撞造就了一种新的美食。不过,在爆红之后,人们才开始认真对螺蛳粉追根溯源。目前有三个传说起源:起源一,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晚上,几个外地人到了柳州,只有一家米粉摊点还营业,可是煮制米粉的骨头汤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锅煮螺剩下的螺蛳汤汁。摊主无奈之下,把米粉倒入螺蛳汤中煮制,又加上一些配菜,这几个外地人吃后,直呼美味,摊主听后将此记在心中,后来不断改善其配料和制作方法,最终形成了现在人们喜爱的螺蛳粉;起源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解放南路有一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里面的店员每天早上九点左右学习完后,常会拿上一把干切粉到隔壁的阿婆螺蛳摊煮粉吃,店员觉得好吃,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当配料一起煮。卖螺蛳的王记阿婆尝完以后也觉得味道甚佳,索性就卖起了螺蛳粉。经过就业者们无数次改良,螺蛳粉成了柳州的经典美食;起源三,以前柳州人的主食就是螺蛳粉,不过做法简单,就是把煮好的螺蛳放到米粉里一起煮,外加一些配料而已,有一个开螺蛳粉店的老板心血来潮,把螺蛳汤倒入米粉里一起吃,结果美味无比,于是流行开来,后人不断改良成了现在的螺蛳粉。这三种起源传说似乎都暗示螺蛳粉是偶然被“发现”或制作出来的。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认为,“螺蛳粉将汉族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出辣、爽、鲜、酸、烫的美妙味觉。”[8]由此看来,螺蛳粉还要进一步挖掘才能讲好它的故事。受网红直播带货的影响,螺蛳粉近年来在南宁扩张势头迅猛,尤其受到年青人的青睐,成为继桂林米粉后最受追捧的时尚米粉。一份调查显示,南宁市约一半在校大学生喜食螺蛳粉,不同性别和籍贯的学生喜食螺蛳粉情况没有差异。[9]

三、和合四味:广西米粉制作技艺的文化隐喻

如果把一碗刚出锅的滚烫的老友粉摆到北方来的外地顾客面前,他可能满脸疑惑,一座酷热难耐的城市,怎么会创造出这样一种催人大汗淋漓的食物呢?南宁老友们往往会心一笑,说老友粉可以排热、排湿、排毒呀,当然每天少不了。其实,不仅老友粉,正宗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都兼具酸、辣、鲜、香的“和合四味”,夏天食用排除湿毒,冬天食用暖身防寒,具有神奇的药膳功能。和合四味(甚至多味)的制作技艺理念,反映了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和合”思想和终极情感价值[10],同樣体现南宁和广西各民族的多重多向互动。

老友粉的制作方法,是把炒锅烧旺,放辣椒、豆豉,以及少许蒜米煸炒,待香味溢出,下瘦肉、猪肝、粉肠翻炒变色,加入酸笋翻炒几下之后,倒入事先熬制好的高汤或适量开水,稍滚即加入米粉,调味出锅。这就是一碗经典的南宁老友粉。由于老友粉是现煮的,荤料讲究新鲜,瘦肉、猪肝要嫩而软,粉肠要脆,所以不少老友粉店都有固定的猪肉供应商。不过,即使如此,一般认为,现煮的肉和粉还是表象,真正构成南宁老友粉三要素的是酸笋、辣椒和豆豉,由这三样食材组合调制而成的味道,又酸又辣又鲜美,才是老友粉的“灵魂”。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吃完后顿时觉得精神百倍才谓“正宗”,否则,就是鲜肉煮粉了。所以,一家老友粉店,能不能有回头客,能不能成为老字号,全靠师傅多年经验调制的这三要素的味,看看吃完后能不能起到祛风驱寒、通窍醒食和提神的独特功效。

