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出东山

2021-09-02李国平

时代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东山学堂

李国平

他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

这个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教给了他怎样的青春体验和人生感悟?一天,笔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走近风华正茂的少年毛泽东,触摸那些尚有温度的故事,试图破解这所百年名校与一代伟人的终生情缘。

一、孩儿立志出乡关

走进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一楼展厅,一幅《走出乡关》的人物工笔画光彩夺目。它生动地再现了少年毛泽东挑着行李,向家人挥手告别,踏上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之路的情景。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是湘潭县韶山冲(今属韶山市)南岸上屋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他外婆家在湘乡县棠佳阁(今属韶山市)。8岁前,他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八舅文玉钦在家开设蒙馆,教文家子侄们读书。每天,表兄们上学去了,毛泽东只能一个人独自玩耍。外婆怕心爱的小外孙出什么意外,便让表兄们带着他到蒙馆里去玩。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毛泽东居然也能认不少字了,还能把《三字经》《百家姓》背下来,并与表兄文运昌、王季范等成了好朋友。

1910年夏天,文运昌从东山高等小学堂放假回家。表兄弟们相聚,毛泽东自然高兴。交谈中,他听说东山学堂不像别的学堂那样只讲枯燥无味的经学,还教许多西方的“新学”,便产生了要到东山学堂去读书的念头。

毛泽东8岁回韶山,从入读南岸私塾起,陆陆续续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天天“之乎者也”, 像鹦鹉学舌一样,早就烦了。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总是第一个完成,但久而久之,他就不喜欢读经书了。于是,千方百计借来一些被当时的人视为“邪书”“杂书”的书来看。比如,《隋唐》《三国》《西游记》《水浒传》等,且越看越起劲。有时候,他上课时就将经书放在杂书的上面做掩饰,偷偷地看。

1907年至1909年夏天,辍学在家的毛泽东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即使辛苦疲惫,仍坚持每天看书到深夜。其间,他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等一些时论和新书,觉得中国之所以贫弱,就是缺少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西洋器械。他认为中国要强大,就要把这些东西学过来。于是,有了恢复学业的愿望。但是,父亲毛顺生却一门心思想要他子承父业,把自己经营的米生意做大,过小业主般的生活,以致毛泽东每次提起读书,父子俩就怄气。就在这个时候,毛家因一小块柴山同别人打起了官司。对方的女婿在省里的抚台衙门当差。他在法庭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将没理说成了有理。结果,毛顺生花了几十块大洋,却把官司打输了。他心里好不窝火,下决心让儿子恢复学业,便送毛泽东去一个大学法科肄业生那里学大清律例。毛泽东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1910年4月,湖南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长沙饥民要求官府减价粜米,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并攻打撫台衙门。许多人因此被砍头示众。当时,毛泽东在私塾里看到许多从长沙回来的豆商,就问他们为什么离开了那里。当听说城里发生饥民暴动,清政府杀了不少饥民,毛泽东对他们特别同情,和同学们讨论了好几天。尤其是读了《论列强有瓜分中国之危险》后,他深感再也不能这样守着老样子过下去了。他感到忧虑,十分担忧国家的前途,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从表兄文运昌嘴里了解到东山学堂“非常新式”的情况后,少年毛泽东觉得机会来了。他本来已答应父亲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的。但要去东山学堂读书,就得想办法让父亲同意。于是,他摸了摸脑袋,附在表兄文运昌的耳边嘀咕了一阵。然后,两人相视一笑,分头去找母亲文七妹及八舅文玉钦等亲友做工作去了。

第二天清晨,文七妹让人到铺子里称了几斤肉,在山塘里打了鱼,还杀了鸡,请厨子办了两桌酒席。大概上午十点钟左右,客人们陆续来了。有八舅文玉钦,私塾老师、堂伯父毛麓钟等长辈,有毛宇居、文运昌、王季范等族兄表哥及韶山冲里几位体面的读书人。酒过三巡后,毛泽东起身给客人们添酒,也给父亲毛顺生倒了满满的一杯。然后,他躬身拱手说:“今天我正式跟爹讲,要到东山学堂去读书。”

毛顺生愣了,他是个小农意识很强的米商,送毛泽东上学,是想让他多认几个字,将来会算账赚钱就行了,没想到儿子会来这么一手。他晓得是毛泽东和他的母亲合伙搞的鬼。但见这么多的亲友都出面劝说,碍于情面,也不好发作,只是说:“读,读,读,你能读出米来,还是读出酒和肉来?”这时,亲友们你一嘴,他一句,都说毛泽东脑瓜子活,又肯学习,今后一定会有大出息。将来到衙门里当个差,或者赚了大钱,毛家的脸面就风光了。毛顺生听亲友们这么一说,也慢慢心动了:兴许儿子真的能学到很多赚钱的本事呢。终于,执拗的他同意了。

1910年农历七月十五,毛泽东第一次离家到50里以外的地方去。这天,16岁的他早早地起了床,整理好行李,帮母亲又扫地又挑水,满心欢喜地吃过母亲为他煮的一碗大蒜炒团鱼,便同表兄文运昌一起出发了。

一家人恋恋不舍地把毛泽东送到塘岸上。母亲文七妹眼睛红红的,反复叮嘱:“石三伢子,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千万要晓得照顾自己。天气凉了,多加点衣服,莫冻着了。”父亲毛顺生也有些舍不得了,他说:“石三,好生念书,莫贪玩闹事啊。”弟弟泽民很是懂事,昨晚就打了双草鞋,悄悄地挂在哥哥的行李担上。

看到这些,毛泽东心头不禁一热,眼睛也湿润了。

巍峨的韶峰屹立在面前,阳光格外耀眼,松柏更加苍翠;湛蓝的晴空,明亮得像用泉水洗过一样。一只矫健的雄鹰,正展翅飞向远方!他挥手告别亲人,大步朝山外走去。

毛泽东头戴细篾棕丝斗笠,脚穿草鞋,一头挑着一口红漆木箱,一头挑着一床蓝底印花土布大袋被褥及蚊帐、篾席等行李,和表兄文运昌走走歇歇,50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天。他俩由石板坳走城前铺,再经柳泉坝、两头塘、五里牌、绯紫桥,到湘乡县城。见天色已晚,便投宿在北正街的豫昌旅社。

“好不容易到了湘乡,我决不能就这么回去。”毛泽东躺在床上,问了文运昌很多东山学堂的情况,想起明天就要去这个学堂,不禁辗转反侧,一直到很晚才睡。第二天,他俩早早地起来,出望春门,转马荡渡,乘船过涟水河,沿田间砂土路走了两三里,终于到东山学堂门口。

一路上,毛泽东同表兄文运昌有说有笑。见湘乡县城满街都是青石板路,便问:“么噶(为什么)要垫石板头?”文运昌告诉他:“湘乡县城又叫龙城,石头就是龙的鳞。”“哦,我晓得哩。你说东山学堂后背的东台山,有个‘东台起凤的传说。湘乡又叫龙城。咯不是龙凤呈祥?看来,我今天报考东山学堂,兆头蛮好,肯定没问题。”

来到了东山学堂前坪,毛泽东满心欢喜。真气派啊!他放下行囊,甩了下脑后的长辫子,舒展双臂,仰头眺望,一轮旭日正好从东台山冉冉升起。

门房见毛泽东一身乡下人打扮,不准他进门:“你来干什么?你家相公呢?”毛泽东忙上前打了个躬,说:“我是来报考的,烦请您通报一声,让我进去。”“‘乡里宝还想进‘洋学堂?咯里早就考完了,不招生了。你快点走开。”这时,堂长李元甫正好由此经过。听到争辩声,他走了过来,扶了扶眼镜说:“虽考期已过,但你这么远来,要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可以考虑的。”随后,信手在门房的条桌上写了一个《言志》的作文题目,交给少年毛泽东,让他考试。

伏在条桌上,毛泽东思索了一会儿。他想起离家时的情景。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以身报国,不就是要学一身本领吗?于是,他从国弱民穷的现实,谈到自己的责任和志向,奋笔挥亳,直抒胸臆,一篇作文,一气呵成。李元甫一看,不仅字写得好,文章的立意也高,根本不像其他考生那样只谈光宗耀祖和升官发财,当即决定录取少年毛泽东,并高兴地对学堂里的老师说:“今天取了个国才!”

