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整体阅读研究
2021-09-01潘海心
潘海心
《创业史》是柳青创作的一部红色经典小说,是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史诗级巨著。作品中塑造的一大批源自于現实的优秀基层党团员干部形象,非常动人,尤其值得我去重新学习和思考。
柳青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经常通过干部、农民、老妪、女工、青年来观察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居住在蛤蟆滩的人们最关心的是他们的问题,梁生宝如何抵御自发力量的攻击,如何发展壮大互助组,如何解决贫困农民的生活问题。柳青的心理描写也非常细腻,第五章中改霞准备和生宝摊牌,心理活动过程刻画的很动人:改霞梳妆打扮整齐,望着生宝的小院儿,踏上了大马路,面对人们对她的议论和孙水嘴对她的纠缠不为所动,等待着梁生宝的到来,她焦急、愤慈、伤心、流泪,苦苦期待着自己的爱情,直到她和生宝见了面,依旧没能获得她所期待的结果。
《创业史》采用了叙述干预的手法,就是以故事框架为主而叙述干预穿插其间, 让读者理解中国农村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这次革命进行的过程,正如柳青所说的:“为了使读者不至于模糊作者的观点,只好在恰当的地方加上作者的评论,使思想内容更明显,更强烈一些。”这样的话,不仅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推动情节进程,而且穿插了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书中很好地把文学和政治融会贯通,让故事内容和国家农业政策有机结合。《创业史》里有着直接的农业政策文件或国家领导人的相关建议。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最后,毛主席批准了中共中央的决议等等。书中大多数故事都是通过讲述者讲述的。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物的独特喜爱,通过叙述者的眼光来展开整个事件,揭露了不同阶级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受。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主人公梁生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生宝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民,他乐于助人、诚实公平、聪明谦虚、简单朴实、善解人意、无私奉献,但他带领互助组乡亲们艰苦创业,从来不指手画脚,高傲自大。最可贵的是,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很高。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不吃不喝不睡,勇敢地担负起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面对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险阻,他挺身而出,坚忍不拔。特别是“新式秧田”的增产工作获得大丰收,让党和蛤蟆滩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彰显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最终成立了全黄宝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广大农民们一起取得了胜利。
《创业史》的创业,是农民的创业,也从合作社到大锅饭,从大锅饭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分田到户到农业合作社,农民一步一步打下了江山,可以说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经历了农业改造的农民不再依附别人,卑躬屈膝,而是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主宰了自己的人生。我我边读边为他们欢欣鼓舞,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才是体现真正的人性之美的。
尤其现代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中国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面对农村的大好形势,我们不应该止步不前,而是应该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在中国的农业改革中,梁生宝这样的“完美”人物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梁三老汉这种受尽苦难却不敢尝鲜的农民。因此党更多地是该从这些普通的平民入手,改革春风吹满地,要遍地开花才争气。
然而近几年,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物欲横流。个人财富的积累急剧增长,特权阶层、特富阶层出现,房价猛涨,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人们的眼界宽阔了,思想复杂了,行为也不再标准化了。所提倡的共产党员舍已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变质了,书中的乌托邦,已经消失不见。
我看了反贪政治剧《人民的名义》后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贪腐、贿选等问题,严重带坏了社会风气。一些共产党员升职位,提待遇,却忘了党的宗旨原则,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时时与百姓争利,觉悟甚至不如普通群众。毛主席曾说过:“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讲究吃、穿、住和小汽车。”这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想要解决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共产党人要有很高的素质修养,深信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牢记住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不同时期的烦恼各异,但是精神却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书中的“梁生宝”学习,在挫折面前的正确态度是迎难而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要过分依赖别人,要自己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正值青春年华,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利用好这大把时光。不仅在家认真上网课,预习复习好课堂的知识,而且也要打好专业基础,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当然,还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个人信仰,内心的意志要坚定,不予理会别人的流言蜚语和讥讽嘲笑。梁生宝就是把生命都交给了集体,一心扑在事业上,才万事冲在最前头,无所畏惧,最终用事实说服了观望者和破坏者,给了大家一个交代。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控制自我,严于律己。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止境的,而在生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有着独特的新思想,怀揣着远大梦想。我们的今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有许许多多的时代先锋冲在革命创业的第一线,开创了农村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们的丰功伟绩,走好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在困境中也不能停止脚步。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活出我们的精彩人生!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