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暖流“益”起来
2021-09-01通讯员姚珏
□通讯员 姚珏
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2008年成立,2012年6月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成立党支部。现有2000 多名注册志愿者中65%为党员志愿者。旗下运营志愿服务基地面积超过3000 平方米,运营品牌公益项目16个,是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和5A级社会组织。多年来,协会积极探索“党建+公益”发展体系,持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该协会党支部也因此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
暑假来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张集居委会的“助力成长屋”里传出琅琅读书声。孩子们跟着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志愿者一起学习、玩游戏。不少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助力成长屋”成了假期里最好的乐园。
“助力成长屋”是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实施的众多公益项目之一。多年来,助力微梦公益协会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事业,积微小、聚众力、行大爱,走出了一条党员“助力微梦”“微善”践行服务的公益新路,成功运营“青春微梦夏令行”“水滴驿站”等16 个品牌公益项目,建立起“助力公益发展中心”“慈善超市”“公益仓储中心”等志愿服务基地,在公益之上架构起一个万物生长的有爱生态,成为公益创业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的探路者之一。
党员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 供图)
在今年“七一”前夕举行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当先锋 引领公益“加速度”
响水县城中心最热闹的商业区,一座小小玻璃屋时常吸引路人驻足。智能机器人能歌善舞,免费阅读点提供多种报纸杂志,市民还可以把家中闲置的书籍拿来交换,环卫工人免费歇脚喝茶……驿站虽小,却处处传播着公益理念。
2018 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的党员志愿者们经过“头脑风暴”,将原有“助力加油站”升级成了如今的“水滴驿站”。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永田介绍,驿站和过去最大的不同,是植入了自我造血功能,“窗口的柜台经营各种奶茶,每卖出一杯奶茶,就能提取20%用作公益经费。”自我造血循环模式,让这座小小玻璃屋获评第三届江苏省志愿服务交流展示会金奖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不只是“水滴驿站”,助力微梦公益协会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党员志愿者冲锋陷阵的身影。协会创始人吉旺认为,做公益需要每个成员都有团队意识,志愿者队伍中有大学生、研究生、公务员、退伍军人和企业家,是党组织将这些不同身份的人凝聚在一起。因此,招募志愿者时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在职党员都是“潜在目标”,和基层党组织志愿服务群众活动相结合,成了协会活动开展的日常操作。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20家单位党组织与协会党支部牵手合作,为深度开发公益项目提供了优质资源。
党支部核心力量越建越强,党员志愿者争当先锋,社会力量参与提速。目前协会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000 人,累计服务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人员超过1万人次。
服务“新地带”为公益项目搭平台
在微信、微博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助力微梦”是名副其实的公益“网红”。粉丝暴涨,协会党支部适时开通了“400”电话服务热线对接参与公益、寻求帮助等需求。市民有什么需求,打个电话即可,能不能得到服务、何时提供服务甚至谁去服务在电话中就可以得到确切的答复。这个“400”电话,现在已是众多公益爱好者心中的“公益110”。
公益理念和活动多渠道触达后,志愿服务怎样才能持续推进、加深后劲?协会党支部在“水滴驿站”每天安排2名党员志愿者留守,多年来,为周边群众提供了5000多次便民服务;社区(村居)设立“助力成长屋”,专心服务周边留守妇女儿童。“助力公益发展中心”“助力公益仓储中心”等用于志愿者培训、体验的线下基地也陆续推出,累计超过3000平方米。
有形志愿平台初显矩阵,公益项目有“家”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过去不复存在。目前,已有16 个品牌公益项目进入了常态化运作。
品牌破圈 滋养公益生态
7月20日,青春微梦夏令行第九季志愿者面试会结束,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以新身份开始了“暑期工”。从2013年起,针对在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打造的青春微梦夏令行已吸引近千名大学生参与,为近500名特困学生捐资捐物50余万元。
公益项目品牌影响力“破圈”背后,跨界合作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已有遍布国内外的126家企业、公益机构和协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0多家企业、商家通过助力微梦公益协会捐献物资累计价值超过200万元。
成立10 多年来,2000 多名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236 小时,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达到96.6 万小时。近百万小时的服务时长背后,许多梦想开花结果,公益慈善理念在市民心里深深扎根。协会志愿者们助力北京奥运会、里约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多名志愿者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江苏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义工协会”“红烛公益协会”等10 多个活跃在盐城市内外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也陆续组建。由助力微梦公益协会而始的爱和温暖,引发了公益浪潮,滋养出一个无形的生态,让城市有大爱、社会有温暖、治理有新路。
编后
潮涨潮落,跌水訇鸣,数里闻声响。苏北小城响水因傍依灌河得名,聚力向善、孵化大爱则让响水凿开新角色、名头更“响”。
剖析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党建+公益”样本,党支部积极发挥实质性作用,搭建起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激发党员争做先锋、直面群众真实需求,保障公益活动“精准帮扶”,是这个小城里走出的社会组织成为公益领域“网红”的有力支点。
成立党支部的近10 年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给出了一条积累、创新、上升的清晰成长曲线。融入制度建设、团队管理、提升内涵,党组织“核心力量”不断强化;推动志愿
服务职业化、项目化、标准化,则反哺了协会党支部和党员志愿者的党性素养。一个核心、一支队伍,让助力微梦公益协会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感知度拉升,连接起多个公益组织绽放“繁花开一枝”的公益矩阵,推动着企业、商家、市民“人人参与”的公益生态逐渐形成。
连接、触达、出圈,已经成为5A 级社会组织的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在完成第一阶段使命之后,进入项目运营品牌化、常态化新阶段,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持续向社会传递更浓稠的爱与暖。公益的多元价值和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也在这个“党建+公益”样本的成长中不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