可是,一看毛泽东填写的学生报名表,写的是湘潭县韶山人时,一些先生不同意了,说:“我们学堂是为湘乡人办的,县里有补贴,不能让外县人沾光。”思想一时难以统一,李元甫只好请国文教员谭咏春先将毛泽东带到西斋休息,然后召集管事的先生继续开会。李元甫说:“中国学生可以到外国去留学,湘潭人反倒不能来湘乡读书,真是奇谈怪事。”谭咏春和史地教员贺南纲也支持李元甫的意见,极力主张收下毛泽东这个学生。

经过一番争议后,最终决定:让毛泽东每个月多交一串钱充当膳宿费和学杂费,5个月共计14吊钱(1400个铜元),破例录取。就这样,毛泽东正式入学了。他被编入戊班。因个子高,被安排在第二组倒数第二个位置上,寝室在西四斋一室。

毛泽东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在离开韶山前的晚上,为父亲做完最后一笔账后,特地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以表达他求学的意志。诗是这样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迈进了心仪的东山学堂。

二、写得一手好古文

少年毛泽东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不久,便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而闻名全校。

据同学萧三回忆,东山学校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都要由教员出题目,学生各自做一篇文章,做完后整天休息。毛泽东每次都认真为文,成绩很好。他写的论说文,立论新颖,气势磅礴。教员看后,几乎每次都要在班上朗诵,并加圈加点,批给全班同学传观,深受同学们的赞许。

6年的私塾学习,使毛泽东的古文功底十分扎实。他来到东山学堂后,读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和《新民丛报》等,对康、梁的思想和文风都很推崇。尤其是梁启超写文章不屑于恪遵古文义法,不满足于雕章琢句,而“以饱带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竞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毛泽东被他的这种文风魅力所感染,开始效仿康梁体,并写了一篇《救国图存论》的作文。但他却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来一场不小的风波。

原来,学堂的经学先生张某是个抱残守缺、思想陈旧的人。他对少年毛泽东或多或少有些成见。毛泽东性格沉稳,不苟言笑,他认为是恃才傲物,不尊师长;毛泽东装束简朴,不修边幅,他認为是仪表不整,洒脱不羁;毛泽东年龄较大,有些课目如算术、图画等底子较差,而对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很感兴趣,且成绩突出,他斥为“偏废”“一条腿”;毛泽东看“过激”的书刊,效仿康、梁文体,更触怒了他。他认为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一窍不通,不但不加圈评点,连断句的标点也不打,就直接给20分——不及格!

这件事就像在平静的池水里丢进一块大石头,麻烦大了。同学们开始不相信,毛泽东自己也很郁闷。几个爱打抱不平的同学直接去找张先生理论,还和张先生争了起来。老师们也议论纷纷。堂长李元甫知道后,觉得这件事不仅是先生对学生的态度问题,还事关学堂的教学风气和办学方向。于是,他召集全体教师开会,在会上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毛生润之的文章我都看过了,是写得很好的。他思想前进,文笔泼辣,给八九十分都不会过分。另外嘛,康梁体的文章也是可以学的……”从此,东山学堂的教学风气来了一个大转变。

不久,毛泽东又写了一篇《宋襄公论》的作文。他一反历史书中宋襄公愚蠢与无能的传统说法,论证了一个伪善狡猾又野心勃勃的枭雄,独辟蹊径,文笔老辣,见解迥异于流俗,也引起很大争论。有人看了说不好,而国文老师谭咏春则特别赞赏。他破例给了毛泽东105分,并在该文的后面写了一段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历史老师贺南纲听说后,还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了凡纲鉴》一书送给毛泽东,以示鼓励。

《宋襄公论》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参加阶段考试时写的。同学谭世瑛后来回忆:“是我的父亲谭咏春批改的。文章一共有三页格子纸,写了两页半,影响很大。”打这以后,毛泽东在东山学堂的名声大震,被同学们誉为“文章魁首”。后来,谭咏春先生把这篇文章带到了家里,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照例,《宋襄公论》这篇文章被抄贴在学堂的“揭示栏”里,全校同学纷纷站在栏前欣赏借鉴,有的还拿着本子将其抄下背诵。多年后,这篇文章还在学堂里传抄。1968年10月11日,曾在巳班读书的黄绳甫仍能清晰地记得毛泽东文章的不少精彩字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滔天”“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苟畏难斯落伍矣”等等。

毛泽东后来也回忆说,“这个学堂的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

三、借书还书都打条

入学东山高等小学堂后,少年毛泽东接触了西方“新学”,犹如虎踞山岗鱼戏水,龙归大海鸟入林。他博览群书,挑灯夜读,学习非常刻苦。除在学堂西斋的藏书楼看书外,还经常向同学和校外的亲友借书看。

1915年寒假,已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回家过年。他来到外祖家棠佳阁给八舅、八舅妈拜年,顺便归还了向表兄文运昌借的《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两种书刊。因文运昌正巧不在家,毛泽东便留下了一张还书便条。上面写着:

咏昌先生:

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页),抱歉之至,尚希原谅。

泽东敬白

正月十一日

信中的“咏昌”即文运昌。所说的《盛世危言》,是毛泽东1907年至1909年辍学在家期间,文运昌帮他从棠佳阁借来的。作者郑观应为一位老派改良主义者。他涉足孔孟之道,研究欧美西学,前后花费了30年心血,于1863年写成《救时揭要》,后几经增删,于1893年改题为《盛世危言》出版。该书把开议院、保商务、重技艺、兴学校作为“富强之本”。其中,“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主张,对毛泽东的启发很大,并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强烈愿望。他觉得,天下国家都处在大变化当中,自己不能死守着闭塞的韶山冲过一辈子。要抓紧学习新知识,准备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

在东山小学堂,毛泽东除了埋头读些中国古代历史外,还喜欢读外国的历史、地理及各种新书报。当时,流传到学堂的新书不多,他就经常跑到外婆家去借。每次去向舅舅、表兄们借书,来回要走约40里的崎岖山路,中间还要翻一座很高的山。可即使是这样,他仍不辞辛苦,乐此不疲。

表兄文运昌是借书给毛泽东最多的。他是毛泽东八舅文玉钦的次子,早年毕业于东山学堂和湘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庶务,是文家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比毛泽东大9岁,就是他引导并陪同毛泽东到东山学堂来读书的。

见毛泽东要借书看,文运昌便打趣地说:“老话讲得好,‘相公借书,老虫借猪。你得先打个条子给我才行!”毛泽东笑着回答:“那好呀!亲兄弟,明算账。我有借有还,就再借不难啦!”此后,毛泽东每次借书,都是借书有借条,还书有便条。他常常把卷了角的书页用手小心抚平,或在屁股下坐平后,再完璧归赵。

在文运昌推荐的进步书籍里,《新民丛报》是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书时的最爱。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说:“这2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从他这次的还书便条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套《新民丛报》合订本是1910年下半年借的,直到1915年春节才还给文运昌,说明他当年对这份报纸是何等的喜爱。后来,他的表兄王季范回忆这些借书的来历时说:“《盛世危言》《饮冰室文集》《东莱博议》等书是我的。文运昌借去看了以后,又转借给毛主席看。”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超强的阅读能力,促使毛泽东还经常向同学借书看。后来成为国际诗人的乙班同学萧三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中,翔实生动地记录了少年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向他借书的故事。还在1960年6月28日写给母校的信中说:“那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是我的父亲(萧经梓,号岳英,曾在东山教过书,早已去世)给我看的。毛主席那时向我借书及还书的情形我都还记得清楚。”

一天黄昏的时候,同学们都在操场里玩耍。上自修课的铃声响了。大家纷纷向自修室走去。在学堂的第二道大门口,毛泽东见萧三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书,便问:“子璋,你拿着本什么书?”“《世界英雄豪杰传》。”“借我看一下要得不?”

