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空气起动机涡轮处漏油故障分析
2021-08-31谭蓉马洪勇梁雷子
谭蓉 马洪勇 梁雷子
摘要:针对某型空气起动机在外场使用时出现涡轮处漏油故障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修理及预防措施,解决了空气起动机涡轮处漏油故障。
关键词:空气起动机;漏油;修理;预防
Keywords:air starter;oil leakage;repair;precaution
1 故障现象
某型空气起动机由空气调节装置和起动机组件两部分组成。工作时,在起动机组件内部加注120mL润滑油,用于润滑高速旋转的行星齿轮组件,属于自带独立的润滑系统。此润滑系统一端由弹性密封装置密封,另一端由皮碗密封,发生漏油的部位在弹性密封装置一端(见图1)。該密封装置包含带轴承衬套的涡轮壳体、涡轮轴、前中后密封衬套及2件弹性密封环共6项零组件。漏油故障表现为空气起动机使用或停放过程中沿涡轮壳体表面漏油。
2 故障原因分析
从空气起动机涡轮处的密封装置结构和原理分析,建立空气起动机涡轮处漏油故障树(见图2),影响漏油的零组件为涡轮壳体组件内的轴承衬套和弹性密封环。可能的漏油途径有三处:弹性密封环开口处;弹性密封环与前中后密封衬套配合端面处;轴承衬套内孔与弹性密封环配合处。漏油原因包括:起动机内加注滑油过多、弹性密封环装配后的开口间隙大、2件弹性密封环开口未错开(或错开角度较小)、端面间隙大、轴承衬套内孔磨损、弹性密封环因翘曲变形使两端面平行度超差、轴承衬套或弹性密封环圆柱度超差等。
1)轴承衬套内孔与弹性密封环配合处漏油
弹性密封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贴紧在轴承衬套内孔表面,通过配合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进行密封。造成该部位漏油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轴承衬套内孔或弹性密封环外圆的圆柱度超差,两者贴合不好,油膜不易形成,当存在缝隙较大时,从缝隙处漏油;二是轴承衬套内孔磨损(见图3),内孔尺寸变大而超差,弹性密封环在弹力作用下不能弥补其间隙量而漏油。
2)弹性密封环与前中后密封衬套端面处漏油
弹性密封环装配在前、中间、后密封衬套形成的环槽内(见图4),其端面与前中后密封衬套端面间存在相对运动,属于动密封,靠保证端面间隙和油膜来密封。弹性密封环在工作中易翘曲变形,使两端面平行度超差,与各密封衬套之间的端面间隙相对变小(局部可能为零),无法形成稳定的油膜;同时因间隙变小,弹性密封环易卡滞在前中后密封衬套形成的槽内,随涡轮轴一起高速旋转(最大工作转速达50000r/min),从而造成轴承衬套内孔异常磨损而漏油。
3)弹性密封环开口处漏油
当弹性密封环装配到轴承衬套内孔后,其开口间隙A(见图5)大于规定或两件弹性密封环的开口安装位置未错开90°~180°,会从开口处漏油。
3 修理及预防措施
针对漏油故障原因,制定修理及预防措施。
1)针对轴承衬套内孔尺寸和圆柱度超差问题,修理时控制轴承衬套内孔尺寸不大于Φ22.023mm,圆柱度误差不大于0.005mm,若不符合要求则更换新品轴承衬套。
3)为保证空气起动机工作时弹性密封环与轴承衬套的贴合度,装配时将弹性密封环放入轴承衬套内孔的工作位置,弹性密封环与轴承衬套内孔间不允许透光。
4)为防止开口间隙过大而漏油,弹性密封环装配后的开口间隙应控制在0.1~0.15mm。
5)为防止弹性密封环装配后端面间隙过大,装配时将端面间隙控制为0.08~0.15mm,同时应保证弹性密封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应能在槽内自由移动,防止工作中出现因不能灵活移动而产生卡滞。
4 措施有效性验证
对存在涡轮处漏油故障的空气起动机贯彻上述修理及预防措施后,在试验器上检查密封性合格。跟踪了其中10台空气起动机参加的工厂试车情况,未发现漏油现象。选取其中一台空气起动机,在工厂试验器上进行110次试验器考核后再装配在发动机上,搭车参加750h发动机长期试车考核,在长期试车考核过程中未发现漏油现象。分解检查弹性密封环、轴承衬套等无异常磨损,跟踪近两年来的外场使用情况,未发生该型空气起动机涡轮处漏油故障。
5 结论
通过以上验证得出,以上制定的修理及预防措施有效,解决了空气起动机涡轮处漏油故障,提高了空气起动机的外场使用可靠性。
作者简介
谭蓉,高级工程师,从事航空发动机滑油附件技术工作。
马洪勇,高级工程师,从事航空发动机冷部件技术工作。
梁雷子,助理工程师,从事航空发动机附件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