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村文化视域下的闽南蚝壳屋建筑保护开发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浔浦村为例

2021-09-01陈奕龙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渔村建筑文化

陈奕龙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1 渔村文化

1.1 渔村文化的界定

渔村文化,实质上是相对于内陆地区,沿海主体居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利用和改造海上或海岸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不仅体现出了海洋及其周边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体现出了渔民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如今许多现存的蚝壳屋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然作用下,已经成为渔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闽南渔村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也是渔村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并不够,这也是蚝壳屋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蚝壳屋的价值研究,对蚝壳屋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构想,为渔村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的依据。

1.2 蚝壳屋的背景

蚝壳屋(图1)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闽南地区的一类独特的建筑,最早的该建筑雏形于南宋时期出现,明末清初逐渐兴盛。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与经济条件制约,历史上东南沿海居民安土重迁的意识相对淡薄,外出渔猎、贸易活动频繁,宋元时期始,可用于建筑的蚝壳便以此为渠道,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沿海,当地的渔民巧妙地利用了蚝壳的优点筑造了蚝壳屋。在这一时期最为典型的历史事件便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明成祖时期,明王朝国力正值鼎盛,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带着宣扬国威,促进交流的任务,满载财物驶出泉州港,其目的地普遍分布于东南亚、南洋、东非等地。在外交往来过程中,财宝散尽,宝船货船大多变成了空船。临近回国之际,如果仅以空船驶向南海甚至印度洋,那么重量不足且条件简陋的帆船在海风冲击下无法很好地控制航向,乃至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海的中国船员就四处装运,收购当地的蚝壳,积压船内用以压舱,从而增加船的重量,大大提高航行的安全度。船员带回来的蚝壳,也成为了沿海的人们建造蚝壳屋的原料。随着历史的发展,蚝壳屋已经成为当地渔村文化的象征,是对闽南各地渔民坚强的精神意志与不朽的智慧结晶的一种诠释。

图1 蚝壳屋

1.3 渔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3.1 精神象征因素

作为沿海独特的一类文化,对渔村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不可忽视的。渔村文化不仅蕴含着古时中国人的一份顽强、执着、坚定的精神;同时渔村文化和内陆文化对于房屋进行的改造与创新各不相同,蚝壳屋的创造,就是专属于沿海人民的生活智慧的体现,对蚝壳屋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对沿海渔民品质与智慧的保护传承。

1.3.2 经济因素

渔村本身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渔村的文化便是对渔村的包装、经营与修整,一种专属于当地的文化能够让渔村的形象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能吸引大批的城市或外地游客前来游览与观光。另外,积极开展渔家乐项目也能因别样的渔村文化而更具有特点与魅力,在渔村内开展渔家乐,城市居民可以在里面体验楼房街区间各种趣味活动,借此来刺激人们消费的欲望,促进当地收入的增加,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渔村文化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目的。

1.3.3 文化因素

渔村文化作为沿海地区的热门话题,与华侨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如今一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利益高悬于上,国家大义、文化归属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虚幻之物。中国受到总体经济水平与地区差异限制,尚且不能公平地给予国民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东南亚某些地区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更为宽松,越来越多的华侨因为自身需求原因,由血液到心灵都逐渐融入了异国,这使得重铸华侨精神,发展华侨文化显得至关重要,而紧密围绕着它而形成的渔村文化,则更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1.3.4 国家战略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均为当今国家最为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一,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经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成熟,泉州港的地位势必受到重视,本身的地理、历史条件优势也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挖掘。渔村文化作为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蚝壳屋则是作为闽南渔村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渔村文化能够取得一个更具高度、面向世界的发展平台。闽南渔村的人文魅力,则能作为对外交流产业的附加物,进入沿线国家,尤其是沿海国家的眼界中。以此,对于扩大中国渔村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受众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提高闽南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2 蚝壳屋现状