“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讲究的。”萧三笑嘻嘻地说。

“小弟愿意领教。”毛泽东谦虚地回答。

“我的书,三种人不借。”“哪三种?”“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至于第三种嘛,嘿嘿,我出上联,对不上者也不借!”

“哦,那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要不,就请仁兄出一联试试?”毛泽东微微一笑。

萧三见毛泽东借书心切,便说:“我这本书讲的可都是些英雄豪杰呀。你听好,上联是: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你快对,对呀!”

毛泽东不慌不忙,稍作沉吟,从容答道:“冒昧对一联,并将此联送给仁兄。请听: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后,羞得满脸通红。他忙低下头说:“恕小弟刚才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双手将书送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也双手接过,并连声道谢。然后,两人握手言欢,走向各自的自修室。

过了几天,毛泽东找到萧三,很歉意地说:“对不住,我把你的书弄脏了!”“哦,没关系。”萧三顺手把书翻开,一看,原来整本书都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最密的地方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传记。

“你看得好认真啊!”萧三将书合上,会意地笑了。

从此,毛泽东和萧三成了要好的朋友。他俩经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流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时事,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

好读书、勤读书,使少年毛泽东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而借书看,则让毛泽东不仅从小养成了爱护图书、信守承诺的好习惯,也成了他获取读物、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他后来在延安建立了自己的藏書室,虽然进入北京后已成规模,但仍经常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去靠近中南海的北京图书馆借书。1958年,北京图书馆换发新的借书证时,第一号就办给了他。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处借阅各类图书2000多种计5000余册,让人不得不被他那伟大的精神和力量所震撼、折服!

四、《咏蛙》言志泉井旁

“秋老虎”肆虐的晚上,东山高等小学堂戊班的教室里异常闷热,同学们一边看书写字、温习功课,一边却不得不以书当扇,驱蚊纳凉。

这时,“捣蛋鬼”傅某无聊了。他见毛泽东仍在专心看书,便故作谦虚地走上前去:“天气咯么热,毛学长还如此发奋,真是名不虚传呀。就是不晓得你读的么子书,让小弟我也开开眼界。”说罢,他一把抢过毛泽东手中的书,瞥过封面后,双手将书顶过头顶,嚷道:“怪不得毛学长学富五车,连吃喝拉撒的书都潜心研读。大家快看,他现在开始钻研饮水室了……”语音未落,教室里笑聲四起。

一旁的贺汝威同学站起来说:“傅学长真是才高胆大,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从你口里出来就成了‘饮水室了。”谭世瑛也接着说:“难怪大家都说你口里会来热气,原来还能化冰为水啊。”傅某被羞得满脸通红。他将书扔到毛泽东的桌上,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东山高等小学堂这个洋学堂,很少有农民供得起自家的孩子来上这样的学校。毛泽东来自韶山,穿得比较寒酸,个性也与人家不同。在那些身穿绫罗绸缎的富家子弟眼里,自然是个乡巴佬。

胸怀大志的毛泽东尽管有点郁闷,却丝毫没有影响他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他先“修学储能”,再求“大本大源”,后找“主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促使他在教室、自修室和藏书楼发奋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他读书的习惯和别的同学都不同。有的人读书不用功,要读不读,心不在焉;有的人自习时总是抱怨静不下心来读书。而毛泽东却偏偏喜欢挟着书本,跑到镇湘楼那样人多热闹的地方去读。在市声喧扰的环境里,他却能做到心无旁骛,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常常在下课之后,当别人在悠闲自在地散步时,毛泽东却依然手不释卷,徜徉在石桥上,在莲泉井旁,或看书,或望着便河中的文塔倒影沉思。他看的书,一类是中国传统的文史典籍,一类是近代以来西方著作及有关西方的著作。他读尧舜、秦皇、汉武,读康梁维新,读美国革命……经常为一个问题与同学争得脸红耳赤。他读书交友,和同学约定了一个“三谈”原则,即只谈读书心得,谈社会问题,谈国家大事。不谈荣华富贵、光宗耀祖、男女私情之类的话题。这与他后来在湖南一师范坚持“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的“三不谈”原则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一天午饭后,毛泽东与几个同学站在莲泉井旁的大树下纳凉。突然,一只青蛙从水中蹦出来,匍匐在树荫下的一块大石头上。有位同学想为难毛泽东,便说:“润之兄诗才过人,今天就请你以此蛙为题,口占一首如何?”大家一听来了兴趣,都随声附和起来。毛泽东也没有推辞。他几乎未作深思,以手指蛙,张口就来: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咏物诗写得又快又好,特别是诗中流露出的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一下子把大家震住了。同学们听后一愣,面面相觑无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禁拍手称绝。

所谓诗言志,这样的思想和胸襟,,实在是非伟人不足以彰显。

五、第一个笔名“子任”的由来

1951年11月1日上午,毛泽东在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的陪同下,巡视了古都安阳。当潘复生向毛泽东介绍前来迎接的安阳地区专员程耀吾时,毛泽东指着程耀吾开起了玩笑:“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好。‘耀吾,就是光耀自己,不耀别人。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泽东方。你是人民的专员,可不能只耀自己,不照耀人民啊。”说完,哈哈大笑。

可见,毛泽东对自己的名字是十分满意的。在他所用过的名字当中,“毛泽东”这个名字也是最响亮、最具震撼力的。

据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载,除毛泽东这个名字外,为了写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一生中曾用过20多个名、字、号和化名,且大多数寄寓了历史的渊源或个人愿景,都是有深邃含义的。其中,“子任”就是他用过的第一个笔名。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别名。与古代文人的别名不同。别名最早出现在先秦,是文人自我标榜的符号,具有固定性;而笔名则是作家掩饰真实身份的符号,具有多变性。中国第一个笔名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因为,明清之际,通俗文学兴起。为了顾及自己的名誉和人身安全,作者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在现代文学作家中,笔名使用的频率较高。最多的是鲁迅,共213个;其次是茅盾,有121个。笔名的取法,一是姓名拆字法;二是出自名篇名句;三是与个人的经历有关;四是向前辈学习致敬。毛泽东的笔名“子任” 就是第四种。

当年湖南一师范的同学周世钊在《毛主席青少年时期锻炼身体的故事》一书中,回忆毛泽东笔名“子任”的来历时说:“他爱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尤其对《新民丛报》读了又读。他自己也想以实际行动来救自己的国家。因此取了一个‘子任的别号,表示要以救国为自己的责任。”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时,正是他进一步立志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时候。东山学堂聚集了一批充满进步思想的教员。在这里,他不仅学业大长,也逐渐树立了担当和责任意识。

一天,下课后的毛泽东和萧三在东山学堂便河边散步。谈到看过的《世界英雄豪杰传》,他拍着萧三的肩膀说:“我们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会重蹈越南、朝鲜、印度的覆辙。有句古话说得好,叫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啊!”

