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研究
2021-09-01李孟阁
李孟阁
渭南师范学院
《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等对劳动教育的解释都有一点,强调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它是让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和工作态度,养成工作习惯。通过日常生活的培养劳动能力和习惯的教育活动[1]。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1950年代后,国家先后颁布各项政策,都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这对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2]。在新时代高校建设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劳动教育。 但是,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的培养。 因此,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深入分析劳动教育发展阶段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德、智、体等各项措施,切实发挥培育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作用。
一、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深入贯彻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会根据教学大纲和教育目标制定适宜的劳动教育计划,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也在逐年提高,然而,依照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水平分析,其整体形势并不乐观,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甚至还会出现看不起劳动者的情况。并且,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本能地对体力劳动有一种排斥感[3],根本不愿意融入与体力相关的行业中,享乐意识较浓,整体的劳动价值观念相对扭曲。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边缘化、劳动课程设置不合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全面、大学生自我劳动意识不强等问题。
1.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呈非良性状态发展
高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4],从而导致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呈现非良性状态发展。一方面,虽然各项政策都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像《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这些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未能将劳动教育融入教材;另一方面,高校师资队伍配备不足,没有专任教师担任劳动教育的授课,大多是导员兼任,劳动教育师资不足。
2.劳动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释义:“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但是,部分高校并未掌握其内涵,对“育人”认识不到位,把“劳动”和“劳动教育”划等号,劳动课程设置不科学,而且并未出现在正式课表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从而无法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
3.劳动评价体系不全面
目前,大多数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仅仅局限于老师给简单的分数,并未让学生进行自评以及班级学生的互评,缺乏发展性评价,而且各种评奖评优,也未能将劳动教育充分考虑进去。
4.学生自我劳动意识不强
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隔辈亲”现象日益凸显,许多家庭都只是围着一个孩子转,家庭溺爱现象严重,导致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自我劳动意识丧失。进入大学,“攀比之风”也愈演愈烈,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新时代高校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在劳动教育开展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点状况:
1.个人的劳动主观能动性不足
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根据教育部要求,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但是,在生活中,部分大学生没有劳动的主动性,缺乏劳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实践,大多时候是被动的;当前大学生基本为00后,从小被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行。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就业,认不清当今就业形势,自身条件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由于长时间的错误就业观[5],在学校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学习,忽略了自身劳动素养的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许多优秀学生由于生活能力低下,而被学校劝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2.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由于劳动教育课程的缺失,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导致劳动教育逐渐沦为口头工程,劳动教育大多只是泛泛而谈;另一方面,学生接触劳动机会较少,许多高校一味追求就业率,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形成“考证热”、“升学热”,几乎没有时间参与劳动,而校园卫生也已经基本交给后勤工作人员或者外包公司。
3.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不牢固
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孩子劳动教育观念成正比,父母的言传身教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唯成绩”“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父母之间共同的话题,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父母包揽一切家务活的思维定式,使得学生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导致上学后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更甚者成为养尊处优、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之辈,完全丧失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谈不上开展创造性劳动。
4. 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强
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也存在着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习惯性地把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而对于辛勤敬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未能给予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结构多元化,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明显,一些明星、网红等一夜暴富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导致大众对劳动致富、劳动价值一度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这些都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2]。
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
根据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提高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根据社会需求、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劳动教育对策,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稳步向前的发展[6]。
(一)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学校要成立劳动课领导班子,制定总章程、培养目标、实施细则,加强考核监督,为高校劳动教育保驾护航。二是基础设备配备完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规划好学生劳动范围,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三是完善劳动评价机制,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量化评价办法,制定一系列评价标准,完善奖惩机制,完善劳动鉴定机制,加强劳动认定考核。
(二)完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为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爱护学习生活环境,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要完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7],比如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教育,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生产实习活动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组织生产实习活动的目的旨在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将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中去,检验自身学习成果,在走入社会之前获取一些相关经验,初步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生产实习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与的重要劳动实践活动之一,在自身劳动素质的提高,专业劳动技能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对劳动教育进行多方位宣传,充分利用校园“两微一端”广泛宣传社会、学校里劳动方面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和人物,批判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错误观念,并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二是加强家校联合,加强对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引导,促使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和监督学生参加家庭劳动和自我保洁[5]。
(四)完善劳动教育保障
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发展,就要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包括建设一批精湛的师资队伍、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以及投入适当的经费,从人财物、时空和信息技术做好强有力保障[7]。
首先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便于做到有据可依;其次要建设一支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担任劳动教育课程,负责学生劳动教育课的安排、检查、考核工作。高校要针对实际情况的反馈信息采取合理有效地补救措施,纠正实际目标与既定目标的偏差,让评价作为劳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追踪者,准确定位漏洞并反复检验[8];最后是保障经费投入,为劳动教育打牢基础。高校每年做财务预算时增加劳动教育活动经费的计算,确保经费来源渠道多且畅通,保证劳动教育设施设备满足师生需要,及时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所需的相关图书、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对表现优异的劳动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适当表彰。
三、结语
大学生劳动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范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的一个部分。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思维、劳动操作技能和劳动实践,有助于高校培养具有较强工作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做到教育活动的常态化、生活化和制度化,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