2.1 蚝壳屋种类

在福建泉州浔埔村一带,所留存的蚝壳屋拥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既有明清时期初建,亦有少量建国初期扩建的。根据浔埔本身而言,蚝壳屋可根据蚝壳的建筑部位进行分类,一共为4类:第一,自石基往上,整座房屋全部用蚝壳搭建,以蚝壳本身作为骨架进行支撑,这种形状的建筑最为古老,可追溯至明代,清朝也甚为普遍。第二,屋檐以下,地基以上,其实就是整个或大部墙面以蚝壳镶嵌支撑,从清朝中期开始以此修建。第三,面向外界的窗户两侧用蚝壳建造,往往需要搭配以红砖、条石,装饰性已经大于实用性,多用于近代民居建设。第四,只把蚝壳装饰于屋檐之下,外墙中部、顶端,这种形式为当代的大型民居所用。统而言之,明清时期,蚝壳屋中蚝壳所占比例很大,整座房屋,最少也是整个外墙体使用蚝壳进行搭建,偏于实用性,随着时间推移,蚝壳屋所占比例也日渐减小,现在的蚝壳屋,蚝壳一般只镶嵌于墙体上部,最多直到屋檐下三角地带,窗户两侧也可能有部分蚝壳,其装饰性已经大大超过了实用性。

2.2 蚝壳屋规模与分布

蚝壳屋在中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位于福建,广东,台湾,澳门等东南沿海地区,放眼世界,在北欧北海沿岸,丹麦,挪威,瑞典亦有类似建筑留存。浔埔当地蚝壳屋现存100多间,已被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现存的蚝壳屋不仅数量有明显减少,而且大多数零星分布在范围广阔的渔村中,难以形成具体的规模。时至今日,浔埔人大多都住进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小洋房,即便有少数人经济条件不足,也会选择住进装修精致的平房。从改革开放以来,简陋粗糙的浔埔蚝壳屋数量锐减,历经多次拆迁,大量的蚝壳屋销声匿迹,少许有小型规模的实用蚝壳屋多位于小巷的深处中。目前,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蚝壳屋”,它们都只是外墙上嵌入一层蚝壳的装饰,而房子的实际构造和“蚝壳”没有任何的联系。不仅仅是浔埔,从一个小渔村,以小见大,延及东南沿海,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蚝壳屋都面临同样的困境,许多南端福建村落蚝壳屋数量屈指可数,几乎没有一处村庄的蚝壳屋仍旧具有规模,广东、珠三角地区更是因为经济发展较快,很多古村落甚至连一处完整蚝壳屋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现代化建筑,这也是闽粤两地蚝壳屋消失的主要原因。

2.3 蚝壳屋对当地人日常生活影响

蚝壳屋对当地渔民日常的影响虽说有所减弱,但仍旧融汇于普通居民的生活中,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报告(图2),有80%的居民平时仍会接触留存的蚝壳屋,在这当中,21~60岁之间的人群比例达到了50%以上,这部分人群是蚝壳屋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力量;10%的居民经常穿梭于蚝壳屋和楼房之间,还有部分居住在蚝壳屋里,虽然这部分人群较少,但这也使得蚝壳屋拥有一定的生命气息。40%的当地人在与外来人员聊天时会提及蚝壳屋,而90%的人表示在专门介绍浔埔村时一定会将蚝壳屋单独进行陈述,这也体现了蚝壳屋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图2 当地居民对蚝壳屋的影响

2.4 当地人对蚝壳屋的认知

从当地居民所填写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图3),有90%的居民不愿意住进蚝壳屋,仅剩的10%的当地居民大多是难舍旧情的老人,尽管人们对蚝壳屋还有情感保留,但是随着发展,日渐衰微的蚝壳屋让人们慢慢失去了保护的热情;35%左右的居民甚至表示能够接受让蚝壳屋至此消亡,让渔村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他们认为更为先进便利的新元素的融入能为当地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作用;虽然有少部分人并不在意蚝壳屋的灭亡,但是大部分人对蚝壳屋依然很重视,从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的数据,我们了解到至少有80%左右的居民都认为蚝壳屋在各领域的优点远远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缺点,而且与上面数据几乎形成对应的是60%的当地人表示希望看到蚝壳屋的复兴(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85%的当地人希望政府能对蚝壳屋进行积极的维护补救。由此可见,大多数当地人都明白蚝壳屋复兴对村庄的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把握住蚝壳屋复兴的这个契机,借此来建设旅游业,再配合政府的相关措施,例如给予补助或者帮助推广等,那么蚝壳屋就能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地人对于蚝壳屋的认知更多是正面性的,但其缺乏治理造成的破旧景象让人们对其失去信心。如果只是维持蚝壳屋的现状,那么当地人的保护热情依旧不足,但是如果能得到官方的支持,民间的热情也将得到提高。

