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盖综合体内商业人行流线的设计研究
——以三花国际大厦项目为例
2021-09-01沈飞儿
沈飞儿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52)
1 项目建设及设计背景
建设项目位于杭州城东新城彭埠单元,是地铁彭埠站的上盖综合体;项目距离杭州火车东站700 m,距离杭州目前及未来市中心直线距离约6 km(地铁4站)。建设用地南北向长约200 m,东西向宽约130 m,呈长方形。总用地面积25137 m2,规划容积率3.5,建设内容为商业办公,地块规划限高50 m。
项目所在区域定位为杭州的城市门户,属于城市次中心,项目要求以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为依托,建设集高端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旅游服务、居住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中心。
2 项目基本概况及功能分布
项目建筑占地面积1.2万m2,建筑规模及体量见图1,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3.7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8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4.9万m2。地上建筑层数11层,地下建筑层数3层,建筑设计高度为49.90 m。建筑功能分布如下:地下2层和3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非机动车库及特色商业,地上1层和2层均为商业功能,3层以上为商务办公用房。
图1 建筑规模
整个建筑地下1层、1层、2层通过下沉广场形成围合式商业街区,3层以上空间采用类似中式榫卯结构的方式相互咬合,形成4个相对独立的办公塔楼。建筑形态高低错落,外墙采用玻璃和白色石材错位拼砌及开洞,围合出内向性与开敞性并存的可视觉穿透空间。本项目在地下2层西南角位置设置有地铁接驳口。本文通过对项目地铁接驳位置与内部商业的人流关系展开分析。
3 项目设计指导思想
项目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购物、休闲、换乘及办公的综合性场所空间。
在总体布局上注重商业、办公、集散、交通的秩序感和适度的交叉汇集,体现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舒适感,注重建筑空间场所的营造,既有效分散地铁人流,提高设计空间的商业氛围,又能为办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注重建筑自身的空间场所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融入和渗透。
4 商业模式、轨道交通与人行流线的设计分析
交通和人行流线对于建筑功能分布、空间形态与平面布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合理的交通设计会造成人流量的拥堵和阻塞。因此建筑交通人行流线要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从传统综合体内的商业设计角度来看,综合体内的商业形式多种多样,有商业+步行街组合模式、购物中心模式、主题商业模式及互联网+商业模式等,此类商业形态模式内的流线通常为通过式或折返式设计,外部流线及内部流线的设计对商业空间及功能产生的变化不大,设计手法大多比较单一,达不到聚集人气的效果。考虑到本项目商业面积不足3万m2,商业体量较小,开发过程中需充分结合轨道交通的有利条件,在此影响下的商业设计,其外部交通及内部人行流线必然是一种新的考验。它会对商业建筑形态及建筑空间、功能产生必然影响,使商业空间更加丰富和具有可塑性,让商业流线变得更加积极和多元化。本项目需要依据轨道交通的衔接位置,通过对流线的主次性和导向性分析,展开对场地内各类交通流线及出入口的合理化设计[1]。
5 设计场地交通组织及人流出入口分析
本项目建设地块周边界面见图2,东侧紧邻住宅用地,南侧为鸿泰路,西侧为明月桥路,北侧为源聚路。南侧紧邻地铁一号线、四号线彭埠站,轨道交通资源突出,具有优势的轨道交通入口处在地面层,对提升本项目地面层的商业价值十分有利。基地靠明月桥路一侧展示面最长,紧邻华威项目,适合布置连续商业,可充分发挥地面商业价值。鸿泰路一侧靠近地铁口及港龙商厦,是人流的集散位置,适合设置商业、办公人流出入口。北侧源聚路靠近白石港公园,休闲气息浓厚,适合设置车行开口和商务办公主出入口。设计拟在地面人流通过的焦点位置采取空间节点放大和引导处理,让人自觉地在开放空间中驻足、停留并流通。如此在满足消防与建筑规范的前提下,结合业态布置与标识形成一条完整的人行交通流线,不仅能够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还带来更丰富的商业价值[2]。