“欲维新我国,当维新我民。”从闭塞的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眼界洞开。他十分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因为他们的思想主张是那么新鲜。尤其是读了顾炎武的《日知录》、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及主编的《新民丛报》,他的内心涌动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和文学家。他倡导变法维新,1895年赴京会试期间,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维新运动期间,曾任《时务报》等刊物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影响巨大。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同时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05年出版《饮冰室文集》。

在东山学堂,毛泽东特别喜欢梁启超笔端带感情的文章。许多章节,他是读了又读,直到可以完全背下来。他还试着用刚刚学到的康梁体写了不少文章,并特意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作“子任”。因为梁启超号“任公”。他取“子任” 为笔名,就是表明自己对梁启超的倾心仰慕之情。同时,还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志向,把救国救民当成自己的崇高责任。

1915年下學期,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曾给老师杨怀中先生写过一封信,署名“毛学任”。老师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是“学梁任公”。之后,随着思想的转变,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名字中的“任”字,更侧重于责任与担当的意思。如,1936年8月,他在延安写信给国统区的东山学堂老同学易礼容时,署名“杨子任”。以当年的笔名“子任”共勉,希望老同学与自己一道,共同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努力。之后他还用过“事任”“马任”“自任”等化名,以事业为重,做马克思主义的信徒,自加压力,负重拼搏,体现的都是一种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今,东山学校的教学区以当年毛泽东在这里求学时取的笔名命名为“子任学苑”。蓝底金字的大牌匾,4个端庄凝重、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题写的。之所以选用“子任”,既是对毛主席老人家的一种深切缅怀;也是为了激励后学,以一代伟人和校友毛泽东为楷模,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将来肩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六、最早的政论性批注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起就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且不动笔头、不看书报, 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批注。1910年秋天,他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时,写在《新民丛报》第4号《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处的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政论性批注。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于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办的半月刊,1907年冬天停刊,共出版了96期。当时,梁启超的中心思想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所谓“新民说”。他以此为阵地,发表了一系列鼓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道理、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文章,介绍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伦理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宣传变法维新,力倡民族主义,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长期囿于封建文化观念的国内知识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加之语言通俗流畅、清新明白,文笔生动犀利,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毛泽东是1910年秋在东山高等小学堂看到《新民丛报》的。这份《新民丛报》此时已停刊2年多了,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主革命思想已成为主流。但当他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到一套《新民丛报》合订本时,还是欣喜若狂。

毛泽东在韶山读了6年私塾,熟读经书,却不喜欢,便偷偷看了一些诸如《隋唐》《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旧小说,从小就有一种敢于反抗、斗争的英雄情结。读了《盛世危言》和《论列强有瓜分中国之危险》后,他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而,面对现实,他又茫然了。他在家务农2年,种地、记账。长沙饥民暴动、韶山哥老会起义及自家的柴山败诉案等。这些事件接连发生,在他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因此,对于《新民丛报》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他感到十分新鲜。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康、梁宣扬的变法图强主张,为刚刚从偏僻山村走出来的毛泽东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新窗口。通过《新民丛报》,他第一次知道了维新变法,第一次知道了君主立宪,也第一次知道了西太后已死、宣统皇帝已即位。康、梁成了他心目中崇拜的人物。特别是梁启超的文章,凝结着一腔救国救民的激情,常令他兴奋不已。他捧着《新民丛报》,爱不释手,读了一遍又一遍,许多章节几乎能背下来,还时不时写一些心得体会和批语。

一天傍晚,毛泽东上自修课。他又捧着那本《新民丛报》合订本,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了起来。当翻到第4号时,上面刊载了梁启超的《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主要是讲“国家” 与“朝廷” 这两个概念的差异的。梁启超说:“国家如一个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有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固有国家思想者,亦爱朝廷,而爱朝廷者未必皆有国家思想。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读到此处,毛泽东意犹未尽,反复咀嚼。他沉思片刻,提笔在这段文字旁写了一段批语来解析梁启超的意思。他写道:“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段批注,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毛泽东对政治、对历史有具体见解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尽管总的思想还没有超出梁文的范围,但作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农村少年,刚刚走出封闭的乡村,就能够如此理解君主立宪与封建专制这两种国家体制,并将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思考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实在难能可贵。这说明,他一是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讲求学习方法,善于总结思考,有自己的主张;二是有目标,能够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经世致用。

如果说没有走出韶山冲的毛泽东只是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充满变革愿望的话,那么,从这段批注可以看岀,此时的毛泽东并非少年不知愁滋味,而是胸怀天下、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开始思索国家如何改革的方法了。所以,毛泽东后来积极投身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斗争也就不足为奇,而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七、一块刻有“实事求是”

的序碑

2012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的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他称赞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注释为“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说,考证古书求其真本,是一种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那么,毛泽东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初次接触实事求是这个成语的呢?

1910年秋,少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的第一站是东山高等小学堂。作为湘军故里,曾国藩的学术、功业为湘乡人所崇敬、所仿效。东山学堂的前身东山精舍和东山书院,就是追随“曾文正公”格物致知和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所建造起来的,是甲午战后湖南带有救亡图存性质的新式学校。《东山精舍致巡抚部院秉文》认为:“苟非实事以求是,即物而穷理,恐书院究成虚设,何以造就人才!”因此,可以说,东山学堂是毛泽东最早受到务实和实事求是学风熏陶的地方。

书院落成之后,曾先后请过两位名人为捐碑作序。一是1904年11月,光绪二十一年探花(一甲进士及第)、奉政大夫、国史馆协修、时任益阳箴言书院掌教的湘乡人王龙文到东山书院,作《东山书院记稿》并书。他主张为教有四,即经史、立身、治事、为文,与孔门的文、行、忠、信“四教” 一脉相承,仍钟情于圣人之学和科举取士,所以没有被采纳,现只留有拓片。

二是1907年,书院请曾两任湘乡知县的陈吴萃(字正钧)作《东山书院记》。该文极尽文教育人、来轸方遒、湖湘奋起、共拯时艰的愿景,十分契合东山书院的办学理念。于是,将其作为捐款首碑嵌刻在书院正厅的东廊壁上。文中,“予维今之天下,一学战之天下也……用能实事求是,以称雄于五大洲”之句,如惊鸿,似吉光,赫然醒目。

正厅是学堂朝会和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毛泽东的寝室在西斋。他每天上课或课间休息,都要经过正厅到东斋的教室或自修室去。廊壁上的《东山书院记》对立志要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毛泽东来说,睹之似有洪钟大吕之声,振聩入耳,催人奋进。他每每驻足流连于此,或揣摩,或吟诵……序文不仅刻在石碑上,还被当作类似于今天的校本教材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学习,这就使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有了最初的理解。

“实事求是”的背景是广阔的中国传统“实学”和湖湘文化。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颜习斋,在治学上重经世致用,反对空疏清淡;在生存风格上,推崇习行践履,反对枯坐静思,曰“实”和“习”。曾因颜习斋主动斥静,梁启超称“中国二千年提倡体育的教育家,除颜习斋外只怕没有第二个人”。他还说:“质而言之,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舍做事外,别无学问。此元之根本主义也。”入木三分地归纳了颜学的根本精神。这与毛泽东后来关于“干就是学、而且是更重要的学的思想”十分近似。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书时就非常崇拜梁启超。他的作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无一不是朝着学以致用的方向论证。他还抄录了曾国藩的话,“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体现了实学和湘学士风的深刻影响。

1917年6月起,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曾两次利用假期,与蔡和森、张昆弟等寓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学习。半学斋与书院的讲堂曲廊相连,互为表里。讲堂檐下,悬挂的是1907年由宾步程制成的实事求是牌匾。离开东山学堂六七年,能在这里再次见到这4个大字,毛泽东感慨良多,这与他以后在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重力行、重践履的思想作风显然是大有关系的。

在以后的政治实践中,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出发,突破了“实事求是”作为学风和思想作风的原有含义,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942年,他在为新落成的中央党校礼堂写下“实事求是”的题辞时,脑海里是否又浮现出东山学堂正厅东廊壁上的那块捐款序碑呢?