桂林米粉历史悠久,有卤味米粉、生菜米粉、牛腩米粉和马肉米粉及原汤米粉等多种做法。传统的米粉食用方式是卤味米粉,就是将米粉和卤菜以及讲究的酸菜(如酸豆角、酸笋等)搅拌在一起食用,吃到最后,再添加由骨头熬制的汤,这是桂林人地道的食用方法,既有浓厚的卤汁、卤菜的米粉味道,也有清淡的骨头汤。人们常说的桂林米粉,多指卤味米粉,有米粉和切粉两种样式。鲜美的卤水是桂林米粉的“灵魂”,没有卤水的米粉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之所以风靡全国,凭借的正是它独特的卤水。许多老字号桂林米粉店,都有祖传的卤水熬制方法,各有诀窍,也各具特色。常用的香料,以丁香、花椒、八角、桂皮、小香、陈皮、豆豉、甘草等七八种中草药为主打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同时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精心熬制。卤水香气扑鼻、味道醇美、营养丰富,与米粉拌和,是膳食中的美味佳肴。桂林米粉有素食和荤食两种吃法。素食的配料中主要有五种:蒜末、葱花、黄豆、椿芽和芫荽;荤食的配料中共有八种左右:黄喉、卤肚、卤肝、卤舌、牛巴、叉烧、锅烧和烧肠。桂林米粉有这么多的材料和配料,但它们之间并不相克,是因为每一味草药都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止吐止泻,有的可以解暑热、治感冒,有的可以增加香味儿,米粉与配料、佐料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所以桂林米粉的经典吃法就是“拌匀着吃”。“米粉拌匀谓之和”,是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适应与和谐。[11]遥想两千多年前,修筑灵渠的工匠们,在高温、高湿且充满瘴气的环境下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难免会有很多人水土不服,这就需要上面提到的那些药材来加以治疗和缓解。有人甚至指出,桂林米粉中的素食五种配料代表着五行,八种荤食配料代表着八卦,卤水和香油代表着阴和阳,而且在传统的桂林米粉中,装米粉的碗是用八角的。所以,桂林米粉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比较突出的特征也是“和合四味”。

柳州螺蛳粉之所以称之为“螺蛳粉”,是因为它的汤用螺蛳熬制而成,它的美味也得益于其汤的独特。广西大部分地方都盛产螺,品种也非常多,螺蛳粉一般以石螺、猪筒骨为原料,加入八角、辣椒、丁香、肉桂、陈皮等十三种左右的香料,文火慢炖熬制汤底。当然,各家的螺蛳粉有着不同的配方。要保证汤味鲜美,必须选用活的田螺蛳,在田螺蛳吐出身体里的泥和不洁物质后再处理,保证螺蛳肉的清甜鲜美。没有石螺也可以用其他螺代替,总之是要鲜活干净。螺蛳粉的“灵魂”就是螺蛳汤,必须调制好其味道。煮螺蛳粉时,将本地特产的干切粉用清水煮熟,盛入碗中,再配以炸腐竹、酸笋、酸豆角、花生、木耳丝等传统配菜和新鲜的时令青菜,最后撒上香葱,浇上滚烫的螺蛳汤,一碗“酸、辣、鲜、香”兼具的螺蛳粉就完成了。纯正的螺蛳粉会带有一股浓浓的极其特殊的“臭”味,这股“臭”味源于酸笋,因为酸笋是新鲜的笋经特定工艺发酵后酸化而成的。虽然这股“臭”味让人很受不了,但这是一个闻着臭但是吃着很香的食物,就与湖南臭豆腐一样,欣赏它的人会很喜欢它的这种味道。在筋道的米粉中,加入酸笋、腐竹片、炸花生米等配菜,使螺蛳粉“和合四味”和“烫”的韵味更加显著,也保证了螺蛳粉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物质。此外,螺蛳粉的辣与老友粉、桂林米粉的辣不同,它是很正宗的辣椒油,一碗螺蛳粉出锅,汤汁上方漂着一层红彤彤的辣椒油,让人垂涎欲滴,有一种想要品尝的冲动,尤其是喜欢吃辣的人。