图3 居民对蚝壳屋的认识

3 浔埔蚝壳屋受损原因探究

3.1 经济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然成为时代的发展潮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文化的繁荣。例如,闽南地区引以为豪、津津乐道的茶文化便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然而,分化到每个地区,浔埔的蚝壳屋乃至渔村文化却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反而被冲刷得面目全非。文中所提及的蚝壳屋的种种优点,完全被现代的各式精美的建筑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所抵消。蚝壳屋与现代建筑相比,外观显得老土简陋,而且由蚝壳构造的墙面触感并不理想,根据已有的调查显示(图4):有35%的居民认为蚝壳屋住起来不舒适,而35%的居民则认为蚝壳虽然坚固,但同时其外壳尖利对小孩子来说更是隐患重重;另外有20%的人觉得它外形丑陋,甚至认为其灰色凹凸不平的外墙看起来比较恐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日益增长,浔埔村民完全有能力建置精致的平房楼房,没有人会因为所谓的“传统”“精神象征”而放弃触手可及的便捷舒适,大量的蚝壳屋也因此沦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这也得到了80%的居民的认同,具体地讲,这些人中包括了所有61岁以上的,见证了浔埔村庄半个多世纪变迁与蚝壳屋兴衰演变的老年人。

图4 对蚝壳屋建筑的评价

3.2 生活方式的改变

伴随着经济发展浪潮的推进,居民的生活方式同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进一步导致了蚝壳屋的破坏。首先是现代式楼房的普及,掩盖了蚝壳屋在建筑技术方面的闪光点,并大规模挤占建筑用地,致使蚝壳屋群不得已进行拆迁;再者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几近100%的浔埔居民已然脱离了原始的打渔生活,或融入外界,西装革履,出入各类企业公司,或发展渔业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渔船、渔网等基础设备,改良、创新渔业工作的模式,改变甚至彻底颠覆自古流传的作息规律,过上了灵活性更强,且越来越不受时空条件影响的生活。而蚝壳屋本身针对海滨特有的自然条件所设计,现今的浔埔居民不再受其过分制约,蚝壳屋的优势也就愈加不明显,受众面随之缩小,接踵而至的,就是对其无节制地毁坏与改造。

3.3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政府虽然对本地的蚝壳屋有过关注,但是几乎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关注”,呼吁人们“要保护文化”“要重视精神的象征”。对当地人的影响程度,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只有60%左右的人知道“政府曾经关注过蚝壳屋”就能够看出效果并不理想。总体而言,政府对于蚝壳屋的留存、保护、传承投入不足,而要真正地拯救历史悠久的文化,首要的便是将它们与平民百姓实际的物质生活进行联系。如今来看,对于浔埔蚝壳屋的保护,所应该做到的思想教育宣传、财政补贴、开发产业等等具体措施的实行,政府所做都有所欠缺,旅游发展较为滞后,关于渔村的文化产业从未真正形成。显而易见,政府对蚝壳屋,乃至渔村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4 浔埔蚝壳屋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4.1 直接保护