1945年,“实事求是”正式写入党的七大党章。

八、“病秧子”练成了壮身体

寒冷的冬天里,北风呼呼地刮着,东山学堂的操场上,少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他一双冻得通红的小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木制的步枪进行着操练,嘴里大声地喊着“一二一”的口号,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东山学堂打破传统的书院读经模式,以培养专业实用的人才为主。因此,十分注重学生“心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学堂开设了必修的体育课,有跑步、篮球、兵式体操等内容。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还有游艺室和运動场地,配备了浪桥、秋千架和铁杠子等体育器材。新式的教育理念和适时的运动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少年毛泽东从事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正是在东山学堂里,他平生第一次上体育课。东山这座新式学堂开设的体育课,让韶山冲里走出来的毛泽东觉得既新鲜又刺激。

小时候,毛泽东的体质很差,像个“病秧子”似的。12岁那年,他还害过一场大病。到东山学堂以后,随着眼界大开,胸怀大志的他,清醒地意识到:要救民于水火,就必须劳其筋骨,将身体锻炼好。否则,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来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东暗暗立下雄心壮志,要像古人说的那样“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跑步、爬山,游泳、淋浴,在东山高等小学堂里,少年毛泽东经常采取这些方式来锻炼身体。

于是乎,每天清晨,小鸟初醒之时,在学堂围墙外的专用跑道上,人们总能看到毛泽东矫健的身影。他冬夏无休,锻炼后,洗脸、洗澡都不用热水。他上课时喜欢穿短装。冬天在操坪里活动,即使两手冻得绯红也不穿棉袍。后来,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上体操课都不穿长衣了。

尤其是12月天,寒风刺骨,便河里有时还结一层薄薄的冰。其他同学都把长袍缚得紧紧的还觉得冷。这个时候,他却最喜欢在石桥边的莲泉井里用木桶打冷水沐浴。

一次,同学舒融焘站在旁边看毛泽东洗澡。毛泽东要舒融焘也试一下。舒融焘说“好”。可刚把长衣解开,他就不想洗了,直喊“冷!太冷了”。毛泽东笑着说:“你怕冷?那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先用冷水擦一擦,然后再洗。好舒服呢!”一边说着,他一边做起了示范,赤膊上阵,提起一桶冷水劈头盖脸地淋在自己身上。

在同学中,毛泽东是个游泳高手。他自小在老家韶山屋门口的水塘里学会了游泳。到东山学堂后,尽管学堂禁止学生下便河游泳,但他有时还是趁午休时间,在学堂围墙边的树荫处偷偷下水。每逢假日,他就跑到学堂附近的龙家坝去洗冷水澡,到涟水河去游泳。仰游、蛙泳、扎闷子(潜水),他胜似闲庭信步,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打耍架”是孩子们常玩的一种竞技游戏,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效方式。1959年,毛泽东在与同学谭世瑛一起叙旧时说:“那时我个子大一点,打起架来,你们都怕架得势。”有一次,他和谭世瑛、贺汝威2个同学在学堂的枇杷树下打耍架子。他先和谭世瑛打,打了个平手。与贺汝威打时,几次都把贺汝威打翻在地。最后,贺汝威认输,拱手喊了他一声“石哥叽”(毛泽东小名叫石三伢子)才收场。

一到星期天,毛泽东就喜欢邀几个同学去爬东台山。东台山在学堂的后面,是湘乡“八景”之一,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毛泽东或在山顶远眺,或在林中晨读,或去观摹湘乡草书名家萧礼容的碑刻。有时,他还带午饭上山,一爬就是一整天。攀鹰嘴岩,游凤凰寺,登旭日阁,四面云山尽收眼底,百姓忧乐全涌心头。

1959年,在全国“英模会”上,毛泽东接见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特等残废军人、“无手英雄”谭长桥。当他听说谭长桥是湘乡东山人时,还饶有兴致地询问了东台山的树木长势及凤凰寺的情况。可见,东台山在他的记忆中印象多么深刻。

九、帮易三奶奶挑水

据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回忆:“少年毛泽东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时,最喜欢到莲花屋场的佃户那里去,和易家三伯搞得来。”

“搞得来”是湘乡语,意思是相处得比较融洽。易家三伯住在学堂围墙边的南阙屋里。他本分老实,勤劳发奋,常年靠租种学堂的田地生活。老伴易三奶奶体弱多病。因此,家庭十分贫困。

课余时间,毛泽东经常到易家三伯屋里去坐,嘘寒问暖,并主动帮着易三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天,易家三伯去学堂门前的三亩坵犁田去了。毛泽东帮易三奶奶劈完柴后,见水缸里没水,就挑起水桶到井边去担水。易三奶奶喊他放下,说:“你个相公怎么能干这样的粗活?”毛泽东边走边回答:“三奶奶,没关系,我的肩膀硬着呢!”他把一担担清水挑到易三奶奶的屋里,直到把水缸灌满。易三奶奶要他歇会,喝口茶再走,他却说:“学校要上课了,我该走了。”

易家三伯经常一个人在田里忙活。一天,毛泽东见天气炎热,便同两个同学一起去送茶水。他走在前面,因个子高,一眼就被易家三伯看见了。

“咯么热的天,你来做么子?”

“太热了!您快上来歇口气,呷碗茶再犁。”

毛泽东倒了一碗水,递给正在擦汗的易家三伯。见停下来的黄牛在田陇边吃草,他拍了拍说:“结实,是一条好牛!”

易家三伯喝完水,又驾着黄牛在田里一来二去地犁,毛泽东就在田埂上,随他边转圈边说话。

几十年后,和毛泽东“搞得来”的易家三伯和易三奶奶,对这位来自韶山的少年仍念念不忘,常跟家人们提起,说:“这样的相公真是少见,好人呢!”

一天,已双目失明的易三奶奶听到外面有人喊“毛主席万岁”,就问哪个是毛主席。人家告诉她就是那个当年在东山学堂里读书的毛泽东。她十分激动,说:“是个好伢子,出息了!那时候,他经常来我家,问我家有多少人,每年能收多少谷,要交多少租,呷不呷得饱?还帮我们挑水、劈柴、扫地呢。你们看,这担水桶就是他帮我家挑水的水桶。”

就这样,少年毛泽东帮易三奶奶挑水的故事就传开了。现在,这担直径35厘米、高27厘米、桶手把高21厘米的木桶,已作为珍贵文物,放置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的二楼展厅里,供人们参观瞻仰。

其实,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书时,帮过的不止易家三伯一家。他曾在自述中说:“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因此,他乐于关心和帮助穷苦农民。学堂里有一位工友,冬天到了却没有被子盖。他就将自己的棉被送给了这位工友,晚上则和表兄文运昌一起搭铺过冬。一次,他和幾个同学准备坐渡船过涟水河,见一位妇女要进城请医生给儿子看病,没有带过河钱。他知道后,将身上仅有的铜钱都交给了船老板,并叮嘱同学照料一下,让这位妇女过河,自己就不进城了。还有一次,他从东台山晨跑回来,发现一口山塘穿了涵洞,站在塘边的农民都不敢下去。他二话没说,跳进冷浸浸的水中将塘涵塞好。当他一身泥水跑到操场时,师生们都怔住了,不知毛泽东刚才干什么去了。附近的农民赶来告知原委,值日老师贺南纲不仅没有责备毛泽东,反而赞叹:“润之品质难得!”