图2 场地界面
6 人行流线设计思路及设计理念
6.1 流线的外向与内向
本项目建筑整体人流设计分为两条主要动线:外环线和内环线。通过对周边道路及轨道交通口位置分析(图3),在场地的西、南、北三侧均设置建筑人行开口,形成出入口广场。南侧贴临有轨道交通地面出入口,可带来最直接的大量人流,北侧和西侧则有大量通过性人流。因此,在外部人行流线的设计时,对人流频繁通过的三个界面设置架空敞口,形成可停留的城市小广场,不仅可丰富建筑空间带来的视觉享受,同时吸引人流向内分解。通过这三个界面设置的架空敞口、自动扶梯、室外大台阶引导人流内向扩散,将人流成功导入建筑内部环廊。建筑内部采用下沉广场、自动扶梯、半开敞大平台等,空间层次丰富,宛如一个内向的城市客厅。综上所述,人行流线经过内外及动静结合设计,让轨道交通和商业发展之间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而场地的车行路线及地库出入口则设置在了建筑的东侧,成功地避开了其他三面的人流,减少人车间的干扰。
图3 人流动线分析
6.2 空间的围合与开敞
整个建筑形态通过底部围合上部断开的方式,形成四个主楼分区,两两之间又相互穿插和咬合(图4),从而形成了开敞与围合空间。底部建筑围合出相对闭合的内部庭院,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有停留下来的愿望。有了相对边界明确的庭院,就有了人们聚集和活动的场所,从而创造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空间。围合式的商业设计正是利用这点,使商业空间更为有效和亲切,既有外向的张力又有内向的凝聚力,从而创造出动、静合宜的建筑空间。使建筑设计与人流设计达到高度契合。建筑与城市界面、轨道交通互相渗透、对话,构建出内向性与开敞性并存的灵动空间,整个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展现出空间的多变性和丰富趣味性。
图4 空间的围合和开敞
6.3 多层次的沟通与连接
在建筑平面内部流线设计中,采用了多层次的流线互动(图5),首先底层商业在连接地铁口、相邻商业出口、白石港公园位置均设置明显的开口,形成尺度怡人的灰空间,有效地鼓励人们进入内庭院,最大程度让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客厅的乐趣。同时在位于鸿泰路,源聚路开口处设置大台阶,具有极强的展示功能,可引导人们去往2层,有效激活2层商业氛围,形成多首层的概念,从而提升非地面空间的价值。商业2层主动线分别在东侧、南侧与周边商业有空中连廊连接,形成有效互动的区域性商业整体。内部围合空间通过下沉广场形式,采用自动扶梯贯通地上2层和地下1层,进行商业公共空间开放式设计,并在地下1层西南角通过自动扶梯和大台阶通道与地下的地铁口直接接驳,有效地鼓励轨道交通带来的人流进入地下1层商业公共空间,进而引导人流继续上到首层、2层进行各项商业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多层次空间的使用价值。
图5 多层次的流线互动
6.4 商业模式与空间流线设计
依照不同的商业定位,设计遵循以“商业布局、功能流线”为主线,配合项目本身特点,考虑到本项目商业体量并不巨大,商业经营中能聚集商业人气尤为重要(图6),设计采用下沉广场+中庭商业+环廊步行街的模式,而非直型或L型通过式流线,对营造本项目的商业氛围,聚集商业人气较为合适。商业设计化整为零,打破整体综合体商业的模式,采取划分不同规格小铺及环廊,设计中央大开放公共空间及平台,减少商业流线的死角与端头[3]。不仅商铺大小可根据商业进驻业态可分可合,使铺位业态能达到多元化的需求。空间人流也不会因为商业模式及业态的调整而出现迂回或停滞。而轨道交通的投入不仅带来大量的人流,还很大程度地促进了本项目立体化空间建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地下商业价值,拓展出更多有效的商业面积。建筑内院通过增加垂直空间体积、空间变化、下沉广场等,让人们在商业环境中也能与自然交流,从而关怀到使用者在空间中的感受及逗留时间,进而激活地下1层、1层、2层的内环商业界面,获得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图6 中庭内环廓
7 结 语
基于项目本身的商业面积及规模的限制,对本项目采用的小体量大中空的环绕式空间流线设计,创造出更多商业接触面积及可视界面,力求聚集尽可能多的人气。项目投入运营后,成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及网红消费,社会反响极好,并对周边商圈的带动效率明显。项目本身的消费环境及空间体验良好,达到了该商业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