4.1.1 保留老建筑特色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装饰逐渐破败,对它的保留,不仅要完整地保留现存部分,还要对其损毁部分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来的面貌,尤其需要尊重原有的建筑形式,采用原有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施工工艺等,做到“修旧如旧”。例如可以利用玻璃等隔离物将蚝壳屋与外界分离,在广州小谷围大学城开放的博物馆中就是采用了这种措施。外人只能用肉眼观赏蚝壳屋的魅力而无法亲身感触其纹理与质感,这是一种简单的保护方式,但却是对体验效果的牺牲,无法使人们真正认识蚝壳屋的使用功能。第二种方法可以对其进行修补,如果某些蚝壳因为黄泥粘合不够紧而脱落,留下小洞,那么可以对其进行修补,但修补也要讲究技巧,过度修补是对文化的侵蚀,而畏首畏尾的修补无济于事。做好修补工作就是争取做到填上缺口而让人看不出明显的痕迹,而修补技术的系统化与专业化,这是亟需政府支持与技术研究深入的问题。第三,可以将蚝壳屋静止封存,禁止一切改造行为,游客可以远观亦可以近玩,但是由外到内的通道门洞等等关闭,让整栋建筑处于无主静态,保障蚝壳屋不受任何破坏与拆除,这种方式可称为静止式保护,效果更佳,也更需要完善保护制度的支持,充足的资金维护,在广州小洲村里有一间保存很完整的蚝壳屋,便是由政府出面支持监督,采用此种方法,使其得以恒久流传。不过包括小洲村在内,任何地区一旦对当地蚝壳屋实行了静态保护,前来参观的民众便根本无法进入蚝壳屋窥察其内涵与价值,缺乏对其深层的了解,也就失去了促其发展的动力,扼杀了最有可能复兴蚝壳屋的一股力量。

4.1.2 改造建筑风格

改造,是一种积极又主动的方法,它不是对原有传统民居本身的重塑,而是要在发展中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保持传统特色与风貌。要做到“建新如旧”,做到现代化设计与老式设计相结合,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新建筑与旧建筑相结合。对浔埔村口的蚝壳屋进行改造,单纯的蚝壳屋显得有些简陋和影响美观,但是有很多时候可以将蚝壳屋与现代的建筑融合,或许能是蚝壳嵌入现代的砖墙,用装饰性的“蚝壳墙”来体现浔埔的传统与蚝壳屋的魅力,以此用较低的成本使得普通的平房具有别样的观赏性,这也是一种保护;此外,虽然蚝壳屋作为民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完整的蚝壳屋可以保留屋顶或墙壁或其余部分,其余的地方可以进行内部空间改造,使其成为使用舒适、造价经济的居住、参观两不误类型的建筑,促使蚝壳屋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争取令更多当地人长住于内。

4.1.3 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极具权威性与含金量的头衔,它已俨然成为了所有传统古迹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勋章。1997年,山西平遥古城便是在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获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际名片”,从此变成了全人类共同瞩目的宝贵财富。而名不见经传的蚝壳屋,即使是保护情况江河日下,也足以达到评定文化遗产所需的指标。“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如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那么蚝壳屋的传承就能得到更为权威,更为坚实的保障,它所能获得的物质维护与社会关注,将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此之后,可再以此为基础,创新保护的模式,将古老陈旧的“遗产”转化为现代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把遗产作为产业来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4.2 间接保护

4.2.1 联系民俗

民俗文化是广大民众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在对人类行为约束的有效手段中,民俗是除法律和道德以外的另一股力量。因为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无论是基于信仰的原因或者碍于乡民的监督,它始终发挥着无形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通过民俗的力量来促进蚝壳屋的保护是间接保护的途径之一。而作为民俗文化保护的推动者之一的政府,要积极主导蚝壳屋社区民俗的传承,制定保护政策,推行保护措施,开展民俗活动,使之成为制度化、常态化的有效保护机制。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也不可取代,尤其是社区内的“老人会”组织,其在乡规民约、风俗传统上具有天然的话语权,因此,调动老人群体的力量是民俗保护有效推行的关键。另外,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蚝壳屋社区内的全部民众,要把民众的生产、生活与风俗联系起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最终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2.2 微缩模型推广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居民迁出蚝壳屋,住进新式楼房的原因,多是由于蚝壳屋外观、安全性问题所致,而建筑内部的装修问题,设施更新问题等则相对易于解决,只需内部稍加改造即可,甚至不影响蚝壳屋本身结构。针对该问题,本研究课题设计了创造性蚝壳屋建筑微缩模型(图5),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闽南当地建筑的民俗特征相结合。分为两种不同风格,其一,建筑的主体仍为蚝壳,而为了改善蚝壳屋的外观条件,放弃全面蚝壳覆盖的建筑特点,具体融入闽南特色出砖入石,红砖白瓦,镶嵌于蚝壳屋底部;同时改造原建筑单调的顶部,改用美观与实用效果兼具的燕尾脊构造。此外,还设计了以现代式建筑为基础,蚝壳为装饰的另一风格蚝壳屋模型,其建筑原理与如今大多数新建建筑无异,只是专门空出一面向阳,与外界连通的墙壁,内部以钢筋水泥为基础,外部嵌入蚝壳作为装饰,蚝壳位置主要位于大门上部,至屋脊部分等日常生活中不易触碰,又目力可及的部位。两种风格,在增强建筑美观的同时,也增加建筑本身安全性,避免铺彻过于密集的,尤其是分布于建筑底部的蚝壳刺伤、划伤人员。而以此种方式进行推广,有助于扩大蚝壳屋的受众面,降低现代观念对蚝壳屋的排斥,促使更多当地人,尤其是青年、中年人住进蚝壳屋之中,增加蚝壳屋的生命力与居民对其的认同感,对蚝壳屋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相关实际产业(如旅游业)的开发,提升当地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图5 蚝壳屋微缩模型