毛泽东关心、同情百姓,经常解囊相助,自己则“独善其身”,从来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据同学李叔藩回忆,当时,学堂请了一些工友帮学生洗衣服被褥,打扫教室和寝室的卫生。毛泽东没有让工友洗过一次衣服和被褥。他说:“坐久了,自己洗洗衣服被子,动一动要舒服些。”他住的寝室也是自己打扫。有时,还主动帮工友打扫教室,扫地,抹桌子,擦玻璃,倒垃圾。一些同学讥笑他:“不像个学生,是生成的贱骨头。”他总是泰然处之,笑而不答。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才是毛泽东胸怀大志的心态。后来,毛泽东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依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更是心中只有人民的践行者。

十、投考湘乡驻省中学

1910年底,毛泽东已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了一个学期。快放寒假了,这时,学堂里的史地老师贺南纲接到了湘乡驻省中学堂的来信和聘书,准备去长沙任教。

贺南纲对毛泽东十分赏识。毛泽东每次的学膳费不能及时交纳时,他都从自己的薪金中拨付。见毛泽东喜欢历史书籍却无钱买,他还赠送了一套丝绸缎面装订的《了凡纲鉴》给毛泽东,当时在学堂引起了轰动。

一天,贺南纲与国文老师谭咏春在一起扯谈,谈到了毛泽东的情况。

谭咏春是毛泽东的级主任。毛泽东刚来学堂时,因其穿着朴素,又是外地人,时常受到那些出身官宦与豪绅之家同学的奚落。为了照顾毛泽东的学习和生活,他就让自己的儿子谭世瑛从家里搬到西斋寝室,和毛泽东睡一个铺。

闲谈中,贺南纲和谭咏春两位老师都觉得,无论是年龄心智,还是学识能力,17岁的毛泽东都不再适宜留在东山学堂了。如果继续读下去,对他的发展很不利。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个办法:送毛泽东去长沙读中学。

贺、谭两位老师找到堂长李元甫。李元甫是一个爱才惜才的开明堂长。他力排众异,破格录取了毛泽东;训示学生要“敬人以自敬”, 让歧视毛泽东的人改变了态度;他肯定并且勉励毛泽东探求新知的鲜明态度,甚至成为及时扭转学堂教学风气的方向标。听了两位老师的意见后,他当场表态:“好!润之的推荐信我来写。”

一个暖暖的冬日,爱生如子的谭咏春将毛泽东叫到自己的房间。他语气恳切地说:“润之,你现在的国文和历史地理知识已经到了中学程度,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错。何必再读小学呢?这样会耽误你的。来年去省城投考中学好不好?”

毛泽东不断地摇头,说:“想是想去,就是怕长沙的学费太贵,花销又大,家里供养不起。再说,在长沙,我家里一冒熟人,二冒关系,怕是连学堂门都难得进去呢。”

“这个不要紧。”谭咏春喝了口茶说,“长沙有个湘乡驻省中学堂,是湘乡会馆办的,收费低廉。我和李元甫堂长、贺南纲先生都商量好了,推荐你到那里去读书。以你的成绩去投考,肯定没问题,还可以吃公费。”

湘乡驻省中学堂,是由湘乡最早的中学堂首任监督、留学日本的杨伯鸿于1906年在长沙新安巷创办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湘乡旅省人员的子弟在长沙读书方便。其教职员工也大多是从湘乡籍人士中聘请。因此,毛泽东听后,愁容为之一扫。他欣喜异常,连声向老师道谢:“多谢三位先生关爱扶助。我放假回家后,跟父母商量一下,明年就去长沙投考。”

这时,毛泽东开始向往长沙。在他的心目中,离家120里的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无疑就是一个大城市。他听说这个城市很大,是个很繁华的地方。抚台衙门也在那里,还有不少的学堂。特别是听了老师的那一番话后,他更是非常想到那里去,去那所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读书。

转眼间,一学期就结束了。毛泽东告别众师友,离开了这个给他知识和学问、启迪他思想的东山小学堂。临行时,他依依不舍。同学贺汝威抢着帮他挑行李,同谭世瑛、萧三等人将他送到涟水边。他深情地说:“请你们回去转告李堂长、贺先生、谭先生,我毛泽东这一世都不会忘记他们的恩德啊!”说完,他恋恋不舍地跳上了小船。

1911年早春,乍暖还寒。兴奋的毛泽东,怀揣着堂长李元甫写的推荐信,经贺南纲老师和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担保,顺利地进入了湘乡驻省中学,正式成为这所了不起的学校的学生。

如今,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的序厅里,有一尊少年毛泽东的雕像。他英姿勃发,目光坚毅,手拿书本,迈步向前……由此,毛泽东的理想和抱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始在浩瀚无垠的天空遨游,翻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征途!

1955年,毛泽东在与同学谭世瑛回忆东山学堂的那段经历时,还深情地感叹:“李元甫先生,贺南纲先生,还有你父亲,都是热心的教育家,他们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啊。”

十一、为同宗学友改名

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有一张“毛泽东关心资助东山学堂老师、同学一览表”。其中,一个叫毛森品的同学,是毛泽东在东山学堂里读书时同宗共姓的同班同学。他的名字,还是少年毛泽东帮他改的。

毛森品(1889—1960),原名毛生炳,是湘乡县兴让沧溟前(今中沙镇沧泉村)人。1910年春,他考入东山学堂戊班。因其貌不扬,个子又比一般同学要高,被同学们戏称为“珠穆朗玛峰”。当时,学堂里还流行一个说法,即“湘乡三大景”,一尊毛生炳,二崇东塔顶,三推三眼井。可见,毛生炳的个头在学堂里是很显眼的。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插入戊班学习。因个子也比较高,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倒数第二个位置上,坐在毛生炳的前面。毛泽东在班上第一个结识的就是毛生炳。因毛生炳同毛泽东一样爱好文学,且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好,两人自此结下了友谊。

一次,国文教员谭咏春在班上发作文簿。一位姓熊的同学想看看毛生炳写的作文,抢先帮他拿时顺便翻了一下。见谭先生误将毛生炳的“炳”字写成了“柄”,他一时兴起,就在旁边写了“毛内生出柄来”几个字。湘乡方言里,“柄”就是“把(bā)”的意思。一时间,“毛生把”的绰号便在班上传开了。有一次,毛生炳还因为有人叫他绰号,与班上的同学吵了一架。

为此,毛生炳在丁班学习的同胞兄弟毛钦明特意来到戊班,找姓熊的同学理论并发生冲突。坐在旁边的毛泽东见状,忙起身站在中间劝架。他让毛钦明兄弟俩先消消气,然后,对姓熊的同学说:“你确实不应该开这种玩笑。乱取绰号,就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快给生炳兄、钦明兄赔个不是算了。”熊姓同学经毛泽东这么一说,不好意思起来。他向毛钦明解释说,原来只是想笑笑老师随意把同学的名字写错了,没料到竟成了戏笑同学的把柄。他当着毛泽东的面,真诚地向毛生炳兄弟俩拱手道歉认错。见同学之间己经和好,毛泽东拍着熊同学和毛生炳的肩膀说:“生炳兄,你看这样要得不?把你的名字改成森林的‘森,品格的‘品, 叫‘毛森品。” 大家一齐称赞:“好,蛮好的!”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从此,毛森品终其一生,都用毛泽东为他改的这个名字。毛泽东与毛森品兄弟的情谊也更近了一步。

1911年春,毛澤东与毛钦明、毛森品一齐考上湘乡驻省中学。在这个学校里,他们又同窗共读了一个多学期。后来,毛泽东先后在广州和武汉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毛泽东的影响带动下,毛森品兄弟都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活动。尤其是毛钦明,回家乡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并在韶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他在前往武汉寻找毛泽东的途中不幸被捕,在长沙惨遭杀害。因受到株连通缉,毛森品躲在外地,后在湘乡中里永丰(今双峰)等地从事小学教育。在山田冲笔花小学和黄土团小学任教时,曾参加过一些革命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得知毛泽东出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便多次写信叙述别后情景。毛泽东从信中获悉毛钦明为革命牺牲的消息后,在1950年4月18日的复信中说:“钦明兄为革命牺牲,不胜叹惜,亦是光荣之事。”表达了他对毛钦明烈士的深切缅怀。

对毛森品本人,毛泽东也念及旧交,关怀备至。1949年10月10日,毛森品的儿子毛毕成代父向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除了想念已久的问候外,还说了一些家庭情况。11月,毛泽东嘱中央办公厅回了一封信,说:毕高先生,10月10号给毛主席的信已收到,令尊大人年老不能生产劳动,主席很关心,特嘱我们汇币200元,请交给他。1953年,毛森品外出时不小心摔断了手,毛泽东又给他寄来了200元。第三次是萧三回母校东山学校看望,毛泽东托他带了150元现金给毛森品。在转达毛泽东的问候时,萧三说:“毛主席怎会忘记你们兄弟俩是新学堂里的旧交呢。”

