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8-31陈晓静

锦绣·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大学生

陈晓静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使他们受到社会各层的普遍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生活当中,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上大学是一段充满压力的时期。 除了学业压力之外,一些学生还必须应对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分离和自身个性所带来的一些压力,而一些学生不得不承担大量的工作和家庭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学生经历了心理健康和物质使用问题的首次发病或症状的恶化。 考虑到大学生的独特性,有必要列出在与这一人群打交道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描述了在大学生中精神和物质使用问题的流行和评估当前精神病理学发病年龄的意义。 然后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概述了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如将父母纳入治疗的重要性,与其他提供者的沟通,以及使用技术来增加依从性。 结论是,通过熟悉大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环境所特有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服务。

一、当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及成因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 这可能是因为上大学对许多成长与传统的和非传统家庭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学生们在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上大学,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不工作,也不做兼职。 因此,除了与学业负荷相关的压力外,这些学生可能在尚未掌握成年技能;拥有成熟认知的情况下,承担更多成年人的责任。 例如,许多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可能第一次面临潜在的压力经历,包括工作,或有不同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和室友,以及不同信仰的室友。 这些都可能在长久地相处中产生一些问题。除了学术要求。 在这些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可能经歷了精神健康和物质使用问题的持续、恶化或首次发作,而没有接受或接受了不适当的治疗。 随着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认识和更多精神药物的使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进入大学的人数显著增加。 例如,在一项对274家机构的调查中,约80%的咨询报告称,在过去5年里,包括学习障碍、自残事件、饮食失调甚至性侵犯在内的“严重”心理问题有所增加。 因此,对咨询和专门服务的需求增加了[1]。 但是,需求的增加并不总是与工作人员的增加相对应。在当今大多数人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必须认真的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由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经验,常常会因压力,劳累,疲劳甚至更严重的精神疾病发作而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有高达75%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在面对自身心理问题时不寻求帮助以解决他们的病痛。尽管校园心理咨询旨在为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有关维持良好心理健康和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的高质量信息,但它并不替代合格的心理健康专家的专业建议[2]。在开始使用该资源之前,应考虑进行此心理健康评估。以下是已知会影响大学生的一些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抑郁:虽然校园学习生活忙碌的大学生会很容易将抑郁症错误理解为学校引起的压力,但抑郁症倾向当然是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2012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有44%的大学生有一种或多种抑郁症状。这一惊人的数据表明,几乎有一半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如果没有适当的辅导来帮助他们确定抑郁症的根源并排解,可能会导致更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3]。

焦虑:毋庸置疑,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感到某种程度的焦虑。复杂的学习任务,考试和兼职工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焦虑,然后可能会升级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或障碍。感到焦虑状况逐渐好转的学生应该安排一些时间与辅导员或心理教师交谈,以查明焦虑的根源并找出解决方案。

躁郁症:这是一种主要的心理健康疾病,通常表现为极度的抑郁发作,随后出现躁狂活动。面对许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工作量,随着情绪波动,很容易消除躁郁症的症状。据相关报告称,足够严重的情绪波动会干扰一个人的功能,可能与潜在的双相情感障碍有关。年轻人发现自己的情绪波动会给他们的个人或学术生活带来麻烦,应立即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辅导。

二、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由上文已经得知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及成因,更好的使学生排解个人心理问题关乎到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学习生活,若要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单靠校园心理咨询室是远不足够的。还需要学生自身进行一些有效活动。

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会在我们的大脑中释放称为“内啡肽”的“快乐化学物质”,可以在平衡我们的思想和身体对压力和焦虑的负面反应方面产生影响。学校方面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强其清晰思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和激发他人做同样事情的能力。

睡眠和饮食变化:饮食或睡眠习惯的重大变化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压力或焦虑水平升高。持续熬夜学习考试或完成任务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睡眠剥夺,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差或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更糟糕的是,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良经常并存。饮食的剧烈变化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根据这些问题为在校学生提出一套更为科学的作息安排表,并加强落实。

放松练习:无论学生变得有多紧张或焦虑,都应始终依靠一些东西来积极放松。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可能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以放松身心。尽管如此,仍有几项快速而轻松的放松练习可供大部分学生选择。每天适度安排休息时间,冥想,甚至挑选舒适的衣服,都可以大大减轻全天的焦虑感。学校可以为学生的休闲方式提供一定的空间,使学生能在感到压力时得到较好的环境放松身心。

三、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研究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干扰因素,并总结出一套适合为学生带来健康心理教育滋养的教育模式是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思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丛刊.2018,(36).222,224.

[2]曹建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维立体模式的构建[J].理论界,2005,(12).124-125.

[3]刘珊珊.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8).28-28,3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