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8-31郭凤张楠
郭凤 张楠
摘要: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较弱。基于“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改善“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
引言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需要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这五大领域并驾齐驱,互联互通。其中,“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是“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对顺利实现其他四通至关重要。要实现“民心相通”必然要广泛开展跨文化国际交流,而跨文化国际交流离不开语言沟通。只有语言相通才能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真正实现跨文化国际交流。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中,而世界上普及程度最高、使用范围较广、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仍然是英语。因此,英语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桥梁与纽带。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中,需要培养更多能够运用英语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跨文化国际交流人才,真正实现“民心相通”。
1、“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
在中国知网( CNKI)期刊栏目上,以“中国文化失语”为主题搜索2000年以来的的文献,检索文献共计860篇,其中学术期刊596篇,学位论文51篇,会议1篇,报纸1篇,学术辑刊5篇,特色期刊198篇。发现其中对于“中国文化失语”的研究始于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率先发现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中国学者在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并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
搜索2015年以来的的文献,检索文献共计521篇,其中学术期刊340篇,学位论文29篇,会议5篇,学术辑刊5篇,特色期刊142篇,并从中选择与分析与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2015年,向士旭采用试卷测试、问卷调查及抽样访谈等形式来观测、了解中国师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程度。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或解释中国特有文化时“力不从心”,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输出与弘扬”。2016年,朱敏等对130名来自不同学院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甚为忧虑。2017年,韩玲对浙江某高职院校2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学生由于缺乏中国文化相关词汇及知识的积累, 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母语文化, 因而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2018年,田苏、高巍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5级15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测试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确实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019年,邱春滟对300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测试,要求受试者用英文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术语,内容涵盖中国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中华文化、中国宗教哲学、自然文化景观等,通过测试发现“目前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远不尽人意”。2020年,马慧丽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偏重对英美文化的学习,却忽视本土文化,因此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达有所欠缺,只能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2021年,李海静认为大多数学生虽然可以与外国友人用英语流利地讨论英美文化,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讨论与交流时,却出现了词穷、表达力不从心的情况,导致出现“中国文化失语”问题。
通过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地广泛调查和研究发现,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持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2、“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自从2000年从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概念后,国内众多研究者对“失语”的原因分析一直从未终止。归纳其众多因素,可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其成因。
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观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在于师生在思想意识上忽视对“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教与学。长期以来,师生在课堂上多注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对涉及文化的内容也偏重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内容涉及甚少,对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教学并不重视,在跨文化教学中也忽视对交际双方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技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失语”现象。其次,师生对中国文化教与学的积极主动性并不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的作业中并不主动设计和拓展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在主观意识上多依赖于教材;同样,学生也并不主动涉入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在行动上存在有惰性,因此,对涉及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词汇量极其有限,更不用说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
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的客观因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首先,教学大纲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虽然2020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再次明确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性质,但是由各大高校自行制定的具体教学大纲内容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并未有详細的要求。如在教材具体章节中对学生涉及中国文化的听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的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未明确,必然导致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缺失。其次,课堂所使用的教材和课后阅读材料所涉及中西方文化内容比例失衡。目前,大多数高校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虽然在课后练习如翻译和写作中对中国文化内容有所体现,但是在课文的选材上,还是以西方文化为主,鲜有涉及中国文化主题的选材;在课后阅读材料中,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简单易懂、系统化的中国文化英文版阅读教材也少之甚少。课堂教材和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匮乏是导致“失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最后,考试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虽然对测试内容有所调整,例如在翻译和写作上对中国文化内容有所体现,但是在听力、阅读和口语测评上却存在明显缺口,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有关中国文化的听、说、读、写、译缺乏完善的综合的测评内容。考试驱动力不足也是导致“失语”的重要客观原因。
3、“中国文化失语”的对策
对于如何有效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建议从主观因素和客觀因素入手,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善,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主观因素上,建议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师生对中国文化英文表达教学的重视,调动师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只有加强师生对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视态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和调动教学实践地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双向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
在客观因素上,建议从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和考试评价体系上进行调整或改革。2020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再次明确大学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性质。作为总领性的教学大纲,在制定教材每个章节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时,适当体现涉及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选用教材时,尽量适当选用或编写在课文选材上对中国文化有所体现的文章。对学生课后阅读材料的选用,如果市面上缺乏适合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水平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选用CCTV9或中国日报相关材料对中国文化进行相应的补充,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校的期末测评中,也注意完善口语和笔试测评体系,从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技能方面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进行考核,在平时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的考查都要有所体现,提高考试对学习的驱动力。
4、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持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其成因复杂、多样,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并积极探索“失语”的原因,从更多层面或因素进行分析,找到改善甚至能从根本上解决“失语”的有效措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5,(4):44-4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C01).
[3]向士旭.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31(01):114-118.
[4]朱敏,解华,高晓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成因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05):28-32+81.
[5]韩玲.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7(17):78-81.
[6]田苏,高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6):124-130.
[7]邱春滟.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7):88-89.
[8]马慧丽.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英语广场,2020(10):106-109.
[9]李海静.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研究[J].公关世界,2021(02):129-130.
[10]教育部高等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11]李清,张诗甯.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3):100-101.
(基金项目:2020年成都师范学院校级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英语中华文化“失语”现状及对策研究(CS20SB06);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18SB0086)
作者简介:
郭凤(1980-),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张楠(1982—),女,四川大英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