然而,当毛森品提出要求帮忙介绍工作时,毛泽东则认为:“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为然否?风便尚祈,随时惠示周行。”

其学友之谊,道义之交,情深意笃。

十二、送同学谭世瑛一口皮箱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讲情义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念念不忘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结识的同窗学友。现保存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里的一口皮箱,长70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装满了他对昔日同学谭世瑛的浓浓关爱之情。

1950年新年伊始,正在家里忙活的谭世瑛,接到了一封印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来信。他拆开一看,上面写着:

世瑛兄:

惠书及大作诵悉,甚为感谢!尊况如何,甚念。如有意见,尚望随时示告。

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日

谭世瑛比毛泽东大两岁,与毛泽东同班。他的父亲谭咏春是他们的级主任兼国文教员。谭咏春十分赏识毛泽东的才华,在学习和生活上一直给予关照。一次,毛泽东患感冒高烧不退,他连夜请人绑了一架竹床,将毛泽东抬到县城的一家教会医院治疗才转危为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好好向毛泽东学习,他把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还把他俩安排在同一个自修室里自修,同一张床铺睡觉。就这样,谭世瑛和毛泽东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共用学习用品,连谁买了一本新书也要在封壳上写下一个“共”字,表示两人共用的意思。他们共用过一个写有“东山涟水”的砚池,谭世瑛一直珍藏着。去世时,他对身边的后人说:“一定要把它好生保存下去,这是我和毛主席友谊的见证。”砚池现珍藏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里。

离开东山学堂后,毛泽东去了长沙,谭世瑛则在私塾读了几年。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以教书谋生,曾在湘乡有名的春元中学教过高中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由于在国民党邵阳县政府当过一段时间的科员,找不到工作,还被当地政府实行管制。

捧读毛泽东的来信,谭世瑛感慨万千。他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会给自己回信。他从信中读出了同学情谊。于是,提笔直陈家中人丁众多、又无经济来源的实际困难,希望毛主席这位老同学帮其谋份差事。很快,毛泽东又回了信,建議他的工作“以就近解决为上策”婉言拒绝了他的要求。但对他的生活困难极表同情,并先后两次寄钱予以资助,还邀请他赴京一叙。

世瑛兄:

去年夏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来书收读,情况困难,甚表同情,寄上人民币叁百元,聊为杯水之助。如有所需,尚望读告。年老出门,颇多不便,似以劳动为宜。如体健兴高,亦可出门看看。

此复

顺颂敬祺

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五月一日

几十年未见了,谭世瑛按捺不住。在侄儿谭竟成的陪同下,他先到汉口找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政求治眼疾。谭政是他的堂弟和学生。因外出不在,他便直上北京。在中南海,毛泽东接见了谭世瑛。两人就东山学堂的读书生活“翻古”。当谈到他的父亲谭咏春时,毛泽东满含深情地说:“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爱惜人才的。”“在当时,他能那样关心我这个学生,真是不容易啊!”

毛泽东特地备了“麸子肉”(粉蒸肉)等家乡菜,请谭世瑛吃晚饭,还陪他一起看了电影。谭世瑛眼睛不好,看电影有点模糊,毛泽东就让他坐到前面去。还让秘书田家英去问“看见不”,谭回答:“还是马马虎虎呗。”田家英马上拿来了10多副眼镜叫谭世瑛试戴。看完电影后,毛泽东和谭世瑛又谈到12点多。毛泽东说:“你作的诗还行。几句老书硬叫你读通了。”第二天,毛泽东便让田家英将他送到了北京的苏联红十字医院治疗眼疾。

这期间,谭世瑛向毛泽东反映了家庭的变故和遭遇。他有4个儿子,长子谭可夫当过伪营长,被逮捕法办了。二儿子谭吉生被抓壮丁外出未归。三儿子谭斗生当过伪排长,因隐瞒其兄的罪恶,也被镇压了。只有小儿子谭可有一直在家务农。自己被撤销管制后仍不能入农会。因此,想请毛泽东帮着说句话,以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境况。

“私事论情,公事论理、论法”的毛泽东没有轻率表态。他对谭世瑛说:“十五哥,你先在这里好好治眼晴。我去调查一下看看。”于是,他于5月17日亲笔给中共湘乡县委写了一封信。县委接信后迅速派人到石洞乡作了调查,并将情况写成材料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6月4日,谭世瑛在医院给毛泽东寄去一首诗,并写信说他近日将离京返乡。6月8日,毛泽东即回信一封,并将三身衣服、一双皮鞋、一副放大镜、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册乐府诗集放入一口皮箱,另买了一大包谭世瑛喜欢吃的荔枝,让田家英送过去。毛泽东在回信中认为,湘乡县委对谭世瑛的评语是公道的,嘱咐他应当从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看问题,逐步地把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可见,毛泽东在不忘旧情的朴素感情中,融入了党性原则,字里行间体现了同志式的关怀与帮助,洋溢着深厚的同学情谊。

谭世瑛愉快地回到了家乡石洞。他带领全家勤耕守法,努力生产。各级政府及干部对他一家都比较满意。1961年,谭世瑛因病去世,毛泽东还特地寄了200元表示哀悼。

十三、联名上书恢复名校

亚南县长:

我县原有的东山中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著,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及萧三、陈赓、谭政、柳宗陶诸同志都先后在东山毕业。我们觉得东山对于现代的青年,具有极大教育意义。因此主张恢复东山原名,更加发扬光大,使她在新民主主义教育中发挥伟大作用,以表示对革命领袖的崇敬。特向县长提出我们郑重的意见,请予考虑。

此致

敬礼

王季范 谭戒甫 萧杰五 戴桂蕊 王器瑚 曾昭权 彭肇藩 王阳荪 刘里仁贺德文 王有民 周为尧 成希文

一九五一年二月三日

这封由湘乡驻省教育界知名人士王季范等13人联名致湘乡县县长刘亚南的信函,现陈列在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向人们述说了一段东山学校由撤销到恢复的往事和变故。

1950年,湘乡县进行中级学校调整,决定将东山初级中学与县立一女校合并,改称为“湘乡第二初级中学”,校址设原一女校。湘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迁入东山初级中学校址办学。这一撤并消息,立即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东山初级中学是由东山高等小学校理事长成赞育及李平西等9人发起,于1940年改建而成。首任校长张峻明是湘乡县城夏梓桥人。小时候,他随叔父张佑源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的附属小学读书。因叔父与毛泽东是同窗好友,他便叫毛泽东为“润叔”,并为毛泽东开展革命活动传送过信件。1927年,他从湖南一师毕业后回乡执教。1930年入安徽大学,次年转入北平师范大学研究院历史系。1934年毕业去南京,任京华、华南中学教员,曾编写《中外史地概况》。1937年任浏阳县县政督导员。2年后回湘乡任教,参与了东山初级中学的筹办。

1951年冬天,张峻明应邀进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当毛泽东问及东山学堂的情况时,他在“润叔” 的面前说出了被撤销的真相。毛泽东听后很是生气,说:“咯是扯乱谈嘛。可惜了!”张峻明请主席出面恢复东山学校,毛泽东说:“还是由地方政府解决为好。”

1951年,在华北人民大学学习的张峻明上书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建议将东山初级中学改成工农速成中学或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育部高度重视,即以(51)中三字第六五号函的形式,要求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提出处理意见,并附张峻明原函;第六五号同时抄转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

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以学教字第八八九号文件向中央教育部提出了处理意见:“先恢复东山学校为小学,略事修葺与重建,保存原有朴实光辉的面貌。仍暂为普通学校性质,再俟将来逐步扩充增设中学。”中央教育部发函同意此处理意见。于是,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向湖南省文教厅作出指示,先恢复东山小学,将来扩充增设中学。

