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樟柯电影的符号分析与精神思考

2021-09-01杨蒙莹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明小武樟柯

杨蒙莹

河北美术学院

一、贾樟柯电影的符号分析

(一)地域符号

贾樟柯出生于中国的西部——山西汾阳,这个地方属于城乡结合部,充满煤矿、工厂、工地,纵然是这样一个尘土飞扬的小乡镇,人们之间却真诚、淳朴,生活简单。贾樟柯从身边人底层普通人身上看到高于知识分子的素养,这些对后来影片的呈现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成长在山西,情感在这里,选择也从这里开始。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讲述始终围绕山西进行,山西是他故乡情结的强烈表现。地点以汾阳为中心,圈涉周边大同、平遥等小城镇。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1997)、《站台》(2000)、《任逍遥》(2002)呈现出时代发展中这个地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人的生存现状与内心的追求。《山河故人》(2015)中晋生暴富后为逃避政治审查从山西移民至澳大利亚。《江湖儿女》(2018),展现出山西大同在20年的时间更替,斌哥从故乡到异乡再回到故乡的经历。[1]

(二)人物符号

1.底层人物

在贾樟柯的电影系列中,不管名称、地域、涉及的人物角色发生怎样的变化,底层人物、边缘化人物、非主流人物、非权力的拥有者,是他影片的主要表现对象。这些概念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大多是指那些经济状况很一般,受教育水平低,生活艰难,无业或失业或处于半失业状况下,身处城乡处或城市底层,被社会忽视的普通人。他们敏感、自尊,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无法与社会、与时代的节奏合拍儿、与主流人群融洽相处。

事实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底层问题。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地位、等级、身份等高低贵贱,三六九等。这个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牵涉到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贾樟柯的电影中小山是打工者,小武是小偷,梅梅是歌厅的小姐,三明和梁子是矿工,小济是不上学的游荡青年,玉儿是酒吧小姐,小桃是普通舞蹈演员,斌斌是江湖大哥等,都是他对小人物的真实呈现和细节刻画。

2.固定的演员团队

在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中演员是固定的,赵涛,王宏伟,韩三明,他们由最初的非职业演员渐渐地变为贾导电影中的职业演员。赵涛,原本是太原师范大学的一名舞蹈教师,偶然的机会,她的舞蹈得到贾导的肯定,从而出演了多部作品。王宏伟,是贾樟柯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理论的同学,贾樟柯评价说,他能够在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在镜头前保持他作为他这样一个人的特点。韩三明,贾樟柯的表弟,一个实实在在经历着生活艰辛和时代变化的煤炭工人。在近几年的电影作品中,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电影在选择演员上更加考虑受众,电影风格也逐渐变化,但反映山西、表现真实普通的大众依然是他创作的核心。

3.电影中人物命运的连续性

在贾樟柯的整个电影系列中人物命运具有连续性的,这种连续代表中国发展中个人随之产生的变化。从《站台》里面韩三明在自己家的县城挖煤,《三峡好人》里面韩三明到重庆带领一群南方人到山西挖煤,《天注定》里面把村集体煤矿买下然后挖煤暴富的老板,《山河故人》里煤炭行业衰落,韩三明要到哈萨克斯坦做石油工作,这一系列关于煤炭和山西的符号关系在他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变化性的阐述。韩三明的身份在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变化,代表整个人物命运在贾导的电影序列中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也代表着中国煤炭产业作为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关于山西,关于产煤大省,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三)文化符号

1.时代背景符号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个艺术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2]贾导的电影中总是充满各样的时代符号,比如年代性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火车等),通讯设备(宣传标语、广播、电视、手机、新闻等),服饰(喇叭裤、西装),国家领导者,透过这些时代特色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比如《小武》中小武在公交车上以警察的名义明目张胆的逃票,与公交车前方挂的毛主席挂坠相对比有着典型的讽刺效果。《山河故人》新闻报道中国申奥成功,马航事件等等,《江湖儿女》中的录像厅、迪厅等。这些看似随意,实际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带出的是时代的更迭,在发展中人们失去的亲情,爱情,机械的生活状态,也是他们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反应。

晋剧是山西文化的代表,而汾阳被称为晋剧之乡,在影片《天注定》中,人物由隐忍到抗争,大海的命运始终与晋剧《铡判官》《林冲奔夜》所隐喻出的内涵相吻合。他个性耿直,在走投无路后俨然一种大侠之风范。小玉归隐山西古城时,晋剧《玉堂春》中“苏三,你可知罪”问她,也在问众生。关公像和扛刀的少年在贾导的电影中也一直展现,比如在《天注定》《江湖儿女》等,这也许与晋剧有关,也许是那个时代特殊的一方面,更代表一种对底层深刻的认同,对他们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代表底层中的义:义薄云天、忠义、规矩,这是底层文化理念上的叙述。