四、深度交融:广西米粉产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南宁既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都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南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新移民。但南宁似乎是一个还没准备好就一下子长大了的孩子,一切都在变化和跳动之中。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地方:一是语言,南宁在二十几年前还是一座主要讲白话的城市,人们可以趿着拖鞋漫步街头巷尾,渐渐地外来人多起来了,再后来,竟然多到了超出本地人好几倍的程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另一个就是饮食,米粉就是其中的代表。二十几年前,老友粉几乎是南宁人唯一的米粉,人们对其他地方的米粉没有兴趣,后来桂林米粉来了,再后来螺蛳粉也来了,其他地方的如钦州猪脚粉、罗秀米粉、玉林肠粉等也纷至沓来,终成全国米粉大市。人们猛然间意识到,南宁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需要重新审视。

米粉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南宁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气质,也映射了广西米粉饮食民俗的快速成长。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食用米粉,形成了全新的饮食习惯,在大街小巷的米粉店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风俗的人们,通过米粉,促进交流、彼此了解、增进感情,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效果。

米粉的基因里承载着各个民族文化记忆。遍布南宁大街小巷的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里,既蕴含着侗族、苗族的“酸”文化,也有壮族传统的“稻作”文化,瑶族的“辣”文化,汉族的“卤”文化,还有各个地区的地方饮食文化,几乎可以在一碗米粉里面得到集中呈现,成为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味蕾记忆。

米粉产业带动着各民族共同创造财富。近年来,广西集中优势产业打造“一市一品”特色饮食品牌。将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等作为重点对象,鼓励发展。全区各个地区、各族群众都参与到米粉的产业当中来,一碗米粉,成为了各族群众劳动致富、民族融合的大产业。[12]据数据显示,全区共有五万多家米粉店,仅仅是南宁市,米粉的单日产量就已经达到了30多万公斤,从原料生产到材料加工,再到实体店、网店等经营以及文旅产业等衍生产业,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到米粉的产业链中,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多民族的中华优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这个‘灵魂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根基,还必将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广西米粉产业的故事,便是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的生动见证,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也启示我们,民族地区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机,应把发展富民产业的过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用心用情,将相关工作做细做实。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也蕴含着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容。[14]南宁正是在这样的米粉文化中,各民族不断地交流融合,学习互鉴,一碗小小的米粉成为共享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但目前人们对广西米粉文化的研究,多限于来历、传说、故事等的搜集,对米粉制作工艺的标准制订、传播、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产业化等着力较多,而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米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没有专门研究。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饮食文化研究者特别是米粉文化研究者关注相关课题,推动广西米粉文化叙事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从“自在”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丰富广西米粉文化内涵,更好地推进广西米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能通过米粉和饮食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2]阿瑟·阿萨·伯杰.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韦祖庆.味象的身体审美[J].广西社会科学,2006(5):182-186.

[4]张迪.桂林米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周作秋.民族民间文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张经武,苏子语.南宁“老友”城市精神的文化传统与当代传播[J].南寧职业技术学院,2019(1):93-96.

[7]喻震,唐善茂.桂林米粉饮食文化旅游杂谈[J].广西轻工业,2007(4):12-14.

[8]谌贻照,李斌.从街边小吃到全球“网红”——柳州螺蛳粉“爆红”路径及启示[J].农家之友,2018(9):24-25.

[9]李萍,谢玉琼,黄美梦.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喜食螺蛳粉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食品,2017(23):26-28.

[10]景怀斌.中华文化的终极情感价值及其共同体意识传播[J].民族学刊,2021(01):57-65+90.

[11]姚古.桂林米粉“和”为贵[EB/OL].(2007-04-26)[2021-01-12].http://www.gllqly.com.cn.

[12]苏格真,刘振中.一碗“网红”螺蛳粉里的团结故事[N].中国民族报,2021-04-30(03).

[13]周超,刘虹.共生理论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五维向度[J].民族学刊,2021(01):19-25+85.

[14]陈运飘,孙箫韵.中国饮食人类学初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5(03):47-53.

收稿日期:2021-06-10责任编辑:王珏

猜你喜欢

叙事广西
广西贵港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