在省城的王季范听到东山学校被取消的消息,也十分着急。他是毛泽东的表兄,时任长沙长郡中学的董事长,在湖南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他与张峻明联系沟通后,于1951年2月3日,联合成希文、萧杰五等湘乡驻省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向当时的湘乡县县长刘亚南写了一封建议恢复东山小学的信。同时,又以3人的名义向县教育科長曾少儒写一封信。信函如下:

少儒先生:

吾邑东山学校,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我革命领袖毛主席,早岁曾毕业该校,自宜保持旧名,充实内容,以示纪念领袖之意。同人等有见及此,业向湖南文教厅、湘乡县委会、县政府提出建议,请予考虑。

先生主持全县教育,崇敬领袖,远过同人,议贡鄙见,务祈鼎力相助,使该校得早日恢复,行见青年学子,闻凤兴起,宁非至幸。

此致

敬礼

王季范 成希文 萧杰五

一九五一年二月三日

接函后,湘乡县政府即向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请示。文教厅于同年8月派员持8692号文件批复来湘乡。原文为:

湘乡县人民政府:

为恢复东山学校,我厅送奉中央、中南教育部批示并已奉拨补助人民币五院千万元(旧币)到厅。为此,特派我厅陈泱泉同志前来会同你县有关各方组织恢复东山小学筹备委员会,即刻着手进行工作,将东山书规模略事修葺与重建,保存其原有朴实光辉之面貌,将现设周祠之湘乡县立简易师范附属东山完小迁回东山书院,改称为省立东山小学,争取于本年9月间开学。原有之湘乡简师校址即由益阳专署与你县另设法负责解决。

厅长朱 凡

副厅长 刘寿祺 孙仲起

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三日(大印)

8月29日,湘乡县人民政府向文教厅写出第55号报告,提出了县里的意见。省文教厅于9月17日批复如下:

一、中南教育部指示:目前限于师资经费等条件,决定先行筹办东山小学,由省设立。

二、你县县立简易师应由你县继续办理,省立东山小学接收你县现设周祠之简师附属东山完小迁回东山学校原址开课。

三、县立简师已经开学,省立东山小学决定1952年夏季开学。着即成立五至七人的省立东山小学筹备委员会,并物色校长人选,造具预算报厅。县立简师自1952年夏季起全部迁回原址办理。

为此,湘乡县人民政府遵令迅速成立机构,推选简师校长柳官铎为省立东山小学筹委会主任,主持修建与搬迁事宜。省文教厅拨付东山小学修建费人民币11985万6150元(旧币)、县立简师迁移费2395万元。经过半年的努力,东山小学于1952年春正式开课,定名为“湖南省立东山小学”。第一任校长王肖梅,教导主任廖荣茂,有教职员工23人,10个班400名学生。1955年,省立东山小学下放归县里办理。

十四、为母校题写校名

东山学校大门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的大匾额。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东山学校”校名,雄浑遒劲,洒脱天成,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少年毛泽东走出韶山,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站就是东山学校。他曾经深情地说:“我虽然是湘潭人,但受的是湘乡人的教育。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他日理万机,仍忘不了浓浓的母校情。

1958年8月,毛泽东的塾师加堂兄毛宇居受湘潭县委的委托,赴京请毛泽东为筹办中的湘潭大学题写校名。当时,纸张、笔墨都准备好了,毛泽东却突然停笔,说:“题不得!我小时候读书的湘乡东山学校,来信要我写校牌。我冒做得赢,一直搁在这里。如果给你们写了,他们更会说我偏心的。”毛宇居说:“那就请主席现在也给东山学校写一张嘛。我替您送去,这不就都没有意见了?”毛泽东笑了笑说:“还是我的宇居大哥讲得对啊。那题什么呢?”“现在叫东山小学。” “为什么硬要喊小学?将来还可以办中学、大学嘛。我看就写东山学校!”

过了几天,毛泽东的秘书将他亲笔题写的“东山学校”校名及一封回信送到了住在北京和平宾馆的毛宇居手中,并叮嘱他说:“你要亲自到东山学校去一下,但不要惊动当地的党政领导。”

毛泽东在给东山学校的信函中是这样写的:

东山学校各同志:

你们的大字报早已收到,甚谢。现遵嘱写了校名二纸,请选用,未知适当否?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日

毛泽东怎么在信函中称“大字報早已收到”?这其中又有什么来历?原来,1958年1月,湘乡县的小学教师都集中在县城开展整风运动。东山小学部分教师在讨论大鸣大放时认为,毛主席为家乡韶山学校和湖南一师范写了校名,却没有给母校东山学校题写,就写了张大字报贴在“大字报栏”里。大家看了之后,觉得写出了老师们的心声。于是,由李昌炽老师执笔,悄悄地把大字报抄录下来,写了封信寄给毛泽东,请他不要厚此薄彼,也要为东山小学写个校名。当时,签名的有柳振模、彭掌珠等10多位老师。可没想到,在当年2月的反右斗争中,柳振模和彭掌珠等7名老师被划为右派,受到批判斗争并下放劳动改造。

这年深秋的一天傍晚,晚霞绚烂。毛宇居从韶山步行来到东山小学。在书院礼殿西边的厢房里,教导主任陈光华从毛宇居手中接过了毛泽东的题字和信。看到毛泽东信中“甚谢”“遵嘱”“请选用”等词句,他心里非常激动。作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如此虚怀若谷,令人感慨。但是,担忧也随之而来。如果只公布题字,不公布信件,就是隐瞒毛主席的指示。若要连同信件一起公布,就等于说可以向毛主席写大字报。那么,相关老师的右派帽子岂不是弄错了?他觉得事关重大,又难以定夺。于是,第二天送走毛宇居后,他同刚回学校的时任校长谭海清一道立即向湘乡县委作了汇报。县委领导决定,马上给学校制校牌,为师生制校徽。但是,信件暂不公布。毛泽东的回信一直到1985年东山学校90周年校庆时才全文公开。同时,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校庆日。

这也许是历史的误会和遗憾,但并没有阻隔东山学校全体师生对校友毛泽东的敬爱之情。当时,为了将校牌制作好,学校请湘乡美术界的名师许自明、冯达明两位老师将字体放大,由时任总务主任文国清到省城长沙选用进口上等楠木板材,并确定了一家制作字匾的名店。经过一个多月的雕琢,匾额制成。红底,黑框,金字,既鲜艳夺目又庄严神圣。去拿回匾额的那天,学校派出了4个男子汉,用两床棉絮将其包扎好,租用帆船,经湘江转涟水,历时3天才运到湘乡东岸坪的“义生和茶亭”(现湘乡二大桥南端)。

那是1958年9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制作好的“东山学校”校名牌匾从长沙运回来了,全体师生欢呼雀跃。学校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热烈的恭迎仪式,派出师生代表前去迎接。初中第一班女生陈燄有幸作为学生代表,恭迎了毛泽东题写的“东山学校”校匾。抬回后悬挂在校门上。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震地,这所古老的学校沸腾了。毛泽东的名字与东山学校紧紧地连在一起。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959年5月,毛泽东回到韶山。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往事勾起了他的回忆。当时,湘乡县委接到上级通知,主席想回母校看看。东山学校的师生连夜做好了迎接准备。省里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湘乡建筑工程公司,在学校附近的东山公社内盖起了接待主席的休息室,后主席因故未能成行。休息室直到毛泽东百岁寿诞时才折除。

2003年12月23日,毛泽东的儿媳邵华携孙子毛新宇完成了主席的心愿。他们为东山学校晋级湖南省重点中学揭牌。同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当年毛泽东读书的教室等。毛新宇还兴致勃勃地在爷爷坐过的座位上留影,并且赠送了一批有关毛泽东的书籍给东山学校。他说:“昔日爷爷以东山为荣,今天我们全家仍以东山为荣!”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东山学堂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东山书院
曹娥江
还魂之镜(中篇小说)
漫学堂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