2.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几乎是贾导电影的一种标签,这些音乐、音响既是时代、文化的展现,也折射出人们心里的渴望、孤寂、困惑等。在《小武》中的《天空》《心雨》等歌曲,呈现出他对爱情态度的转变,由不知如何面对到渴望拥有爱情,与影片后面爱情无果形成对比,反衬出爱情与物质之间的矛盾,结尾处一首《霸王别姬》衬出小武更深的孤独。《站台》中所谓的靡靡之音,《站台》《啊,朋友再见》《美酒加咖啡》等,展现出封闭落后小镇与县城年轻人的期待。《三峡好人》中《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上海滩》等歌在交代时代背景的时候,也营造了氛围,渲染了韩三明的情感。电影《世界》中《乌兰巴托的夜》展现出舞蹈演员们一边畅游在漂亮虚拟的世界,一边也过着机械世俗的生活,她们表面上的华美与内心的孤独深刻对照。《山河故人》中的《珍重》,人不再,爱情亲情逝去,浓浓乡愁涌上心头。在《江湖儿女》中,开头便是一首极具年代感的歌《男儿当自强》,树立了斌斌追求的形象。而后《永远是朋友》《浅醉一生》《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代表着江湖的义气,也预示着巧巧与斌哥的结局。[3]

二、贾樟柯电影的精神思考

(一)写实风格与艺术真挚

在历史曲折前进的发展中,各民族艺术也是互相影响、融合、借鉴。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纪实美学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时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贾导的作品深受其影响,把中国社会的现状剖析得一览无余,影片反映的真实,或是营造出来象征着的真实,如生活一样。《小武》《站台》《任逍遥》等追求真实性,采用实景拍摄,捕捉有缺陷的现实和不可避免的环境噪音增加真实性和可信性,运用跟拍,抢拍等类似纪录片和新闻片的拍摄方法,着眼于普通人,捕捉民众的普遍性。

非职业演员的运用是一种态度,对基层民间生活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直接体现。一般职业演员都经过各种训练,他们的形体语言基本上是非自然的、带有一定程序等,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人为控制的结果,贾樟柯导演如是说。[4]贾导想要的是人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与环境融合在一起,而这些非职业演员有优势,他们说话的方式,形体的运动,他们本身的经历、经验与表现都非常流畅自然。[5]另一方面是非职业演员对剧本有很强的理解力,因为他们都生长在同样现实的环境中,剧本中描述的状态,他们都很理解。[6]譬如说,王宏伟在现实生活平常说话就爱甩袖子,这些东西帮助贾樟柯完成电影中的许多细节设计。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有着微妙的情感传递,是还原人物真实生活状态的有效手段,是本土文化的载体。比如《小武》中的小武的方言,作为生活在本地的青年,这是他的特征。《山河故人》中方言与外语明显的对比,道乐叫妈咪引起涛儿的极大反感,她认为这种腔调男不男,女不女,不许道乐学。到了澳大利亚那样发达的环境中,道乐只会用英文,与父亲的交流需要依靠高科技进行翻译,即使是这样,他记得那句山西方言“能行”,这是对母亲,对家的有限的记忆。

长镜头这种拍摄手法在贾导电影的使用非常出色。比如《小山回家》中,导演用两个长镜头(7分钟)表现小山的行走,这是一种非常态的表达,这么长的时间仅展现走路,虽粗糙更呈现的小山朴素和真实。在《任逍遥》中骑摩托车上山坡的年轻人,上不去,一直重新打火,漫长的镜头节奏,贾导在采访时说,他选择顺从现场拍摄的感受,选择这个镜头,不考虑观看和剧场效果,而是看它与生命的关系和镜头本身的记忆的。非职业演员、方言、长镜头等综合使用,把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呈现得更加直观真实。

(二)社会底层人文关怀

贾樟柯导演在追求艺术理想的时候,对小人物的关怀丝毫不懈怠。他故事中的主角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底层人物,比如小武,作为小偷,他依然有生存的权利,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比如小桃,虽然在世界公园中过着虚拟的生活,但对爱情的渴望亦是存在。比如大海的决心反抗,三儿的残杀他人,玉儿挣扎着维护的尊严,小辉的跳楼,他们没有选择,用枪杀他人、刀杀他人或是自杀反抗不公不正,寻找自己的权利、财富、尊严、位置。这些反抗造成了流血、死亡,这是下层社会的愤怒与绝望,也是阶级分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揭示出了贫富差距下被撕裂的社会。贾导透过故事告诉大众,普通人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这些被遗忘的人同样值得尊重。

三、结语

“贾樟柯以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次次良知的呈现,在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式微的当代文化语境中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的人文精神。”[7]贾樟柯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对人的命运的追寻,对现实浓烈的反映,对底层边缘人物的描摹令人佩服的时候也深深思考着。他用电影的方式付出关怀,看到普通民众的忧伤、挣扎、尊严、生存、孤独,关心角落,在这个冷漠世俗的现实世界中注入温暖,注入思考,让人们看到卑微的生命所具有的不卑微的追求。

猜你喜欢

三明小武樟柯
三明:姐妹发展有愿望,增收有门路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悦读·家@万家”活动三明首秀惊艳亮相
杨三明:上善若水,求变者通
剥花生的智慧
贾樟柯电影的义理、伦理和地理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
记三明万寿岩洞穴遗址的发现与保护 探寻闽人之源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