4.2.3 旅游开发

旅游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之间纵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同时旅游开发对于文化而言,无论是对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为诸如蚝壳屋类的文化遗产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培育了新的受众群体,创新了保护路径,拓宽了融资渠道,从最重要的思想层面上,更是唤醒了民众的“文化自觉”,在保护方面,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丽江文化古城文化保护就是典型的代表,丽江古城通过古城文化保护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许多居民和游客从这当中获得了民族文化的荣誉感,真正铭记、保护、传承了古城遗产,此外还大大促进了当地人收入的提高,拉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从浔埔当地的情况来看,作为历史底蕴深厚,具有浓重历史印记的文物,蚝壳屋历经风吹雨打使其更拥有了一份不可忽视的文化魅力,当地人虽已见怪不怪,但如若精心地去维护蚝壳屋使之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群,有实用价值的蚝壳屋与用作装饰的蚝壳屋分别圈定保护,开发为不同的景区,现代气息与古代意蕴融合,同时改善其周边的环境,那么对于外地的游客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做好外在文化传播,可以在景区进行布置,在蚝壳屋内外装饰足以彰显其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物或者宣传海报,派遣有此方面专业知识的导游进行解读介绍,在增加游人新奇感,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对文化的传播传承。另一方面,做好外表也得注重内在。政府应该在浔埔当地对蚝壳屋进行文化娱乐设施方面建设,提供规划与帮助。将娱乐性体验融入当地独有的饮食起居文化,更能刺激外来者的消费。例如为城里人所欢迎的“渔家乐”也能在浔埔村内实施,在蚝壳屋内,不仅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饮食,还可以体验正规渔民的日常的劳作、休闲过程,以此打造渔村的经营品牌。

4.2.4 政绩考核

从整体的社会发展需求来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考量地区实际政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在迄今为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GDP都备受地方政府与各级官员的重视。这其中,地方政府更多考虑的是GDP短期投入,重视范围广、见效快、含金量高的项目。这种种原因使得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才能看到“成绩”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只能充当垫脚石的基础性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批成片的、以蚝壳屋为代表的文化类传统型建筑,为了迁就名目繁多的“建设”“工程”而面临拆除。其实早在2005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为了持续拉动消费、保障业绩,不顾当地遍布的宝贵文化遗产,乱搭乱建、滥拆滥毁,导致城门大面积坍塌,因此还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但幸而及时调整,保护情况得以好转。从那时起,江苏政协、专家委员会便建议过将世界遗产保护纳入领导政绩考核。现今的形势,必须把对蚝壳屋的保护具体化,使其成为可用数据衡量的考核指标,利用强制性的政令,赋予其权威性的保障。首先,是从数目规模上,对蚝壳屋周边的现代工业类建筑建设进行限制,从建筑地上与蚝壳屋保持固定距离,保证蚝壳屋有其独立的存护与发展空间。第二,可以动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对现存尚可居住的蚝壳屋进行查验,进行分区统计。每隔一定时间都需要对随机区域的蚝壳屋数目进行复查,规定每年蚝壳屋的存留数量必须达到固定的比例,额外遭受破坏的蚝壳屋必要时应该进行缘由说明;同时,也要对蚝壳屋的位置分布进行留意,固定地方进行记录,防止某些投机取巧者利用现代技术复建小型的蚝壳屋,再将其做旧,破坏了原有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渔村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