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点
2021-09-01肖李娜
肖李娜
甘肃煤田地质局
信息化时代,地区的发展和行业的生产力,不再由自然资源和历史条件所决定,它们已经被各种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等)所取代,信息十分重要,它早已成为时代的重要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信息化的建设以及发展,大数据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必须进行模式变革,只有实施信息化建设才会进步,才能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全方位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部门都应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这项基础工作。工作的开展过程也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为实现历史与未来的有机联系,档案管理单位应做出战略部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也是档案管理新概念的催生过程。现阶段,新型档案馆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其作为整个档案信息网络的节点,也是源头,可以接收和利用信息。因此,为使档案工作焕发生机活力,应建立全新的工作机制,实现统一管理[1],并形成协调、规范、开放的工作理念。
(二)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实现煤田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利用好现代科技,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刻录机等设备,建立起高效且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以便于接收、统计、检索煤田地质档案。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档案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率,可最大化发挥出煤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单位和社会的生产发展需求,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煤田地质单位的档案管理,主要是对资料的收集、保存和保管。体系不够完善造成了档案利用效率低,保存方式落后[2]。传统的纸质档案使用排架式管理,这样的档案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如纸质档案占用空间多;存储条件要求高;纸质档案容易老化磨损,稍有保管不当就会造成损失,导致原始数据丢失;煤田地质局成立时间长,地质资料多,管理难度更大;沿袭传统管理模式,管理落后,技术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也给查询造成了诸多不便。
(二)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煤田地质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低,只做了煤田地质档案的目录录入工作,还有大量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档案管理人员观念落后
现阶段,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不使用电脑和网络查询,他们更愿意用脑记、用手翻,这样的管理方式也就造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缓慢。
2.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许多煤田地质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仅负责最基本的档案查询工作,在单位中,他们所从事工作繁杂,繁重的工作造成他们无法只专注于档案管理;而且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3],且普遍学历不高,这样就造成,即使他们档案管理时间长,熟悉档案管理知识,知道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但由于对计算机不了解,又缺少培训,造成他们不能了解电子档案,更不可能了解其形成、信息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技术。相反,一些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虽然熟悉计算机技术,他们又缺少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更不了解档案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这类现象普遍存在。
3.煤田地质档案管理设备过时
髓母细胞瘤:10例为实性肿块,2例为囊实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较轻。增强后实性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明显强化(图1),均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
由于单位普遍存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资金投入少,从而使档案管理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档案工作难度大,甚至可能造成人员流失。少部分单位到现在也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室,将档案资料随便堆放,杂乱无章。有的虽然设立了档案管理室,但极其简陋且空间较小,只摆放了简易的木质档案柜和档案架,甚至门窗都已破损。这样的档案管理环境,根本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有的单位虽然配备了档案管理室,购置了档案管理设备,但又不重视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不会使用设备及软件,这些设备也只是摆设。
三、加强煤田地质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基础设施
只有完善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保证煤田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各项档案所需的系统建设。因此,煤田地质档案管理单位,应转变陈旧的观念[4],做好资金保障,只有及时转变观念,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的同时做好统筹安排和资金管理,才能满足现阶段档案建设的要求,最终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设立专项资金,定期维护各种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重视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不仅是国家电子政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落实国家电子政务的要求,各单位应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随着电子档案越来越普及[5],各级部门都应重视电子文件的积累、归档和管理。并不断健全其归档机制,以实现不同载体文件的同步归档,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障电子文件能够安全运行。特别是对于一些数量较少的档案,要从电子文件归档入手,做好档案管理系统,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管理系统,落实线上归档。想要做好文件的归档,首先要做好文件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各部门已形成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将之收集整理,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手段来保证文件归档的真实和完整。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收集和归档电子文档的话,就有可能造成这部分文件丢失。只有重视电子文件的收集和归档,才会使档案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从而降低单位的档案资金投入。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只有加快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增加电子文件数量,从而改变传统的档案存储模式。一个行业中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获取信息的速度及准确性。因此,各个单位都应重视信息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各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具备接受电子文件的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并将各类电子文件加以整合,从而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库。档案数据库群具有多层次、分布式、标准化等特点,这部分资源在各种信息网络平台共享。现代化数字档案馆服务方式更多样质量更好,信息传递也更全面、更快捷,档案的利用,能不被时间、空间、数量有所限制,在较短时间就能准确获得信息资源。现阶段,档案信息庞大且繁杂,只有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让相关负责档案的人员,不再进行手工操作,使档案管理从传统逐步迈向现代,最后彻底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这个步骤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四)根据实际,重点建设
现阶段,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煤田地质系统的经济状况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数字化建设,所以应该重点建设,对长期具有经济、科学、文化价值的档案、利用率高的档案、开放档案、重点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才符合当前建设的实际。
五、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规范性原则
所有建设都应坚持原则和相关规范,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计算机设备具有传输和读取的功能,电子文件刚好需要这些功能,因此,也在更多方面(标准、信息的格式、软硬件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档案数字化,还是接受电子文件,都要坚持原则和规范,有统一的标准,使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的接收、存储、传输和利用有序、规范,避免碎片化、不相容,以至于重复建设。认识到煤田地质档案的特点并加以整合,按照国家标准研发、推广、应用软件,为保障档案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注重培养人才
(三)重视管理设备配备
地质单位要重视对档案部门管理设备的配备。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现代化设备(计算机、互联网、扫描仪等)的支持,各单位要充分掌握其特点,将其蕴含的缩微、光盘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来,从而加快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四)不断提高技术措施
1.建立煤田地质档案目录数据库,提高煤田地质档案检索效率
煤田地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地质档案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实现煤田地质档案的目录检索,从而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该数据库建立后,负责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完成资料的检索。例如,输入相应的关键字词就可以查询到相应的资料、类别、编著等。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档案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2.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煤田地质档案的密集管理
传输,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线上查阅,十分方便快捷。但同时也可能造成煤田地质档案的泄露,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何保障煤田地质档案的档案完全,并将其高效利用,是每个单位都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实行密集管理可以解决,密集管理即是将资料按照不同种类、级别、层次进行分类,并分别设密的管理。这项管理的实施,使档案的查阅需要相应的访问权限。下载档案资料必须经过相应的审批,只有达到规定,相关档案工作人员才能解密让其下载。这样的技术换代,使煤田地质档案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都得到提高。
六、结语
综上所述,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大数据思想。各单位应重视煤田地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将之整合和扩展。规范统一各类煤田地质档案信息,基于需求整合分析煤田地质数据的关联性,开发信息服务产品,发展煤田地质信息服务,提升煤田地质数据信息的挖掘深度,使煤田地质数据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新的数据,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